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9 1/9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出版发行
· 习近平同摩纳哥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
就中摩建交30周年互致贺电
· 落实和完善党管政法工作制度
· 进一步明确袭警罪中“暴力袭击”行为
· 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完成身份认证服务近十四亿次
· 推动法官惩戒工作实质化运行 做实司法责任制“后半篇文章”
·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将党管政法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政法工作效能
· 贵州检察以法治力量提振发展信心
· 庭审现场“搬”到互联网上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
进一步明确袭警罪中“暴力袭击”行为

( 2025-01-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本报讯 记者董凡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袭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于近日公布,进一步明确袭警罪中“暴力袭击”行为,保障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保护人民警察人身安全,维护国家法律权威和社会秩序。
  《解释》规定,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规定的“暴力袭击”:一是实施撕咬、掌掴、踢打、抱摔、投掷物品等行为,造成轻微伤以上后果的;二是实施打砸、毁坏、抢夺人民警察乘坐的车辆、使用的警械等行为,足以危及人身安全的。与人民警察发生轻微肢体冲突,或者为摆脱抓捕、约束实施甩手、挣脱、蹬腿等一般性抗拒行为,危害不大的,或者仅实施辱骂、讽刺等言语攻击行为的,不属于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规定的“暴力袭击”。
  《解释》第三条明确,实施袭警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一是造成人民警察轻伤的;二是致使人民警察不能正常执行职务,造成他人伤亡、犯罪嫌疑人脱逃、关键证据灭失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三是纠集或者煽动多人袭警的;四是袭击人民警察二人以上的;五是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此外,《解释》还对“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醉酒的人实施袭警犯罪等情形进行了明确。《解释》自1月18日起施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