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韦 改
“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我们一家的日子好过多了。”2月6日,赵某给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控申部门检察官薛艳艳打电话诉说了家里的情况。 赵某是一起诈骗案的被害人,被骗资金50万元。这笔资金是赵某一家的全部积蓄,自责、愧疚,家人的抱怨像一座大山一样压着她。 “我被骗的钱什么时候能追回来?家里老人还指望这笔钱看病呢!”赵某到金水区检察院控申窗口反映情况时,接访的薛艳艳发现,她的情绪几近崩溃,随即启动心理干预程序。驻检察院司法社工为赵某建立了服务档案,制定了个性化的介入方案。 为进一步了解赵某的相关情况,薛艳艳与司法社工一道到其家中走访。经走访调查,金水区检察院认为,赵某符合司法救助条件,遂帮助其准备申请资料,快速启动救助程序,审批下来的6500元司法救助金解了其家里老人看病吃药的燃眉之急。同时,司法社工针对赵某的心理、精神状态,通过联系心理咨询师为其定期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她打开“心结”、调整心态,并为其介绍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工作。 这是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探索“检察官+司法社工”融合履职机制的一个缩影。 为规范司法社工参与涉检信访案件的办理,金水区检察院制定了《司法社工参与信访案件工作办法》,明确司法社工介入信访案件的类型、环节、流程等事项。司法社工秉持社会协同、教育预防和疏导化解等原则,采用嵌入式工作方式,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以信访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在获得解决问题能力、改善社会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提供协助,帮助其以合法、理性方式表达诉求。司法社工的参与,在深化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方面效果明显,2024年,全院信访案件息诉罢访率同比提升31.8%,达到96.5%;重复信访案件同比下降43.9%,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信访人陈某患有双向情感障碍,已出现重度焦虑症状”。这是司法社工袁潇潇在服务档案上作出标注的一句话。 金水区检察院控申部门负责人王琳琳向记者介绍说,为切实发挥司法社工专业优势,在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控申窗口设立司法社工岗,为来访群众提供“诉前三导”,即情绪心理疏导、法律政策宣导、信访流程引导,辅助接访工作有序开展。对于行为过激、情绪激动的信访人,司法社工迅速介入,以第三方“知心人”“同路人”的角色,主动走近来访群众,倾听其内心想法,了解其现实需求,在短时间内与来访群众建立信任关系,并及时为其提供情绪疏导、正向心态引导等服务,引导其聚焦问题本质,理性表达诉求,并陪伴其在遵循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寻找解决诉求的最佳路径。 同时,由司法社工对信访案件进行分层分级管理,精准研判分析,针对信访群众反映的问题,从政策、法律及社会帮扶等方面共同探讨解决思路,坚持“一案一策”,建立服务档案,找准问题症结,制定针对性、个性化介入方案,辅助检察官进行重点跟进。承办检察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释法说理工作,促成信访矛盾有效化解。 金水区检察院还在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设立“静水·至善”“府检联动”工作站,委派1名经验丰富的司法社工驻站接待群众来访,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 “我们将持续构建‘检察官+司法社工’融合履职工作格局,借助司法社工的专业力量,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涉检信访工作品牌,帮助案件被害人、当事人打开‘心结’、解开‘法结’,深化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助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信访案件。”金水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房伟说。

|
|
郑州金水检察推动信访矛盾“事心双解”
|
|
|
|
( 2025-02-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韦 改
“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我们一家的日子好过多了。”2月6日,赵某给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控申部门检察官薛艳艳打电话诉说了家里的情况。 赵某是一起诈骗案的被害人,被骗资金50万元。这笔资金是赵某一家的全部积蓄,自责、愧疚,家人的抱怨像一座大山一样压着她。 “我被骗的钱什么时候能追回来?家里老人还指望这笔钱看病呢!”赵某到金水区检察院控申窗口反映情况时,接访的薛艳艳发现,她的情绪几近崩溃,随即启动心理干预程序。驻检察院司法社工为赵某建立了服务档案,制定了个性化的介入方案。 为进一步了解赵某的相关情况,薛艳艳与司法社工一道到其家中走访。经走访调查,金水区检察院认为,赵某符合司法救助条件,遂帮助其准备申请资料,快速启动救助程序,审批下来的6500元司法救助金解了其家里老人看病吃药的燃眉之急。同时,司法社工针对赵某的心理、精神状态,通过联系心理咨询师为其定期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她打开“心结”、调整心态,并为其介绍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工作。 这是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探索“检察官+司法社工”融合履职机制的一个缩影。 为规范司法社工参与涉检信访案件的办理,金水区检察院制定了《司法社工参与信访案件工作办法》,明确司法社工介入信访案件的类型、环节、流程等事项。司法社工秉持社会协同、教育预防和疏导化解等原则,采用嵌入式工作方式,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以信访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在获得解决问题能力、改善社会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提供协助,帮助其以合法、理性方式表达诉求。司法社工的参与,在深化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方面效果明显,2024年,全院信访案件息诉罢访率同比提升31.8%,达到96.5%;重复信访案件同比下降43.9%,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信访人陈某患有双向情感障碍,已出现重度焦虑症状”。这是司法社工袁潇潇在服务档案上作出标注的一句话。 金水区检察院控申部门负责人王琳琳向记者介绍说,为切实发挥司法社工专业优势,在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控申窗口设立司法社工岗,为来访群众提供“诉前三导”,即情绪心理疏导、法律政策宣导、信访流程引导,辅助接访工作有序开展。对于行为过激、情绪激动的信访人,司法社工迅速介入,以第三方“知心人”“同路人”的角色,主动走近来访群众,倾听其内心想法,了解其现实需求,在短时间内与来访群众建立信任关系,并及时为其提供情绪疏导、正向心态引导等服务,引导其聚焦问题本质,理性表达诉求,并陪伴其在遵循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寻找解决诉求的最佳路径。 同时,由司法社工对信访案件进行分层分级管理,精准研判分析,针对信访群众反映的问题,从政策、法律及社会帮扶等方面共同探讨解决思路,坚持“一案一策”,建立服务档案,找准问题症结,制定针对性、个性化介入方案,辅助检察官进行重点跟进。承办检察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释法说理工作,促成信访矛盾有效化解。 金水区检察院还在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设立“静水·至善”“府检联动”工作站,委派1名经验丰富的司法社工驻站接待群众来访,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 “我们将持续构建‘检察官+司法社工’融合履职工作格局,借助司法社工的专业力量,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涉检信访工作品牌,帮助案件被害人、当事人打开‘心结’、解开‘法结’,深化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助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信访案件。”金水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房伟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