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经济法治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人工智能带来版权之争 有待法律政策给指引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
· 2024年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47.21亿元
· 有序有效防风险持之以恒强监管
· 2024年全国完成寄递业务量1930亿件
· 图片新闻

中国人民银行部署2025年任务重点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

( 2025-01-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经济法治
  □ 本报记者 李立娟

  在近日召开的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工作。
  会议强调,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系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
  回顾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提高政策精准性,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合作,切实加强金融管理服务,平稳落实机构改革任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具体来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多次实施重要货币政策调整,推出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引导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明确央行政策利率,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综合施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完善和发挥宏观审慎管理功能,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化解。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支持房地产市场风险化解和平稳健康发展。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重点机构和重点区域风险处置稳步推进,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持续完善。
  金融管理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反洗钱法完成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等重要立法修法取得积极进展。持续优化支付服务,外籍来华人员支付环境大幅改善。推进优化现金服务和整治拒收现金。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应用。国家金库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线试运行。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普惠小微、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中长期、绿色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2025年,为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五篇大文章”将持续发力。会议要求,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顶层制度安排,统一统计制度,强化考核评价,聚焦国民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按照“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原则,科学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工具体系,加强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促进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通过债券、股权等市场融资,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具有深刻影响。
  在市场普遍关注的货币政策方面,此次会议明确,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更好把握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注重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
  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2024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部署,2025年,发挥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研判,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健全金融市场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及应对机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中小银行风险处置。继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完善和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用好用足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此外,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全球金融治理合作不断深化。会议显示,2024年,金融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完善债券市场定价、承销商退出机制,强化投资者准入管理,加强货币、票据、衍生品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金融业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优化“债券通”“互换通”机制安排,我国债券市场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占比升至第三。
  会议要求,2025年,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具体来说,增强债券市场功能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发挥好货币互换、人民币清算行功能,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推动跨国公司资金池等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化政策提质增效,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工作。
  另外,进一步优化中央银行金融管理和服务。强化央行履职法治保障。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有序推进信息科技系统整合。大力发展多层次征信市场。持续优化央行县域金融服务。扎实做好经济金融研究、金融业综合统计、货币发行、数字人民币研发、经理国库、反洗钱国际评估等各项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