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军事广角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拨开信息迷雾制胜战场
· 80后乘组太空之旅圆满结束
· 神十九乘组潜心磨砺厚积薄发
· 青海实现涉军维权工作新作为

神十九乘组潜心磨砺厚积薄发

( 2024-11-0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军事广角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占 康

  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12时51分,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顺利入驻中国空间站。
  仅仅过了22个月,指令长蔡旭哲便带领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飞向太空,成为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史上重返空间站间隔时间最短的航天员。两名90后宋令东和王浩泽作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都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蔡旭哲:寰宇无界 行者无疆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要经历脱胎换骨般的淬炼。无论是体质、心理还是航天专业技术等,上百门科目挑战的是航天员生理和心理极限。“我特别认同战斗英雄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宣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也成为蔡旭哲克服种种难关的制胜密码。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驾乘飞船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11月17日,蔡旭哲和陈冬搭档出舱,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的首次出舱活动。他们在问天舱和梦天舱之间架设起舱间连接装置“天桥”。
  为了验证“天桥”的安全性和稳固性,蔡旭哲要进行首次跨舱段舱外行走。在悬空的“天桥”上攀爬,下方是深不见底的黑,站在机械臂上的陈冬以及在舱内支持的刘洋,看着“天桥”微微晃动,心里替蔡旭哲捏了把汗。蔡旭哲小心翼翼地坚定前行,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天桥”很牢固。请后续队友放心,请科研人员放心,请祖国放心!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抵达中国空间站,和神舟十四号乘组见证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蔡旭哲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蔡旭哲并没有在鲜花和掌声中迷失,他只有一个信念:“我要早日返回太空。”
  这次任务中,神舟十九号乘组要面临一些新的挑战:进行多次出舱活动以及超过半数以上的新实验、新项目。为此,乘组和科研人员不断沟通交流,反复推演每个环节,确保实验能在太空顺利开展。每次训练完,蔡旭哲都会带队友复盘、总结经验。“学习不能放过一丝疑问,训练不能有一丝懈怠,操作不能有一丝疏忽,遇到困难不能有一丝退缩。”蔡旭哲对乘组提出“四个一”要求。
  寰宇无界,行者无疆。第一次飞天,蔡旭哲准备了12年;第二次飞天,他仅准备了不到2年。正是有了10多年潜心磨砺、积蓄力量,才能厚积薄发、成就非凡。
宋令东:心之所向 一苇以航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90后航天员宋令东说:“心之所向,一苇以航。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从孜孜求学的乡村少年,到奋飞海天的飞行员,再到逐梦太空的航天员,宋令东用奋斗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写下鲜活注解。
  2007年,空军招收飞行学员的通知发到校园。宋令东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招飞成功。飞行员要有较高的前庭功能耐受力,而宋令东坐车都晕得厉害。招飞体检那天,他硬着头皮坐上转椅。“不能吐,考官说了,如果吐就不合格。”为保持清醒,他咬住舌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宋令东口中的血腥味弥漫开来,脸色也越发煞白,但他硬是没吭一声。最终,他成为空军航空兵某旅首位90后三代机飞行员,圆满执行多项重大任务,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2020年9月,宋令东加入中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入队时,宋令东成绩很突出。然而,第一次任务选拔他却榜上无名,心情跌入低谷。
  宋令东对入队以来学习训练情况进行复盘反思,发现了制约自己的问题。对战斗机飞行员而言,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飞行员必须果敢善战、先发制人。而载人航天工程是“万人一杆枪”,是各分系统集大成者,必须用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才能共同托举起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宋令东开始改变自己。不管是训练、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他都刻意让节奏慢下来、稳下来。操作上,不再追求速度,而是稳中求进,各项训练成绩也稳步提升。
  2023年,宋令东入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经过1年多共同训练,他的操作能力得到队友们一致认可。对长达半年的太空之旅宋令东充满信心,他期待着能走出舱外,欣赏浩瀚宇宙,饱览祖国大美河山。
王浩泽:星河滚烫 梦想发光
  “我资质平平,只能比别人更努力。”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90后航天员王浩泽说。
  王浩泽本科专业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生主攻等离子体爆震,毕业后从事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现在又成为航天飞行工程师。星河滚烫,梦想发光。不断涉足新领域的王浩泽说:“我喜欢挑战未知领域,享受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的成就感。”
  研究生毕业后,王浩泽把简历投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从事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作为系统总体设计师,她深入研究各分系统设计原理。复杂的方程式、谜一样的参数、天书一样的运算逻辑,成为她探索钻研的对象。
  作为第三批航天员队伍里唯一的女性,王浩泽在学习训练中不让须眉,是大家公认的“拼命三娘”。
  出舱程序训练中,航天员需要穿上100多公斤重的舱外航天服,模拟出舱过闸段动作。由于服装内加了0.4个大气压,王浩泽举手投足比较费力,加上在头盔内头部活动受限,视野也变得狭窄,只能借助腕部反光镜来扩大视线范围。将一个软管束的接头插入腰际直径仅约1厘米的两个插孔,这个动作对于身着舱外服的航天员来说绝非易事。“手只能勉强够上目标,但视线够不着,戴着厚厚的手套,手也没有触感。试了几次后,胳膊就没力气了。”王浩泽说。
  课后,王浩泽主动找教员一遍遍加练,反复揣摩手抓握扶手的位置、反光镜方位和身体姿态扭转角度。慢慢地,再做这个动作便能一气呵成。
  “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充满挑战、人迹罕至的路,但是我爱这条路。如果它荆棘丛生,我们就披荆斩棘;如果它寂寞荒凉,我们就结伴前行!”每次大型训练后,王浩泽都会写下训练小结,这是心得体会,更是激励自己勇往直前的战斗宣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