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运用法治方式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 最高检发布“在服务大局中贡献检察力量”典型案例
· 珠海法院以“微创新”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
· 图片新闻
· 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份用工契约
· 去年前11个月检察机关办理
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7万余件
· 进一步强化数字检察应用赋能
· 第四届“辽宁省审判业务专家”评选结果揭晓
· 为矛盾纠纷化解提质赋能
· 秦铁公安保障电煤运输安全畅通
· 曲沃供电开展变电站特巡工作

淮安法院助力打造“就业无忧”城市品牌
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份用工契约

( 2025-02-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劳动合同试用期能约定多久?”“企业单方调岗需要履行哪些程序?”近日,在江苏省淮安市新春首场招聘会上,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律咨询台前人头攒动,法官们来到招聘一线,为企业和求职者答疑解惑。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自1月27日起,淮安全市两级法院积极行动,与人社部门紧密协作,在8场大型招聘会现场设立法律咨询点,为132家企业和1800余名求职者提供“零距离”法律指导。活动重点围绕劳动合同、劳资纠纷、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法律知识展开宣讲,为企业和求职者送上一份实实在在的“法治大礼包”。
  早在春节前,淮安中院便主动对接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建立“招聘会排期共享机制”。随后,各基层法院迅速响应,积极摸排辖区招聘会信息,并制定详细的普法、司法服务清单。
  开发区人民法院针对新型产业企业集中的特点,精心编制《灵活用工法律风险提示》;淮阴区人民法院梳理近3年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制作《劳动者维权百问手册》;涟水县人民法院推出“企业用工自检20条”,现场帮助企业排查未签订书面合同、社保缴纳不规范等问题;盱眙县人民法院在招聘会现场开通“司法服务直通车”,对工资支付、工伤认定等高频问题进行即时答疑;淮安区人民法院将法律知识印制成春联、红包发放,让普法宣传更贴近群众。
  考虑到节前返乡潮与节后返岗潮交织的情况,全市法院组建“假日普法专班”,采用“定点服务+流动宣讲”的模式,全天候保障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原以为春节假期法官会休息,没想到大年初四还能在招聘会现场向法官们咨询法律问题。”返乡求职的李女士感慨道。
  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招聘会现场,一场由法官、人社监察员、工会调解员组成的“法治问诊”活动吸引了众多关注。当某电子企业咨询“春节期间加班费计算标准”时,法官不仅详细解释了法律规定,还指导企业完善考勤制度,同时提醒劳动者留存工作记录,实现了对劳资双方的“双向保护”。
  清江浦区人民法院推动23家企业现场修订招聘公告中的“霸王条款”,将“工资面议”改为明确薪资区间,进一步规范企业招聘行为;淮安中院与市人社局拟定《劳动纠纷协同治理备忘录》,建立“咨询问题周反馈”机制,将招聘会收集的89条法律疑问转化为专题培训课程,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助力企业依法规范用工。
  据统计,春节期间,全市两级法院法官累计接受咨询620人次,现场化解潜在纠纷41起,发放普法资料3000余份。
  从“被动审理”到“主动服务”,从“个案解决”到“源头预防”,淮安两级法院以“春风送岗 法治护航”活动为契机,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份用工契约,助力打造“就业无忧”城市品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