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视窗
|
|
□ 康佳
“选一个好代表,把咱们的心愿交给他。”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代表普选时老百姓口中传唱的歌谣,充满了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政治的喜悦之情。195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收录的正是此次普选所依据的法律——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及其说明和有关社论等文献。 1952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已经届满,党中央和毛主席开始考虑组织普选,筹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时有人认为,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普选有困难。1953年1月13日,毛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上说,“困难总是会有的”,但比起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就没有那样困难”“经过我们的努力,训练好干部,安排好工作,是可以克服这些困难的,是可以把选举工作搞好的”。这次会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主席的选举法起草委员会。 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22次会议,听取邓小平作关于选举法草案的说明,并审议通过该法。一是明确选举范围,除特殊说明的情形外,凡年满十八周岁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和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明确选举方式,县级以下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基层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通过间接选举的方式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此外,还确定了选民登记、提出代表候选人、投票选举、宣布结果等选举程序。 1953年3月1日,选举法公布施行,拉开这次规模巨大的民主选举的序幕。人们把选举的日子当作节日,怀着庄严神圣的心情到投票站行使选举权。厂矿工人掀起生产竞赛提前完成生产任务、选举时间恰好碰到结婚时间的女青年推迟上花车、不识字的农民用投豆子的方式给自己属意的代表投票、九十岁的爷爷在子孙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进场……全国各地到处喜气洋洋,人民群众在选举中得以有机会真实表达自己的意志和主张。 这次选举,全国21万多个基层选举单位、3.23亿名登记选民,选出566万余名地方各级人大代表。1954年6月至8月,各省(区、市)人大会议陆续召开,选举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8月17日,北京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图书馆收藏的《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刊》记录了这个历史时刻。 全国45个选举单位产生1226位全国人大代表,为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者单位:全国人大图书馆,本报记者蒲晓磊整理)

|
|
人民意志的表达: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
|
|
|
|
( 2025-01-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
|
195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
|
□ 康佳
“选一个好代表,把咱们的心愿交给他。”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代表普选时老百姓口中传唱的歌谣,充满了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政治的喜悦之情。195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收录的正是此次普选所依据的法律——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及其说明和有关社论等文献。 1952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已经届满,党中央和毛主席开始考虑组织普选,筹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时有人认为,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普选有困难。1953年1月13日,毛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上说,“困难总是会有的”,但比起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就没有那样困难”“经过我们的努力,训练好干部,安排好工作,是可以克服这些困难的,是可以把选举工作搞好的”。这次会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主席的选举法起草委员会。 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22次会议,听取邓小平作关于选举法草案的说明,并审议通过该法。一是明确选举范围,除特殊说明的情形外,凡年满十八周岁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和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明确选举方式,县级以下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基层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通过间接选举的方式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此外,还确定了选民登记、提出代表候选人、投票选举、宣布结果等选举程序。 1953年3月1日,选举法公布施行,拉开这次规模巨大的民主选举的序幕。人们把选举的日子当作节日,怀着庄严神圣的心情到投票站行使选举权。厂矿工人掀起生产竞赛提前完成生产任务、选举时间恰好碰到结婚时间的女青年推迟上花车、不识字的农民用投豆子的方式给自己属意的代表投票、九十岁的爷爷在子孙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进场……全国各地到处喜气洋洋,人民群众在选举中得以有机会真实表达自己的意志和主张。 这次选举,全国21万多个基层选举单位、3.23亿名登记选民,选出566万余名地方各级人大代表。1954年6月至8月,各省(区、市)人大会议陆续召开,选举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8月17日,北京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图书馆收藏的《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刊》记录了这个历史时刻。 全国45个选举单位产生1226位全国人大代表,为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者单位:全国人大图书馆,本报记者蒲晓磊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