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做实定分止争 防范“程序空转”
· 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法治种子
· “小窗口”释放“大能量”
· 对涉外检察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总体部署
· 河南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
· 山东莒南“和事佬”专职化助推信访预防法治化
· 被告人张某某、李某、马某某故意杀人案一审宣判
· 共商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司法审判工作
· 依法依规开展检察官惩戒工作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

“小窗口”释放“大能量”
大连甘井子法院“一窗通办”回应群众需求

( 2024-12-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张国强 韩宇

  “我代理的3个案子都在甘井子区法院,因为案件类型不同,原本要到不同窗口办理,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好,太方便了。”近日,现场体验了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法院“一窗通办”服务后,陈律师赞不绝口。
  为进一步推进诉讼服务“一站式”建设,实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今年5月,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一窗通办”、加强立案阶段诉讼辅导工作方案(试行)》,甘井子区法院应声而动,全力落实开展“一窗通办”工作。
重构工作流程
  2023年,甘井子区法院线上线下收到的立案申请日均150余次,日均立案90件左右,立案窗口接待量大,以往专窗专办模式的“一站通办”已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
  甘井子区法院党组成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李海东介绍说,改革中,甘井子区法院将三名有审判经验的法官助理充实到立案庭,全面梳理当事人需求,重构工作流程,打破以往的专窗专办模式,着力解决立案时当事人多窗排队、等待时间久等问题。
  立案庭的立案窗口实现立案和诉讼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加大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线上开庭、在线调解、电子送达等全流程“一站式”在线服务。
  前不久,甘井子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接待了正为要到异地法院立案而发愁的当事人李某。在“一窗通办”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李某很快完成了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注册、认证和异地立案申请。
推进多元解纷
  为保障“一窗通办”落实落细,甘井子区法院升级建设以“一窗通办”区、导诉服务区、诉讼辅导区、共享调解区、律师服务站为主要功能的“四区一站”诉讼服务中心,实现群众办理诉讼事项“走进一个厅,事项全办清”。
  甘井子区法院立案庭庭长孙云芳介绍说:“‘一窗通办’区采取‘前台审核+后台登记’模式,确保当事人在一个窗口一次性办结全部诉讼事项。同时,‘一窗通办’窗口开通市场主体服务通道和绿色通道,为营商环境及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立案提供便利。”
  在立案审核阶段,甘井子区法院大力引导当事人选择先行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通过调动基层调解组织、行业主管部门等各方力量,构造多元解纷体系,确保案件“应调尽调”。
  今年9月,甘井子区法院、甘井子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与大连市物业管理协会共同搭建“法院+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以司法统筹、行业自治、行政监管对辖区内物业纠纷共同发力源头治理。
  此外,在大连中院统一指导下,甘井子区法院开通全市案件查询功能,当事人持身份证或者委托代理人持授权手续,即可到任意一家法院查询当事人在全市范围内所有案件。
引导线上办理
  在落实“一窗通办”中,甘井子区法院大力倡导当事人使用数字法院系统。
  甘井子区法院通过在诉讼服务大厅展示辽宁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智慧法院二维码、在公众号上加大对线上应用的宣传、导服人员和“一窗通办”窗口人员在线下面对面引导等方式,使当事人愿用、擅用数字法院系统。在全国法院开展的“一张网”工程全面上线后,甘井子区法院持续向当事人推广“一张网”系统,引导当事人所有诉讼事项掌上办、指尖办,更加高效快捷。
  据统计,“一窗通办”实施以来,甘井子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上万人,网上无纸化立案率提高6个百分点,网上立案率已达97%,现场办结率达100%。
  改革后,群众在甘井子区法院办事“一次取号、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当事人即来即办,窗口接待量由日均110多人次降至30余人次。
  司法为民,一直在路上。甘井子区法院将不断总结诉讼服务工作经验,巩固“一窗通办”改革成果,向“一窗快办”“一窗优办”迈进,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便捷的诉讼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