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做好就业援助切实兜住就业底线
· 人工智能系统不能作为发明人
· 激活“红色密码”赋能法治建设
· 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主题交流会在粤举办
· 菏泽牡丹区检察创新信息工作机制
· 沈阳桃仙法庭案例分享会进企业
· 图片新闻
· 金山岭长城司法保护基地成立
· 黄石强戒所强化专业培训练精兵
· 重庆云阳创新实施“警务背包”模式
· 宿迁“三位一体”寻人警务找回率达99.96%
· 广州大岗开展反邪禁毒扫黑除恶宣传
· 邵阳大祥区“五字诀”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
· 江苏如皋检察“一站式”护企促发展
· 重庆垫江警方“两队一室”化纷解忧
· 杭州戴村镇构建廉洁文化教育体系
· 南沙东涌镇反邪教宣传进赛事

国家知识产权局拟明确
人工智能系统不能作为发明人

( 2024-12-1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本报讯 记者张维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就《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的发明,在中国当前法律背景下无法赋予人工智能发明人身份。
  《征求意见稿》对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的主要类型进行了系统梳理,分别包括针对人工智能算法或模型本身的专利申请、基于这些算法或模型的功能或应用领域相关的专利申请、人工智能辅助产生的发明,以及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发明。这一分类有助于指导申请人理解不同类型发明的专利保护路径,进而提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征求意见稿》指出,在专利文件中署名的发明人必须是自然人,人工智能系统以及其他非自然人不得作为发明人。当存在多个发明人时,每个发明人都必须是自然人。所以,对于人工智能辅助作出的发明,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自然人,可以署名为专利申请的发明人。但人工智能自主生成发明,就无法被赋予发明人身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