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法治
|
|
□ 本报记者 吴琼
临近2024年年末,人工智能(AI)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根据谷歌母公司字母表、亚马逊、微软和Meta近日相继公布的最新一个季度财报,美国科技巨头正在各出奇招,争相布局人工智能赛道,在持续加码投入的同时加大研发力度。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同时,美国相关的监管政策和立法却跟进迟缓。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避人工智能在安全与道德等方面的潜在风险,成为与人工智能发展“齐头并进”的现实挑战。 持续加码人工智能投入 今年以来,字母表、亚马逊、微软和Meta在人工智能投入方面持续加码。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上述大型互联网与软件公司2024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支出将超过2000亿美元。 据《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报道,近日字母表、亚马逊、微软和Meta相继公布了最新一个季度的财报。除了基本的营收数据外,四家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支出受到广泛关注。亚马逊2024年在人工智能上的支出将达到创纪录的750亿美元,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将人工智能形容为“真正异常巨大的、或许是千载难逢的机会”。Meta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承诺加大对人工智能语音模型和其他未来项目的投资。有消息称,2024年Meta的人工智能支出可能高达400亿美元。 同时,Meta公司首席财务官苏珊·李预计,2025年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支出还将大幅度增长。 除Meta外,字母表、亚马逊、微软等公司的高管近日也相继表示,明年将会继续“押宝”人工智能赛道,甚至会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甚至放言称“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已然来临”。 《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1日的文章还称,字母表、亚马逊等大型科技公司近期的财报已表明,它们对人工智能开发数以百亿、数以千亿美元计的押注开始带来回报。文章也证实,这些公司均表示,即将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 瑞银资产管理相关负责人认为,人工智能可能成为未来几年关键的增长驱动因素。“我们继续看好半导体、软件和互联网领域的人工智能受益者。” 美国科技巨头争相布局 近年来,美国主要科技公司纷纷聚焦人工智能领域,除了持续加码投资额度外,也加大研发力度。这些科技巨头争相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带动了人工智能的新一轮爆发式发展。 据报道,今年以来,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等美国科技巨头正在致力于开发更多面向消费者和企业的人工智能产品,如谷歌的“双子座”人工智能模型(Gemini)和微软的人工智能助理“智能副驾驶”(Copilot)。 2023年,微软“押宝”OpenAI。随着其聊天机器人ChatGPT月活用户数的增长,微软迅速将相关功能整合到搜索、办公软件等产品中,掀起了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热潮;谷歌全面升级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巴德”(Bard),并进行重大部门重组,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成果强化谷歌智能助手等产品功能;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当年7月成立人工智能公司xAI,并在11月就推出能实时连接社交媒体平台X的首款人工智能模型Grok,给人工智能“淘金热”加了一把火。 另据经济学人智库(EIU)的研究,美国科技巨头已经更大程度地在各自业务中增加人工智能的使用:字母表在其搜索引擎和YouTube中使用了更多的人工智能功能,以此来提高需求和参与度;Meta利用人工智能改进推荐功能,促进广告商的在线销售,并开始通过聊天软件WhatsApp推出商务信息服务;亚马逊也使用了更多的人工智能,为语言助手Alexa增加新的语言学习模型工具,使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在科技巨头布局人工智能赛道的同时,业内人士纷纷出言警告其中暗藏的风险。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莉娜·可汗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必须加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各类人工智能的监管。她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暴露出风险苗头,科技巨头主导地位正在强化,大语言模型训练数据不受审查,存在巨大偏见、隐私泄露等风险。 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首席执行官夏皮罗说:“政府需要在人工智能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确保设置安全屏障和护栏,让业内人士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OpenAI日前也曾发布其评估人工智能“灾难性风险”的指南,承认“对人工智能灾难性风险的科学研究远远没有达到需要的水平”。由此可见,在美国科技巨头2024年纷纷重注“押宝”人工智能赛道的背景下,对人工智能各类风险的管控也迫在眉睫。 伦理监管风险日益凸显 有专家指出,近年来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由此引发的伦理、监管等风险和担忧愈加凸显。还有业内人士担心,人工智能算法黑箱和算法偏见将严重影响社会公平,加剧“信息茧房”现象,使业已极化的美国社会进一步割裂。 与此同时,在美国,人工智能相关科技公司数据采集过程的合法合规问题也引发广泛关注,甚至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已屡见不鲜。2023年12月27日,《纽约时报》就曾起诉OpenAI和微软,指控其未经许可使用该报数百万篇文章帮助训练人工智能技术,要求停止这种行为并销毁相关数据。这是美国首家媒体机构提起此类诉讼。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法律界人士认为,相较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美国相关的监管政策跟进迟缓、立法进程明显滞后。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迭代迅速、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监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实际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潜在风险,美国白宫、国会和一系列联邦机构曾颁布或提出一些政策、法律或计划,如《2020年国家人工智能倡议法案》颁布于2021年1月,旨在强化和协调各联邦机构之间的人工智能研发活动,但上述法规政策显然跟不上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 2023年10月,美国总统拜登也曾签署行政令,为本国人工智能安全制定新标准,要求美国人工智能系统的研发人员与政府分享其安全测试结果及其他关键信息、完善相关标准和测试工具等,但该行政令缺乏强制执行效能。 分析人士就此指出,在当下治理框架、管控措施都没有跟上的情况下,由监管和立法机构制定有约束力的法规至关重要,美国各界也呼吁政府和立法机构尽快采取行动。 不过,密尔沃基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项目主任德里克·赖利的一番话道出了很多业内人士深藏的担忧:“(美国)联邦政府行动和立法机构不够快,跟不上(人工智能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所以短期内我们不太可能看到有效的监管。”
|
|
美国科技巨头各出奇招争相“押宝”人工智能赛道
|
相关监管政策和立法监管迟缓
|
|
|
( 2024-11-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
|
图为当地时间2024年5月1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山景城举行的谷歌I/O活动上,詹姆斯·马尼卡谈到了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CFP供图 |
|
□ 本报记者 吴琼
临近2024年年末,人工智能(AI)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根据谷歌母公司字母表、亚马逊、微软和Meta近日相继公布的最新一个季度财报,美国科技巨头正在各出奇招,争相布局人工智能赛道,在持续加码投入的同时加大研发力度。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同时,美国相关的监管政策和立法却跟进迟缓。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避人工智能在安全与道德等方面的潜在风险,成为与人工智能发展“齐头并进”的现实挑战。 持续加码人工智能投入 今年以来,字母表、亚马逊、微软和Meta在人工智能投入方面持续加码。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上述大型互联网与软件公司2024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支出将超过2000亿美元。 据《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报道,近日字母表、亚马逊、微软和Meta相继公布了最新一个季度的财报。除了基本的营收数据外,四家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支出受到广泛关注。亚马逊2024年在人工智能上的支出将达到创纪录的750亿美元,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将人工智能形容为“真正异常巨大的、或许是千载难逢的机会”。Meta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承诺加大对人工智能语音模型和其他未来项目的投资。有消息称,2024年Meta的人工智能支出可能高达400亿美元。 同时,Meta公司首席财务官苏珊·李预计,2025年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支出还将大幅度增长。 除Meta外,字母表、亚马逊、微软等公司的高管近日也相继表示,明年将会继续“押宝”人工智能赛道,甚至会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甚至放言称“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已然来临”。 《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1日的文章还称,字母表、亚马逊等大型科技公司近期的财报已表明,它们对人工智能开发数以百亿、数以千亿美元计的押注开始带来回报。文章也证实,这些公司均表示,即将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 瑞银资产管理相关负责人认为,人工智能可能成为未来几年关键的增长驱动因素。“我们继续看好半导体、软件和互联网领域的人工智能受益者。” 美国科技巨头争相布局 近年来,美国主要科技公司纷纷聚焦人工智能领域,除了持续加码投资额度外,也加大研发力度。这些科技巨头争相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带动了人工智能的新一轮爆发式发展。 据报道,今年以来,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等美国科技巨头正在致力于开发更多面向消费者和企业的人工智能产品,如谷歌的“双子座”人工智能模型(Gemini)和微软的人工智能助理“智能副驾驶”(Copilot)。 2023年,微软“押宝”OpenAI。随着其聊天机器人ChatGPT月活用户数的增长,微软迅速将相关功能整合到搜索、办公软件等产品中,掀起了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热潮;谷歌全面升级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巴德”(Bard),并进行重大部门重组,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成果强化谷歌智能助手等产品功能;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当年7月成立人工智能公司xAI,并在11月就推出能实时连接社交媒体平台X的首款人工智能模型Grok,给人工智能“淘金热”加了一把火。 另据经济学人智库(EIU)的研究,美国科技巨头已经更大程度地在各自业务中增加人工智能的使用:字母表在其搜索引擎和YouTube中使用了更多的人工智能功能,以此来提高需求和参与度;Meta利用人工智能改进推荐功能,促进广告商的在线销售,并开始通过聊天软件WhatsApp推出商务信息服务;亚马逊也使用了更多的人工智能,为语言助手Alexa增加新的语言学习模型工具,使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在科技巨头布局人工智能赛道的同时,业内人士纷纷出言警告其中暗藏的风险。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莉娜·可汗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必须加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各类人工智能的监管。她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暴露出风险苗头,科技巨头主导地位正在强化,大语言模型训练数据不受审查,存在巨大偏见、隐私泄露等风险。 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首席执行官夏皮罗说:“政府需要在人工智能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确保设置安全屏障和护栏,让业内人士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OpenAI日前也曾发布其评估人工智能“灾难性风险”的指南,承认“对人工智能灾难性风险的科学研究远远没有达到需要的水平”。由此可见,在美国科技巨头2024年纷纷重注“押宝”人工智能赛道的背景下,对人工智能各类风险的管控也迫在眉睫。 伦理监管风险日益凸显 有专家指出,近年来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由此引发的伦理、监管等风险和担忧愈加凸显。还有业内人士担心,人工智能算法黑箱和算法偏见将严重影响社会公平,加剧“信息茧房”现象,使业已极化的美国社会进一步割裂。 与此同时,在美国,人工智能相关科技公司数据采集过程的合法合规问题也引发广泛关注,甚至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已屡见不鲜。2023年12月27日,《纽约时报》就曾起诉OpenAI和微软,指控其未经许可使用该报数百万篇文章帮助训练人工智能技术,要求停止这种行为并销毁相关数据。这是美国首家媒体机构提起此类诉讼。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法律界人士认为,相较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美国相关的监管政策跟进迟缓、立法进程明显滞后。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迭代迅速、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监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实际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潜在风险,美国白宫、国会和一系列联邦机构曾颁布或提出一些政策、法律或计划,如《2020年国家人工智能倡议法案》颁布于2021年1月,旨在强化和协调各联邦机构之间的人工智能研发活动,但上述法规政策显然跟不上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 2023年10月,美国总统拜登也曾签署行政令,为本国人工智能安全制定新标准,要求美国人工智能系统的研发人员与政府分享其安全测试结果及其他关键信息、完善相关标准和测试工具等,但该行政令缺乏强制执行效能。 分析人士就此指出,在当下治理框架、管控措施都没有跟上的情况下,由监管和立法机构制定有约束力的法规至关重要,美国各界也呼吁政府和立法机构尽快采取行动。 不过,密尔沃基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项目主任德里克·赖利的一番话道出了很多业内人士深藏的担忧:“(美国)联邦政府行动和立法机构不够快,跟不上(人工智能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所以短期内我们不太可能看到有效的监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