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1/13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网格化“大巡处”让平安触手可及
· 北京交通事故远程处理提档升级
· 图片新闻
· “支持起诉+”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
· 蹚出以“合”促“和”新路子
· 哈尔滨去年刑事发案同比下降24.9%
· 从“下社区”转变为“在社区”
· 严格落实每日线路巡查制度
· 举办青年干警读书会活动

北京交通事故远程处理提档升级

( 2025-01-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本报讯 记者张雪泓 近日,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对外发布,2024年,北京交警交通事故远程处理机制再次提档升级。远程处理中心累计处理交通事故51万余起,约占轻微事故总量的65%。早晚高峰处理事故15万余起,一般事故平均3.8分钟即可实现车辆挪离现场。
  2024年,北京市交管局全新的交通事故远程处理大厅投入运行,成为国内首家集视频处理、警情调度、数据研判、线上理赔、保险反诈、诉求协调“六位一体”的立体化、现代化、科技化、专业化交通事故远程处理业务中心。此外,北京市交管局不断创新工作举措,进一步提升轻微交通事故远程处理模式“即接、即联、即处”优势。
  据介绍,为提升交通事故快清快处效率,防止“小事故”引发“大拥堵”,2020年7月,北京交管部门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现代警务运行体系,依托“互联网+公安”创新警务工作模式,成立交通事故远程处理中心,打造交通事故从报警到定责、从理赔到结案全程“网上办”的互联网远程处理模式,实现“接警即处警”。
  2024年,北京交警远程处理事故类型逐步拓展,将节假日发生在高速公路拥堵路段的事故,符合一定条件的电动三轮车、多车、后报案等事故类型纳入远程处理范畴,从发生地点、交通工具、事故形态分类等方面扩大了对常见事故类型的覆盖面。当前运行的“远程事故处理3.0版”系统平台在用户端已支持多方视频通话功能,实现当事人与远程民警、保险专员的视频“群聊”,同框参与事故处理全过程,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对于当事人使用电子驾驶证、行驶证,未携带交强险保单等情况,系统支持快速核查,减少群众等待时间。
  据了解,事故处理完毕后,系统会将案件推送到保险理赔专席,保险专员第一时间跟进,直接在远程处理大厅一站式开展在线定损理赔。“交管+保险”集中办公模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与保险部门的数据共享,无需当事人提供责任认定书、现场照片等证据材料即可完成理赔,轻微交通事故从处理到定损理赔实现全流程闭环。
  目前,北京交通事故远程处理已实现轻微交通事故“1分钟接警,4分钟挪车”,有效降低了群众出行和超大城市交通运行成本。当前已有4家保险公司入驻远程处理中心。通过远程处理的小额车损和轻微人伤事故,平均理赔结案周期缩短近3天,最快24小时内即完成赔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