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环球法治
9 6/9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美挥舞关税大棒 多国反制捍卫自身利益
· 波罗的海三国电网“入欧” 或产生负面效应
· 尹锡悦再获法庭辩论机会
· 法审议打击青少年犯罪法案
· 美暂停执行《反海外腐败法》
· 新加坡议会通过防诈骗法案

尹锡悦再获法庭辩论机会
外界预计韩国宪法法院将于3月初对弹劾案作出裁决

( 2025-02-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本报驻韩国记者 王刚

  2月13日,针对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案的第八场公开辩论在韩国宪法法院进行。尽管现场证人再次爆出对尹锡悦不利的证言,但尹及其律师仍然坚持自己发动戒严的理由。在尹锡悦方面的强烈要求下,韩国宪法法院决定2月18日增加一场法庭辩论,而外界预计弹劾案裁决将于3月初作出。目前韩国各界普遍认为,尹锡悦被弹劾几乎板上钉钉,韩国难以承受其发动政变后再次重返总统岗位带来的后果。
第八轮法庭辩论举行
  2月13日上午,被停职的尹锡悦抵达宪法法院,出席了定于当天10时举行的弹劾案庭审第八场公开辩论。按照宪法法院此前的安排,当天的庭审有3名证人依次接受问讯,先后是国家情报院院长赵太庸、前首尔警察厅厅长金奉植、首都防卫司令部第1警备团团长赵成贤。
  赵成贤在当天做证时表示,自己从前首都防卫司令李振宇那里接到了向国会出动兵力并携带空爆弹的指示。在检方调查中,赵成贤也曾供述,自己接到了“将国会议员从国会议事堂中拖出去”的命令。而此前在庭辩中做证的金奉植则表示,自己没有直接从尹锡悦那里接到逮捕主要政界人士或封锁国会的指示,但在宣布戒严前,自己和当时的警察厅长(韩国警察总负责人)赵志浩从时任国防部部长金龙显那里接到一张A4纸,上面写有“2200,国会”字样,这被认为是戒严宣布的时间和警察出动的地点。该纸张已经被碎纸机粉碎。
  在第八次法庭辩论之前,尹锡悦及其辩护律师再次申请国务总理韩德洙作为证人出席。本月11日,韩国宪法法院已经驳回了这一要求,但尹锡悦方面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尹锡悦方面称,韩德洙“最清楚总统实施戒严的背景”,因此申请他作为关键证人做证,而且宪法法院的弹劾案审判有违《宪法法院法》等法律规定,“审理违法、不公正”。韩国宪法法院13日作出决定,18日增加一次法庭辩论,结束后将择期宣判。
总统尹锡悦翻盘无望
  “尹锡悦总统能翻盘吗?”韩国《中央日报》2月13日的评论提出这样的疑问。报道指出,尹锡悦在本月4日的法庭辩论中表示“当时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这就是他对“12·3戒严”事态的认识,也是其作为内乱头目被起诉、试图推翻停职弹劾的应对战略。
  但在“什么事情也没发生”的去年12月3日夜间,在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后,特战司令部、首都防卫司令部、情报司令部等所属超过1605名军人,警察厅、首尔警察厅、京畿南部警察厅所属的超过3790名警察被动员出动,对国会、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民主党党部大楼进行封锁及试图逮捕、拘禁、搜查。连尹锡悦也承认这是“戒严下的警备”“维持秩序”“为了检举不当选举”所以下令派兵这一事实,对于这一行为是否属于“危及地区平稳的暴动”,仅剩下韩国宪法法院和首尔高等法院的判断。
  从目前的证词看,拥护尹锡悦政变理由的仅有金龙显、前行政安全部长官李祥敏等尹锡悦的高中前后辈同学。
  甚至连执政党内部人士也认为,如果宪法法院否决弹劾案让尹锡悦重返总统岗位,那么则意味着韩国将走向灭亡。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国会议员金相旭2月12日晚间参加韩国MBC广播的一档时政节目时作出上述表态,指出总统也不过是领取薪水的公职人员,像尹锡悦这样公然违反法律和民意,当然属于政变行为。
过半民众支持弹劾成立
  最新的民调显示,接近六成的韩国民众认为宪法法院应该判定尹锡悦弹劾成立。“韩国调查”等4家民调机构2月13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宪法法院应该裁定尹锡悦下台的受访韩国民众比例高达58%,而持反对意见的则为38%。针对目前宪法法院对尹锡悦弹劾案过程的信赖度,有54%的民众认为“值得信赖”,而认为“不信赖”的占比为41%。针对尹锡悦应对弹劾的做法,有59%的韩国民众认为“不当”,认为“妥当”的占比为36%。
  有法律专家认为,尹锡悦弹劾案最快将于3月初宣判。本月18日将是尹锡悦弹劾案最后一次法庭辩论,此后将安排一两次最后的辩论,以听取国会弹劾提案小组和尹锡悦方面的最终陈述。按照以往惯例,法庭辩论结束后,通常会在两周内进行判决。前总统朴槿惠和卢武铉弹劾案分别在最终辩论后的11天和14天内作出了判决。考虑到这种先例和目前尹锡悦弹劾审判的日程趋势,预计3月初将作出判决。如果韩国宪法法院在下月初宣布罢免尹锡悦总统职位,那么根据宪法规定,必须在60日内选举新任总统。因此,大选可能会在5月初提前举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