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声音
9 4/9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编者按
· 用公共法律服务守护“夕阳红”
· 公益诉讼为“老有善养”保驾护航
· 发展银发经济要发挥好法治作用
· 引导未成年人在法治轨道上骑行
· 法令一统(二)
· 合力治理偷拍黑产

合力治理偷拍黑产

( 2024-10-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声音
  □ 黄宗跃

  酒店、民宿房间内暗藏摄像头,女性在公共场所被偷拍……近年来,类似案例并不鲜见。种种偷拍行为,不仅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公众的安全感。就在前不久,一博主发布视频曝光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几家民宿内发现偷拍摄像头,当场确认和拆除摄像头时,竟遭到部分经营者的“围攻”。
  “民宿房间发现偷拍摄像头”事件,再次敲响了民宿等住宿场所个人隐私安全的警钟。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禁止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违者将受到相应处罚。实施偷拍轻则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以及民事处罚,重则涉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民法典对保护公民隐私权也有明确规定。经营者对经营场所内的客户个人信息安全、人身安全以及隐私权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因此,如果民宿、酒店经营者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偷拍行为,就要承担相应责任。此外,如果以影响业务开展为由,对隐秘摄像头发现者进行恐吓围殴,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进一步激化矛盾,造成更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应该看到,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摄像头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不管是出于窥探他人隐私的阴暗心理,还是企图以偷拍的视频牟利,这种在民宿、酒店等场所私装摄像头的行为,都严重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偷拍现象为何频频发生、屡禁不绝?一方面,偷拍行为往往人机分离,证据固定难度大,难以追踪到偷拍者;同时,偷拍行为往往涉及偷拍器材的生产、销售、使用及偷拍内容的传播等多个环节,相关部门难以实现全覆盖监管。另一方面,针对偷拍行为,大多数时候只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惩罚力度不足,违法成本较低。在一些网络购物平台上,用户只需花几百元钱就能买到微型摄像头,偷拍器材比以往更容易获取,这也是偷拍行为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此,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凝聚合力、齐抓共管,才能有效遏制摄像头偷拍黑产生存空间,守护好个人信息安全。民宿、酒店等经营者要增强法治意识,认识到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加强自律,将防偷拍列入服务规范,提升安保措施,加强对房间的检查和管理,确保无偷拍摄像头等侵犯隐私的设备存在,切实维护房客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强化设施设备检查,对存在私装摄像头偷拍他人隐私行为的酒店、民宿加大惩治力度,以严查、严管、重罚倒逼经营者加大投入,保护好房客的隐私。同时,也要严厉打击偷拍这一地下产业链,进一步压缩其生存空间。整治偷拍乱象,还必须管住源头。相关企业要严格落实国家关于窃听窃照器材生产、销售的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更好地把控网络平台交易行为。此外,我们每个人也要增强隐私保护意识,入住民宿、酒店或使用公共设施前,要仔细检查可能隐藏摄像头的地方。一旦遭遇偷拍要及时报警,勇于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