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身影
8 4/8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詹晓强:让旅客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安心
· 田用军:高墙内打开心灵枷锁播撒希望种子
· 陈海洲:渔民身边的好法官

陈海洲:渔民身边的好法官

( 2024-09-2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身影
  陈海洲(左一)在“外海船东面对面”活动中为“船老大”解答法律问题。 奉化区人民法院供图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胡宇昕
  
  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港北侧,数座滨海渔村纵横交错,这里依山傍海、物产丰富,山间的农田瓜果飘香,繁忙的工业园区井然有序,素有“中国第一渔村”的莼湖街道桐照村便坐落于此。
  截至2024年,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法院莼湖法庭庭长陈海洲已经在这片土地深耕了5年之久,他所在的莼湖法庭,带着法治初心和使命,奔走在山的那头、海的那边。
发挥“两庭”叠加优势
  陈海洲初到莼湖法庭是2019年。那时的莼湖只是一个背山面海中间田的沿海城镇,虽物产丰富,但经济水平、发展定位并不突出。渔民们长期出海作业,与风高浪急的自然环境搏斗,形成了淳朴却略带“剽悍”的性格特点。“你是法官又怎样,我谁都不服,船老大让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叫我们村主任来,不然我不回答你的问题……”
  在与渔民的接触中,陈海洲慢慢发现,他们虽然法治意识不强,但有着非常朴素的思维,乡贤、船老大、“江湖道义”在他们心中占有很高的分量。莼湖街道目前有渔船900多艘,涉及渔业从业者7000余人,围绕着辖区全长31公里的海岸线开展作业。根植于这样的地域特点,莼湖法庭创设了“渔家法庭”特色品牌,深度挖掘共享法庭、道德庭“两庭融合”叠加优势,筛选公道正派、威望较高、热心公益的老党员、船老大、行业专家等协助“两庭”运行。
  转眼到了休渔季,渔民们虽不出海却也总是围绕着渔船生活。为增强渔民、船老大的法治意识,陈海洲带领着莼湖法庭的干警们,一同来到桐照村,开展“外海船东面对面”普法活动。在船老大的组织下,几十名渔民一起观看了四明“云法庭”的普法节目,并为他们提供了欠薪、工伤、借贷等常见问题的法律咨询。同时,针对渔民之间借贷高发、争议较大等情况,莼湖法庭特别制作了规范、易懂的借条模板,当场分发渔区群众。针对部分渔民进行渔货买卖时不签订合同,仅通过线上沟通便发货,最终大量货款无法收回的情况,莼湖法庭干警为渔民们讲解了民法典中的有关知识,并发放《渔货交易清单》等规范性模板,帮助他们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服务当事人切中实际
  “陈法官谢谢你,多亏了你,我不用拖着一身伤病跑去宁波高新区提交工伤申请。”来自贵州的务工人员小杨对陈海洲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2021年9月,小杨在渔船上作业时意外受伤,由于案件纠纷发生在外海渔船上,应当由宁波海事法院管辖,但彼时的小杨尚未痊愈,下地都困难。为了帮助他早日拿到赔偿,陈海洲来到小杨家中,依托莼湖法庭与宁波海事法院建立的涉海事纠纷“点对点”协作机制,帮助小杨完成跨域申请司法确认,不仅帮他省下4小时的往返路程,小杨还能在开渔期赶上下次出海作业。
  近年来,莼湖法庭坚持和发展“海上枫桥经验”,会同党委政府、宁波海事法院健全涉渔纠纷多元化解“桐照模式”,推动莼湖街道党工委出台《关于人民法庭与矛调中心融合共建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方案》,参与以莼湖街道社会治理中心为主渠道的一站式解纷平台。3年来就地调处村民纠纷234件,其中重大疑难复杂61件,涉及金额2072.39万元。
  临近开渔,针对涉渔纠纷高发的实际情况,2024年8月,奉化法院与宁波海事法院联合制发司法建议,从加强渔区基层治理、加大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优化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为渔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激励措施和健全的保障体系。
  “辛苦你们,周末还为了我们加班工作,真是不知道如何感谢才好……”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家住栖凤码头的当事人王某因偏瘫常年卧床不起。陈海洲在征得原告同意下将法庭“搬”到王某家中,以巡回法庭的方式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天色渐暗,辛苦工作一天的人们都已回家吃饭,万家灯火点亮。坐落在居民区的莼湖法庭却依然繁忙。
  在一起金融借款纠纷中,被告小张从事渔货接驳工作,难以在白天工作时间前往法庭应诉,莼湖法庭特别开启“夜间法庭”,促成当事人顺利调解。
  这些小案件是莼湖法庭一项特别机制的缩影。为便利当事人参与诉讼,莼湖法庭创新设立了“周末法庭”“晚间法庭”“午间法庭”三间法庭,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在线申请预约的方式,在不影响生产生活的同时参与诉讼。5年来,莼湖法庭已通过“三间法庭”提供便民服务80余次。
借力法治带头人力量
  近年来,随着人民法院深度参与社会治理,人民法庭作为法院的“前哨站”,工作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的新变化也最先传导到人民法庭。
  “我们莼湖街道有个章胡村,是曾经的麻烦村、问题村如今成为了浙江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这样的成果是以前老百姓们想都不敢想的!”陈海洲介绍。章胡村曾是莼湖有名的“麻烦村”“多事村”,在新农村建设中邻里纠纷、干群矛盾比较突出。为此,村里成立“道德庭”,处理解决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曾经的“问题村”从此洗尽纤尘,一路逆袭并获评浙江省民主法治村。
  2017年以来,奉化区深入开展“两庭共治”工作,通过成立“道德庭”、共享法庭,挖掘村内具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作为“法治带头人”,共同参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同时,在村委会设置专用场所,突出村规民约和道德说理双重作用及仪式感,让当事人产生敬畏之心。现如今,奉化区已配备“道德庭”成员1585名、共享法庭庭务主任397名,建成章胡、袁岙等7个示范道德庭,成为奉化平安建设的一大特色品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