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守法普法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
“法律明白人”在行动
· 卜显仁:建起文化大院让法治种子落地生根
· 邵洪波:老战士带出法治宣传队
· 李丽芳:扎根基层听民声解民忧
· 王有光:醇厚咖啡香中的普法
· 冯文静:创建群众身边的“说法会客厅”
· 何英:易地搬迁小区遍吹“法治新风”
· 董建新:“板凳会”上讲法律
· 赵耐香:让群众呼声变为满意掌声

冯文静:创建群众身边的“说法会客厅”

( 2024-12-0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守法普法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马利民

  走进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安德街道安龙村,民房墙上、宣传栏上随处可见法律宣传标语;村内建有法治广场、法律之家……浓浓的法治文化气息已逐渐融入安龙村群众生活。
  作为中国小微盆景发源地之一,这里的群众家家户户种植小微盆景,年产量上万盆,产值近亿元,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新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冯文静便是其中一员,她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在小微盆景产业上发光发热。与此同时,她也立足自己法学专业的优势,成为一名“法律明白人”。
  “回到安龙村,希望能把家乡的盆景宣传出去,并结合我的专业为家乡做点事情。”提起自己“法律明白人”的身份,冯文静充满自豪。她在盆景集市旁打造了“翁缙小院”。这个小院不仅是小微盆景产业业务往来的所在地,也是冯文静创建的“说法会客厅”。
  每逢盆景集市日,“翁缙小院”就成了集市的法务支持点。冯文静和其他“法律明白人”就近为从事盆景产业的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
  村里做小微盆景的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户,很少签合同,有时会遇到催款纠纷。冯文静告诉村民,微信聊天记录也可以作为诉讼证据,成功帮助村民追回货款。
  “大事小事,只要跟法律相关我们都想先请教下‘法律明白人’,问了他们,再看看自己占不占理,是协商解决还是到法院起诉。”“有矛盾纠纷,冯文静或其他‘法律明白人’也会在小院内给大家做调解,其他村民也会前来帮忙。一场对话下来,邻里关系也缓和了。”……村民对此赞赏有加。
  “历经三年多的‘法律明白人’工作,乡亲们都亲切地称我为‘法治村长’,这份认可让我的选择更坚定了。”冯文静说,把“翁缙小院”作为“说事点”,架起了为村民提供法律知识、法律服务的桥梁。
  因为信任冯文静,除了小微盆景产业方面,现在村民遇到婚姻家庭问题、民事纠纷等也喜欢找她咨询了解情况。
  在冯文静的不懈努力下,当地群众的法治意识越来越强,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也更多了,“法律明白人”协助村委会处理的法律事务大到项目招商引资、小到邻里纠纷,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在冯文静的带动下,安龙村“法律明白人”队伍逐渐壮大起来——从2021年刚招募时的“要我明白”,到如今的“我要明白”,村民们报名热情高涨。如今,安龙村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已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了18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