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
|
|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今天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8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行政检察厅专司行政检察职责,31个省区市检察院和有条件的地市级检察院逐步单设行政检察机构,行政检察工作进入发展快车道。 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47.9万件,是前5年的2.6倍。今年1月至9月共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5.9万件,其中行政诉讼监督案件5万件、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1.4万件、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反向衔接案件9.5万件。 强化诉讼监督 促进公正司法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行政诉讼法,依法对行政诉讼和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 强化行政生效裁判监督。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8.7万件,是前5年的2.9倍,年均上升22%;今年前9个月受理1.8万件,同比基本持平。2023年以来,一半以上省级检察院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数量超过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2019年1月至今年9月,依法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2781件,法院已审结1393件,其中改判、发回重审、调解及和解撤诉1041件,改变率为74.7%。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59件,法院已审结28件,改变率为89.3%。 强化行政审判活动监督。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对法院立案不当、适用审判程序错误、超期审理、违法采取保全措施或强制措施、违法送达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5.4万件,采纳率达99%。对审判活动中的共性问题开展类案监督5814件。 强化行政执行活动监督。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对法院消极执行、违法执行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10.1万件,采纳率达97.7%;对行政机关怠于履行、拒绝履行法院裁判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5.1万件,采纳率达98.9%。加强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对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义务,行政机关怠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及法院未及时受理、不规范执行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15万件,采纳率达98.8%。 立足检察职能 促进依法行政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坚持寓监督于支持,积极履职促进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对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发现的行政行为在事实认定、证据收集、适用法律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依法提出检察建议7.4万件。 2022年3月与司法部联合部署开展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试点。聚焦戒毒人员所外就医、戒毒解除等重点环节,提出检察建议3562件。 2023年制定构建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制度11条意见。2023年以来,依法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8272件,起诉行政执法人员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犯罪1473人,防止以罚代刑;对被不起诉人应受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22.7万人,防止当罚不罚。 2017年7月至今年9月,检察机关对相关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77.8万件,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回复整改率达98.8%;行政机关仍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向法院提起诉讼5931件,99.5%得到裁判支持。 主动融入大局 服务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切实找准行政检察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法治力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检察护企”、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专项行动,办理涉企行政检察监督案件4.3万件,实质性化解涉企行政争议5889件。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出台检察机关办理知识产权案件45条举措。 加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与自然资源部共建行政检察和行政执法衔接机制,推动31个省区市同步健全信息共享等机制。2021年起常态化开展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办理相关案件4.1万件,涉及土地面积40.1万亩。 践行人民至上 做实检察为民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共接收行政申诉类信访39万件。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及相关部委协同构建行政争议预防与实质化解“3+N”工作机制。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在办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中推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1.9万件,其中争议10年以上的3259件。 依法维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部署开展“检护民生”、护航民生民利等专项行动。单独或会同民政部、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发布典型案例。加大对涉未成年人行政诉讼案件监督力度,强化退役军人和烈士亲属权益保护,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办理欠薪相关案件1.7万件,帮助农民工讨薪2.8亿元。 面临困难挑战 多举措推动工作 报告指出,近年来,行政检察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面临一些挑战,表现为行政检察监督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行政检察工作发展不协调、行政检察协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行政检察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报告介绍了下一步工作打算,包括:强化政治建设,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强化行政检察履职,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化行政检察改革,持续提升履职质效;提升专业素能,锻造过硬行政检察队伍。 同时,报告建议,在深化行政诉讼制度改革以及健全国家执行体制中,进一步对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等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研究完善,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范围、程序、措施等。 本报北京11月5日讯
|
最高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行政检察工作情况
|
行政检察工作进入发展快车道
|
|
|
|
( 2024-11-0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今天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8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行政检察厅专司行政检察职责,31个省区市检察院和有条件的地市级检察院逐步单设行政检察机构,行政检察工作进入发展快车道。 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47.9万件,是前5年的2.6倍。今年1月至9月共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5.9万件,其中行政诉讼监督案件5万件、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1.4万件、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反向衔接案件9.5万件。 强化诉讼监督 促进公正司法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行政诉讼法,依法对行政诉讼和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 强化行政生效裁判监督。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8.7万件,是前5年的2.9倍,年均上升22%;今年前9个月受理1.8万件,同比基本持平。2023年以来,一半以上省级检察院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数量超过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2019年1月至今年9月,依法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2781件,法院已审结1393件,其中改判、发回重审、调解及和解撤诉1041件,改变率为74.7%。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59件,法院已审结28件,改变率为89.3%。 强化行政审判活动监督。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对法院立案不当、适用审判程序错误、超期审理、违法采取保全措施或强制措施、违法送达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5.4万件,采纳率达99%。对审判活动中的共性问题开展类案监督5814件。 强化行政执行活动监督。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对法院消极执行、违法执行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10.1万件,采纳率达97.7%;对行政机关怠于履行、拒绝履行法院裁判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5.1万件,采纳率达98.9%。加强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对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义务,行政机关怠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及法院未及时受理、不规范执行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15万件,采纳率达98.8%。 立足检察职能 促进依法行政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坚持寓监督于支持,积极履职促进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对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发现的行政行为在事实认定、证据收集、适用法律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依法提出检察建议7.4万件。 2022年3月与司法部联合部署开展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试点。聚焦戒毒人员所外就医、戒毒解除等重点环节,提出检察建议3562件。 2023年制定构建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制度11条意见。2023年以来,依法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8272件,起诉行政执法人员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犯罪1473人,防止以罚代刑;对被不起诉人应受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22.7万人,防止当罚不罚。 2017年7月至今年9月,检察机关对相关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77.8万件,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回复整改率达98.8%;行政机关仍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向法院提起诉讼5931件,99.5%得到裁判支持。 主动融入大局 服务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切实找准行政检察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法治力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检察护企”、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专项行动,办理涉企行政检察监督案件4.3万件,实质性化解涉企行政争议5889件。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出台检察机关办理知识产权案件45条举措。 加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与自然资源部共建行政检察和行政执法衔接机制,推动31个省区市同步健全信息共享等机制。2021年起常态化开展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办理相关案件4.1万件,涉及土地面积40.1万亩。 践行人民至上 做实检察为民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共接收行政申诉类信访39万件。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及相关部委协同构建行政争议预防与实质化解“3+N”工作机制。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在办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中推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1.9万件,其中争议10年以上的3259件。 依法维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部署开展“检护民生”、护航民生民利等专项行动。单独或会同民政部、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发布典型案例。加大对涉未成年人行政诉讼案件监督力度,强化退役军人和烈士亲属权益保护,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办理欠薪相关案件1.7万件,帮助农民工讨薪2.8亿元。 面临困难挑战 多举措推动工作 报告指出,近年来,行政检察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面临一些挑战,表现为行政检察监督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行政检察工作发展不协调、行政检察协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行政检察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报告介绍了下一步工作打算,包括:强化政治建设,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强化行政检察履职,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化行政检察改革,持续提升履职质效;提升专业素能,锻造过硬行政检察队伍。 同时,报告建议,在深化行政诉讼制度改革以及健全国家执行体制中,进一步对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等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研究完善,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范围、程序、措施等。 本报北京11月5日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