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
|
|
□ 本报记者 刘志月 □ 本报通讯员 瞿慧一 陈文雯 一家深陷困境的“小巨人”企业,如何成功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 一处资不抵债的生态旅游景区,缘何“浴火重生”? 实践中,湖北省黄冈市法院给出答案:坚持“多重整少清算”工作思路,最大限度发挥破产重整制度的价值,因企施策强化“破”中有“立”,因案制宜推动“破”中求“进”,为“搁浅”企业引入“源头活水”,助“病危”企业“破茧重生”。 统计显示,2023年以来,黄冈共有15家企业通过司法程序重整成功,重整案件数同比提升4倍,化解债务134.1亿元,盘活存量资产53.8亿元,安置企业职工1500余人。 前移服务关口 价值识别更准 在黄冈市红安县,提起“将军城·中央大街”总能勾起人们无限追忆。 由于种种原因,这家携城市升级理想的明星企业现金断流,涉诉涉执纠纷层出不穷……企业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经多方甄别、研判,红安县人民法院建议该公司依法开展破产预重整。 “基于破产程序的不可逆性和重整的不确定性,案件一旦进入正式破产程序,将会有重整失败转入清算的风险。为了更加精准识别企业挽救价值、提高重整成功率,建议尝试先启动预重整。”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樊劲松一语道出个中缘由。 经党委、政府牵头协调,在黄冈市企业重组重整法律服务站指导下,临时债权人会议审议并通过公司《预重整计划草案》。 9月24日,红安法院依法裁定终结预重整程序,转入重整程序。预重整期间进行的债权审核、审计评估、重组方式、重整方案等重要工作成果,延续到重整程序。至此,这个深陷债务危机的公司实现“破茧重生”。 为精准判定企业情况,建立规范化的识别流程,强化庭外重组与庭内重整的衔接,降低重整成本、提高重整成功率,黄冈中院联合市工商联、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发起成立湖北首家企业重组重整法律服务站,为经营困难但又有挽救价值、再生希望的企业提供政策指导、法律咨询、协助招商等“一站式”服务。 重组重整法律服务站成立以来,已帮助11家企业导入预重整、重整程序,其中6家企业重整成功。 依托“府院联动” 融资渠道更宽 黄冈有一家专注废弃资源再生利用及新型产业用纺织品的企业,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 2023年开始,这家“小巨人”企业在内外双重因素叠加下陷入困境。 黄冈中院受理该企业重整申请后,借助“府院联动”机制,帮助其公开招募引入重整投资人,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其融资3亿余元。 融资难、招募难,是重整中的典型问题。 在积极探索引入国资平台参与重整基础上,黄冈中院创新推行招商引资与招募战略投资人相结合的方式,依据资产处置方式和投资人招募要求将破产资产进行划分,打包推荐给政府及其相关单位,由政府及其相关单位利用招商引资平台分类分项进行破产资产招商,破产管理人综合评定通过平台招募预重整、重整案件意向投资人的相关条件,推动破产企业资产处置、意向投资人招募与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步调一致、同频共振。 为更好凝聚破产办理工作合力,黄冈中院还与市政府联合召开“府院联动”工作推进会,积极推动破产援助基金市县全覆盖,完善“一事一议、一案一专班”常态化机制,统筹解决企业破产工作中涉及的职工安置、投资人引进、税费缴纳、融资渠道接洽等涉及全局性、稳定性问题。 与此同时,黄冈法院还打造“破产案件一体化管理平台”,与15家“府院联动”成员单位签订合作备忘录,与第三方评估公司和网络拍卖平台对接,推动实现破产财产“一站通查”“快速解封”“多元处置”。 今年以来,黄冈法院线上办理破产信息核查251次,处置破产财产近11亿元。 “数据梗阻打通、信息资源融合,构建更高水平破产处置‘一盘棋’格局的同时,也标志着法院将破产审判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全新探索。”黄冈市企业破产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黄冈中院副院长程兵说。 创新执破融合 纠纷化解更实 山峦叠嶂、林海青翠、飞瀑漱珠……黄冈市黄梅县柳林乡老铺村引入旅游公司,建设了生态旅游风景区。 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旅游公司与村民间200余起纠纷诉至法院。因债权人众多、债权金额巨大,一批案件执行陷入僵局。 通过多轮“府院联动”协调会、执破融合协商会,法院最终将旅游公司由执行转破产重整程序。 9月4日,旅游公司第一次债权人大会顺利召开,重整方案获高票通过,债权人债权受偿率将达100%,770余件纠纷得以一揽子化解。 无独有偶,黄冈市罗田县人民法院用时76天,审结某科技公司执转破转重整案,化解执行积案20余件,盘活工业用地29.7亩。 为尽最大力度挽救困境企业,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和潜在风险,黄冈法院积极推进立案、审判、执行和破产程序有效衔接,构建立审执破一体化工作格局;深化“执破融合”机制改革,全市法院均成立执破融合团队,将执行办案、移送衔接、破产审理全流程工作归口专业合议庭承办,推动人融合、事融合、机制融合。 “执破融合”合议庭成立以来,依法移送破产审查案件53件,受理破产案件40件,审结破产案件28件,化解执行案件965件。 黄冈法院坚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积极探索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由破产管理人通过网络平台提交信用修复申请,相关部门“一键办理”,让企业轻装上阵、重返市场。 近两年,黄冈法院帮助10余家预重整、重整企业删除失信信息、消除不良记录、移除异常经营名录、修复纳税信用评价。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我们将以破产重整为抓手,不断创新破产审判机制,持续提升办理破产水平,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黄冈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文利红说。
|
|
为“搁浅”企业引入“源头活水”
|
黄冈法院坚持“多重整少清算”助企脱困向好
|
|
|
( 2024-10-2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
□ 本报记者 刘志月 □ 本报通讯员 瞿慧一 陈文雯 一家深陷困境的“小巨人”企业,如何成功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 一处资不抵债的生态旅游景区,缘何“浴火重生”? 实践中,湖北省黄冈市法院给出答案:坚持“多重整少清算”工作思路,最大限度发挥破产重整制度的价值,因企施策强化“破”中有“立”,因案制宜推动“破”中求“进”,为“搁浅”企业引入“源头活水”,助“病危”企业“破茧重生”。 统计显示,2023年以来,黄冈共有15家企业通过司法程序重整成功,重整案件数同比提升4倍,化解债务134.1亿元,盘活存量资产53.8亿元,安置企业职工1500余人。 前移服务关口 价值识别更准 在黄冈市红安县,提起“将军城·中央大街”总能勾起人们无限追忆。 由于种种原因,这家携城市升级理想的明星企业现金断流,涉诉涉执纠纷层出不穷……企业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经多方甄别、研判,红安县人民法院建议该公司依法开展破产预重整。 “基于破产程序的不可逆性和重整的不确定性,案件一旦进入正式破产程序,将会有重整失败转入清算的风险。为了更加精准识别企业挽救价值、提高重整成功率,建议尝试先启动预重整。”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樊劲松一语道出个中缘由。 经党委、政府牵头协调,在黄冈市企业重组重整法律服务站指导下,临时债权人会议审议并通过公司《预重整计划草案》。 9月24日,红安法院依法裁定终结预重整程序,转入重整程序。预重整期间进行的债权审核、审计评估、重组方式、重整方案等重要工作成果,延续到重整程序。至此,这个深陷债务危机的公司实现“破茧重生”。 为精准判定企业情况,建立规范化的识别流程,强化庭外重组与庭内重整的衔接,降低重整成本、提高重整成功率,黄冈中院联合市工商联、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发起成立湖北首家企业重组重整法律服务站,为经营困难但又有挽救价值、再生希望的企业提供政策指导、法律咨询、协助招商等“一站式”服务。 重组重整法律服务站成立以来,已帮助11家企业导入预重整、重整程序,其中6家企业重整成功。 依托“府院联动” 融资渠道更宽 黄冈有一家专注废弃资源再生利用及新型产业用纺织品的企业,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 2023年开始,这家“小巨人”企业在内外双重因素叠加下陷入困境。 黄冈中院受理该企业重整申请后,借助“府院联动”机制,帮助其公开招募引入重整投资人,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其融资3亿余元。 融资难、招募难,是重整中的典型问题。 在积极探索引入国资平台参与重整基础上,黄冈中院创新推行招商引资与招募战略投资人相结合的方式,依据资产处置方式和投资人招募要求将破产资产进行划分,打包推荐给政府及其相关单位,由政府及其相关单位利用招商引资平台分类分项进行破产资产招商,破产管理人综合评定通过平台招募预重整、重整案件意向投资人的相关条件,推动破产企业资产处置、意向投资人招募与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步调一致、同频共振。 为更好凝聚破产办理工作合力,黄冈中院还与市政府联合召开“府院联动”工作推进会,积极推动破产援助基金市县全覆盖,完善“一事一议、一案一专班”常态化机制,统筹解决企业破产工作中涉及的职工安置、投资人引进、税费缴纳、融资渠道接洽等涉及全局性、稳定性问题。 与此同时,黄冈法院还打造“破产案件一体化管理平台”,与15家“府院联动”成员单位签订合作备忘录,与第三方评估公司和网络拍卖平台对接,推动实现破产财产“一站通查”“快速解封”“多元处置”。 今年以来,黄冈法院线上办理破产信息核查251次,处置破产财产近11亿元。 “数据梗阻打通、信息资源融合,构建更高水平破产处置‘一盘棋’格局的同时,也标志着法院将破产审判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全新探索。”黄冈市企业破产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黄冈中院副院长程兵说。 创新执破融合 纠纷化解更实 山峦叠嶂、林海青翠、飞瀑漱珠……黄冈市黄梅县柳林乡老铺村引入旅游公司,建设了生态旅游风景区。 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旅游公司与村民间200余起纠纷诉至法院。因债权人众多、债权金额巨大,一批案件执行陷入僵局。 通过多轮“府院联动”协调会、执破融合协商会,法院最终将旅游公司由执行转破产重整程序。 9月4日,旅游公司第一次债权人大会顺利召开,重整方案获高票通过,债权人债权受偿率将达100%,770余件纠纷得以一揽子化解。 无独有偶,黄冈市罗田县人民法院用时76天,审结某科技公司执转破转重整案,化解执行积案20余件,盘活工业用地29.7亩。 为尽最大力度挽救困境企业,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和潜在风险,黄冈法院积极推进立案、审判、执行和破产程序有效衔接,构建立审执破一体化工作格局;深化“执破融合”机制改革,全市法院均成立执破融合团队,将执行办案、移送衔接、破产审理全流程工作归口专业合议庭承办,推动人融合、事融合、机制融合。 “执破融合”合议庭成立以来,依法移送破产审查案件53件,受理破产案件40件,审结破产案件28件,化解执行案件965件。 黄冈法院坚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积极探索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由破产管理人通过网络平台提交信用修复申请,相关部门“一键办理”,让企业轻装上阵、重返市场。 近两年,黄冈法院帮助10余家预重整、重整企业删除失信信息、消除不良记录、移除异常经营名录、修复纳税信用评价。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我们将以破产重整为抓手,不断创新破产审判机制,持续提升办理破产水平,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黄冈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文利红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