|
环球法治
|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史天昊 当地时间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到访白宫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媒体前爆发激烈争吵,泽连斯基提前离开白宫。双方原计划在会晤后召开联合记者会并签署美乌矿产协议。当天联合记者会被取消,协议暂未签署。 这场不欢而散的会面,将美乌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彻底暴露在国际舆论的聚光灯下。 更多细节流出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在会谈中重提“24小时结束战争”的争议主张,并要求乌克兰在调查拜登家族等问题上“展现诚意”,而泽连斯基则坚持要求美国提供“不可逆转的安全承诺”。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特朗普多次公开宣称“若我当总统,战争根本不会发生”,并在竞选活动中将“24小时解决俄乌问题”作为核心外交承诺。此次会面中,他延续了其一贯的“交易式外交”风格,向泽连斯基提出了包含三个要点的所谓“和平路线图”:乌克兰立即同意与俄罗斯展开直接谈判,接受“领土现状”作为停火基础;美国将以“斡旋者”身份推动解除对俄制裁,换取俄方安全保障;北约暂停乌克兰入约进程至少十年,以“消除俄罗斯的安全焦虑”。 “这不是和平计划,而是投降路线。”一位参与会谈的乌方顾问愤怒表示。据透露,泽连斯基当场驳斥特朗普的提议是“对侵略者的纵容”,强调乌方绝不接受任何涉及领土割让的方案。 会谈中最具爆炸性的转折点,出现在特朗普突然要求乌克兰“重启对拜登家族的调查”。据在场人员回忆,特朗普声称“民主党正在掩盖亨特·拜登在乌克兰的腐败交易”,并暗示“如果乌方配合调查,未来共和党政府将提供更慷慨的援助”。这一表态立即让会场气氛降至冰点。 “我们不是你们国内政治的足球场!”泽连斯基据称当场拍桌离席。尽管其发言人随后否认了这一细节,但乌克兰外交部发表的声明中特别强调“任何试图将乌克兰卷入美国选举活动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 有分析指出,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场风波加剧了乌克兰对美国两党政治的担忧。民主党议员迅速抓住特朗普的言论大做文章。这种极化斗争使得基辅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现实:无论谁赢得大选,乌克兰都可能沦为美国政权更迭的牺牲品。 美欧现重大分歧 令人玩味的是,泽连斯基离开美国后,随即飞到了英国。当地时间3月1日,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与乌克兰财政部长谢尔盖·马尔琴科签署一项向乌提供22.6亿英镑(1英镑约合人民币9.16元)贷款的协议,用于加强乌克兰的国防能力。 事实上,在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发生不同寻常的冲突后,多位欧洲领导人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明确表达了对基辅的支持。 近期刚刚与特朗普举行过会晤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社交平台X上说:“向那些从一开始就坚持战斗的人致敬。因为他们是在为自己的尊严和独立而战。” 英国首相斯塔默提议3月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召开会议磋商,十多名欧洲国家和欧盟领导人、泽连斯基都将与会。据英国首相办公室声明,斯塔默“依然坚定支持乌克兰,正全力寻找在确保乌克兰主权和安全前提下实现持久和平的路径”。 波兰总理图斯克在表达对泽连斯基和乌克兰的支持时说:“你们并不孤单。”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共同发文说:“你的不屈彰显了乌克兰人民的勇敢。” 在上周大选中胜出的德国保守派领导人默茨发文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与乌克兰站在一起。” 此外,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声明中提到,“西方面临的每一次分歧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虚弱”。她建议立即召开欧美峰会,探讨如何应对当下面临的重大挑战。 有分析指出,尽管没有直接批评美国总统,但上述表态凸显了自特朗普重新上台以来,美国和欧洲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欧洲似乎在向乌克兰传递一个信号:即便美国靠不住,欧洲依然是其坚实后盾。 美国当地媒体在报道中称,这场美乌争吵以及欧洲的态度,只是俄乌冲突复杂局势的一个缩影。乌克兰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艰难求生,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矿产被撤下“餐桌” 据报道,会谈中断后,泽连斯基提前离开了白宫。原计划的美乌首脑联合记者会被取消,美乌矿产协议未能签署。对此,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这肯定是泽连斯基总统有史以来最大的外交失误之一”。 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不久就紧盯乌克兰的矿产资源。特朗普、贝森特、美国政府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凯洛格等轮番登场,通过电话外交、社交媒体发帖、到访基辅等各种形式,对乌克兰展开外交攻势和强力施压。 在泽连斯基访美之前,双方已就协议内容达成了一致。不过,围绕这份协议,美乌进行了数周的“拉锯战”。 美国想利用矿产协议逼迫乌克兰交出本国矿产开采权,以补偿美国对乌援助,特朗普2月11日向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透露,他在与乌克兰官员会谈时告诉他们“我想要相当于5000亿美元的稀土”。泽连斯基则认为美方“要价”过高,还不包括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因此拒绝美方此前提出的协议版本。经过“拉锯”后,最新协议不再包括乌克兰向由美国所有的基金注资5000亿美元的内容,同时也不再要求乌方以两倍数额偿还未来任何美对乌援助。据《乌克兰真理报》公布的协议内容,乌美将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由两国共同注资和管理。乌方将以自然资源及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基础设施未来收益的50%向“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注资。 为获得美方的“安全保障”,乌克兰曾将最宝贵的资产端上特朗普的“餐桌”。如今,谈判破裂,特朗普曾经似乎唾手可得的矿产又被撤下“餐桌”。对此,有分析指出,美乌间是否能就矿产协议继续谈判、利益交换将如何进行下去,还有太多变数。

|
|
美乌首脑会谈不欢而散矿产协议暂未签署
|
|
|
|
( 2025-03-0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
|
有美国学者将美乌矿产协议形容为“一次非同寻常的勒索行为”。图为当地时间2月26日,乌克兰日托米尔地区,尽管冲突仍在持续,但多家采矿公司依然持续开采稀土资源。 CFP供图
|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史天昊 当地时间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到访白宫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媒体前爆发激烈争吵,泽连斯基提前离开白宫。双方原计划在会晤后召开联合记者会并签署美乌矿产协议。当天联合记者会被取消,协议暂未签署。 这场不欢而散的会面,将美乌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彻底暴露在国际舆论的聚光灯下。 更多细节流出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在会谈中重提“24小时结束战争”的争议主张,并要求乌克兰在调查拜登家族等问题上“展现诚意”,而泽连斯基则坚持要求美国提供“不可逆转的安全承诺”。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特朗普多次公开宣称“若我当总统,战争根本不会发生”,并在竞选活动中将“24小时解决俄乌问题”作为核心外交承诺。此次会面中,他延续了其一贯的“交易式外交”风格,向泽连斯基提出了包含三个要点的所谓“和平路线图”:乌克兰立即同意与俄罗斯展开直接谈判,接受“领土现状”作为停火基础;美国将以“斡旋者”身份推动解除对俄制裁,换取俄方安全保障;北约暂停乌克兰入约进程至少十年,以“消除俄罗斯的安全焦虑”。 “这不是和平计划,而是投降路线。”一位参与会谈的乌方顾问愤怒表示。据透露,泽连斯基当场驳斥特朗普的提议是“对侵略者的纵容”,强调乌方绝不接受任何涉及领土割让的方案。 会谈中最具爆炸性的转折点,出现在特朗普突然要求乌克兰“重启对拜登家族的调查”。据在场人员回忆,特朗普声称“民主党正在掩盖亨特·拜登在乌克兰的腐败交易”,并暗示“如果乌方配合调查,未来共和党政府将提供更慷慨的援助”。这一表态立即让会场气氛降至冰点。 “我们不是你们国内政治的足球场!”泽连斯基据称当场拍桌离席。尽管其发言人随后否认了这一细节,但乌克兰外交部发表的声明中特别强调“任何试图将乌克兰卷入美国选举活动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 有分析指出,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场风波加剧了乌克兰对美国两党政治的担忧。民主党议员迅速抓住特朗普的言论大做文章。这种极化斗争使得基辅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现实:无论谁赢得大选,乌克兰都可能沦为美国政权更迭的牺牲品。 美欧现重大分歧 令人玩味的是,泽连斯基离开美国后,随即飞到了英国。当地时间3月1日,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与乌克兰财政部长谢尔盖·马尔琴科签署一项向乌提供22.6亿英镑(1英镑约合人民币9.16元)贷款的协议,用于加强乌克兰的国防能力。 事实上,在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发生不同寻常的冲突后,多位欧洲领导人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明确表达了对基辅的支持。 近期刚刚与特朗普举行过会晤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社交平台X上说:“向那些从一开始就坚持战斗的人致敬。因为他们是在为自己的尊严和独立而战。” 英国首相斯塔默提议3月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召开会议磋商,十多名欧洲国家和欧盟领导人、泽连斯基都将与会。据英国首相办公室声明,斯塔默“依然坚定支持乌克兰,正全力寻找在确保乌克兰主权和安全前提下实现持久和平的路径”。 波兰总理图斯克在表达对泽连斯基和乌克兰的支持时说:“你们并不孤单。”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共同发文说:“你的不屈彰显了乌克兰人民的勇敢。” 在上周大选中胜出的德国保守派领导人默茨发文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与乌克兰站在一起。” 此外,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声明中提到,“西方面临的每一次分歧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虚弱”。她建议立即召开欧美峰会,探讨如何应对当下面临的重大挑战。 有分析指出,尽管没有直接批评美国总统,但上述表态凸显了自特朗普重新上台以来,美国和欧洲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欧洲似乎在向乌克兰传递一个信号:即便美国靠不住,欧洲依然是其坚实后盾。 美国当地媒体在报道中称,这场美乌争吵以及欧洲的态度,只是俄乌冲突复杂局势的一个缩影。乌克兰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艰难求生,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矿产被撤下“餐桌” 据报道,会谈中断后,泽连斯基提前离开了白宫。原计划的美乌首脑联合记者会被取消,美乌矿产协议未能签署。对此,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这肯定是泽连斯基总统有史以来最大的外交失误之一”。 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不久就紧盯乌克兰的矿产资源。特朗普、贝森特、美国政府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凯洛格等轮番登场,通过电话外交、社交媒体发帖、到访基辅等各种形式,对乌克兰展开外交攻势和强力施压。 在泽连斯基访美之前,双方已就协议内容达成了一致。不过,围绕这份协议,美乌进行了数周的“拉锯战”。 美国想利用矿产协议逼迫乌克兰交出本国矿产开采权,以补偿美国对乌援助,特朗普2月11日向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透露,他在与乌克兰官员会谈时告诉他们“我想要相当于5000亿美元的稀土”。泽连斯基则认为美方“要价”过高,还不包括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因此拒绝美方此前提出的协议版本。经过“拉锯”后,最新协议不再包括乌克兰向由美国所有的基金注资5000亿美元的内容,同时也不再要求乌方以两倍数额偿还未来任何美对乌援助。据《乌克兰真理报》公布的协议内容,乌美将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由两国共同注资和管理。乌方将以自然资源及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基础设施未来收益的50%向“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注资。 为获得美方的“安全保障”,乌克兰曾将最宝贵的资产端上特朗普的“餐桌”。如今,谈判破裂,特朗普曾经似乎唾手可得的矿产又被撤下“餐桌”。对此,有分析指出,美乌间是否能就矿产协议继续谈判、利益交换将如何进行下去,还有太多变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