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法治
|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史天昊
2025年第一天,欧洲的能源格局结束了延续半个世纪的模式,正式由对俄依赖转变为与俄脱钩。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1月1日发表声明说,因过境协议到期,自莫斯科时间1月1日早8时起终止过境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声明说,由于乌克兰方面多次明确拒绝续签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输往欧洲的协议,公司在法律和技术层面已不能继续经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证实,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的数量为零。自此,俄罗斯与欧洲长达数十年的能源依赖关系正式破裂。 乌拒绝续签协议 2019年1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天然气过境协议,该协议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乌克兰国家天然气公司共同签署,允许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乌克兰输送至欧洲。乌克兰当局此前曾多次表示,他们不打算延长该协议。去年12月31日,协议正式到期。乌克兰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续签协议,并向国际伙伴发出正式通知。乌克兰能源部长加卢先科表示,这一决定是“战略性的”,旨在削弱俄罗斯利用能源工具进行地缘政治施压的能力。 俄罗斯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单一天然气供应方。俄通过波罗的海海底“北溪”管道、白俄罗斯—波兰管道、乌克兰管道和“土耳其溪”管道向欧洲国家输气,其中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占俄管道天然气出口欧洲总量的一半左右。在俄乌冲突升级前,俄罗斯供应了欧洲约40%的天然气需求。但自2022年冲突升级后,欧盟对俄实施制裁并制定“摆脱对俄能源依赖”政策,加上“北溪”管道遭破坏,俄对欧供气量锐减,到2023年降至约8%。 然而,尽管欧盟近年来逐步降低对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仍是欧盟的天然气主要供应国之一。根据俄卫星通讯社对布鲁盖尔分析公司的数据分析,俄罗斯在2024年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增至544.5亿立方米,这使得俄罗斯超过美国并且成为欧盟的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排名第一的是挪威,去年欧盟从挪威进口天然气达到933亿立方米。 俄乌在天然气问题上的博弈,可谓是俄乌冲突在战场外的延续。泽连斯基1日表示,2025年前每年通过乌克兰输送至欧洲的俄罗斯天然气超过1300亿立方米,而今天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的数量为零,这是俄罗斯遭遇的最大失败之一。泽连斯基认为,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已经成功适应了这一变化,目前的共同任务是支持摩尔多瓦完成能源转型。 欧洲多国不满 俄外交部月初发表声明称,“具有竞争力和环保的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停止不仅削弱欧洲的经济潜力,而且对欧洲公民的生活水平产生负面影响”。据路透社报道,随着俄经乌天然气过境协议的终止,“欧洲的‘俄罗斯天然气时代’宣告结束”。尽管欧盟在寻找俄天然气的替代品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欧洲也“已经感受到了影响”,能源的成本上升“打击了其工业竞争力”。这导致经济大幅放缓、通胀飙升,并增加了民众生活成本。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在2024年12月29日致信欧盟说,默许乌终止俄天然气过境运输,将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加剧。他在信中指出,乌方在没有与欧盟机构或受影响成员国进行任何公开磋商的情况下,就单方面宣布不再续签协议,默许乌方作出这一决定是“绝对不合理和错误的”。他于1月1日在社交网络发布的视频中表示,停止通过乌克兰向欧洲中转运输天然气将对欧盟所有国家造成严重后果,但唯独不会损害俄罗斯。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1月7日表示,正致力于加入欧盟的乌克兰曾不止一次让欧洲经济陷入困境,乌政权通过终止俄罗斯过境运输天然气再次出现这一情况。他表示,供给减少会导致价格上涨,自2024年12月中旬乌克兰决定“断气”以来,欧洲市场天然气价格上涨20%,这导致欧盟竞争力急剧恶化。俄卫星通讯社援引希腊国际冶金与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米蒂利内奥斯的观点称,乌拒绝续签协议将使欧洲付出高达1000亿欧元的代价,天然气价格或将飙升至每兆瓦时70欧元。 近日,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欧洲消耗天然气储备的速度比过去七年来的任何时候都快。报道称,“虽然不存在立即短缺的风险,但快速消耗可能会导致在下一个供暖季节之前难以积储,并有影响短期价格的风险。”据俄新社报道,俄经乌天然气过境协议终止后,欧洲若要获得俄管道天然气,或只能通过“土耳其溪”管道及其延伸线“巴尔干溪”。 美将坐收渔利 俄外交部近日发表声明称,俄对欧天然气供应停止的责任完全在于美国、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当局,它们为了美国经济的财政支持而牺牲本国公民的福祉。声明指出,乌方决定的“地缘政治内情”“只是表面现象”,“欧洲大陆能源市场重新分配”的主要受益者是美国。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跃成为欧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占其进口总量的46%,较2021年增长了近一倍。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液化天然气市场需求于去年12月31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每天4.3亿立方米,预计2025年将增至每日5.05亿立方米。 乌TSN电视台网站2024年12月31日报道,乌最大的私营能源企业顿巴斯燃料和能源公司当天证实,乌已收到从美国发出的第一批液化天然气,约有1亿立方米。 《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网站1月1日称,欧洲国家将进一步承受能源价格上涨和短缺的压力以及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乌每年也将损失约8亿美元的过境费。但美国却能借此继续保持其对欧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地位,并继续从中获利。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2024年12月20日经由社交媒体表示,欧盟应通过大规模购买美国原油和天然气来缩小“巨大的”对美贸易顺差,否则将对欧盟加征关税。分析人士认为,为避免与美国的贸易战,欧盟在能源供应领域将与美国深度绑定,后者或以更高价格出售能源。美国还将借此加强对欧洲能源市场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其在欧洲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

|
|
俄天然气对欧“断流” 欧能源格局将被迫重塑
|
|
|
|
( 2025-01-1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
|
图为俄罗斯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的标志。 CFP供图 |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史天昊
2025年第一天,欧洲的能源格局结束了延续半个世纪的模式,正式由对俄依赖转变为与俄脱钩。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1月1日发表声明说,因过境协议到期,自莫斯科时间1月1日早8时起终止过境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声明说,由于乌克兰方面多次明确拒绝续签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输往欧洲的协议,公司在法律和技术层面已不能继续经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证实,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的数量为零。自此,俄罗斯与欧洲长达数十年的能源依赖关系正式破裂。 乌拒绝续签协议 2019年1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天然气过境协议,该协议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乌克兰国家天然气公司共同签署,允许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乌克兰输送至欧洲。乌克兰当局此前曾多次表示,他们不打算延长该协议。去年12月31日,协议正式到期。乌克兰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续签协议,并向国际伙伴发出正式通知。乌克兰能源部长加卢先科表示,这一决定是“战略性的”,旨在削弱俄罗斯利用能源工具进行地缘政治施压的能力。 俄罗斯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单一天然气供应方。俄通过波罗的海海底“北溪”管道、白俄罗斯—波兰管道、乌克兰管道和“土耳其溪”管道向欧洲国家输气,其中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占俄管道天然气出口欧洲总量的一半左右。在俄乌冲突升级前,俄罗斯供应了欧洲约40%的天然气需求。但自2022年冲突升级后,欧盟对俄实施制裁并制定“摆脱对俄能源依赖”政策,加上“北溪”管道遭破坏,俄对欧供气量锐减,到2023年降至约8%。 然而,尽管欧盟近年来逐步降低对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仍是欧盟的天然气主要供应国之一。根据俄卫星通讯社对布鲁盖尔分析公司的数据分析,俄罗斯在2024年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增至544.5亿立方米,这使得俄罗斯超过美国并且成为欧盟的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排名第一的是挪威,去年欧盟从挪威进口天然气达到933亿立方米。 俄乌在天然气问题上的博弈,可谓是俄乌冲突在战场外的延续。泽连斯基1日表示,2025年前每年通过乌克兰输送至欧洲的俄罗斯天然气超过1300亿立方米,而今天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的数量为零,这是俄罗斯遭遇的最大失败之一。泽连斯基认为,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已经成功适应了这一变化,目前的共同任务是支持摩尔多瓦完成能源转型。 欧洲多国不满 俄外交部月初发表声明称,“具有竞争力和环保的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停止不仅削弱欧洲的经济潜力,而且对欧洲公民的生活水平产生负面影响”。据路透社报道,随着俄经乌天然气过境协议的终止,“欧洲的‘俄罗斯天然气时代’宣告结束”。尽管欧盟在寻找俄天然气的替代品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欧洲也“已经感受到了影响”,能源的成本上升“打击了其工业竞争力”。这导致经济大幅放缓、通胀飙升,并增加了民众生活成本。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在2024年12月29日致信欧盟说,默许乌终止俄天然气过境运输,将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加剧。他在信中指出,乌方在没有与欧盟机构或受影响成员国进行任何公开磋商的情况下,就单方面宣布不再续签协议,默许乌方作出这一决定是“绝对不合理和错误的”。他于1月1日在社交网络发布的视频中表示,停止通过乌克兰向欧洲中转运输天然气将对欧盟所有国家造成严重后果,但唯独不会损害俄罗斯。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1月7日表示,正致力于加入欧盟的乌克兰曾不止一次让欧洲经济陷入困境,乌政权通过终止俄罗斯过境运输天然气再次出现这一情况。他表示,供给减少会导致价格上涨,自2024年12月中旬乌克兰决定“断气”以来,欧洲市场天然气价格上涨20%,这导致欧盟竞争力急剧恶化。俄卫星通讯社援引希腊国际冶金与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米蒂利内奥斯的观点称,乌拒绝续签协议将使欧洲付出高达1000亿欧元的代价,天然气价格或将飙升至每兆瓦时70欧元。 近日,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欧洲消耗天然气储备的速度比过去七年来的任何时候都快。报道称,“虽然不存在立即短缺的风险,但快速消耗可能会导致在下一个供暖季节之前难以积储,并有影响短期价格的风险。”据俄新社报道,俄经乌天然气过境协议终止后,欧洲若要获得俄管道天然气,或只能通过“土耳其溪”管道及其延伸线“巴尔干溪”。 美将坐收渔利 俄外交部近日发表声明称,俄对欧天然气供应停止的责任完全在于美国、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当局,它们为了美国经济的财政支持而牺牲本国公民的福祉。声明指出,乌方决定的“地缘政治内情”“只是表面现象”,“欧洲大陆能源市场重新分配”的主要受益者是美国。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跃成为欧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占其进口总量的46%,较2021年增长了近一倍。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液化天然气市场需求于去年12月31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每天4.3亿立方米,预计2025年将增至每日5.05亿立方米。 乌TSN电视台网站2024年12月31日报道,乌最大的私营能源企业顿巴斯燃料和能源公司当天证实,乌已收到从美国发出的第一批液化天然气,约有1亿立方米。 《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网站1月1日称,欧洲国家将进一步承受能源价格上涨和短缺的压力以及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乌每年也将损失约8亿美元的过境费。但美国却能借此继续保持其对欧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地位,并继续从中获利。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2024年12月20日经由社交媒体表示,欧盟应通过大规模购买美国原油和天然气来缩小“巨大的”对美贸易顺差,否则将对欧盟加征关税。分析人士认为,为避免与美国的贸易战,欧盟在能源供应领域将与美国深度绑定,后者或以更高价格出售能源。美国还将借此加强对欧洲能源市场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其在欧洲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