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法普法
|
|
□ 本报记者 黄辉 白露时节,晨雾袅袅,秋风阵阵。 走进江西省婺源县秋口镇李坑村,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画卷跃然眼前,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观赏。 然而,李坑村曾因村民堵路、拉客宰客、纠纷不断而被贴上“乱”的标签。2017年,李坑景区在游客的不满与叹息声中全面关停整治。 婺源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乡,浸透理学思想的《朱子家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为破解“李坑之乱”,李坑村从千年古训中汲取智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巧妙融合,把《朱子家训》与自治、法治、德治结合起来,通过“立家训、晒家风、家训挂厅堂”等乡村治理活动,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李坑村也实现了从“乱”到“治”的华丽蝶变。 李坑村中心位置,有一座飞檐翘角的申明亭,它是古代用以张贴榜文、“申明教化”而建的亭子。而今,申明亭摇身一变,成为李坑村村民议事的场所,该村的村规民约就张贴在亭子入口处最醒目的地方。 2019年,李坑村村“两委”牵头,通过村民自治,选举出村民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针对陈规陋习,村民理事会制定了22条村规民约,从河流管理、农民建房到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等,事无巨细,每一条都切中要害,并实行“红黑榜”公示。 譬如,关于“门前三包”,规定每个家庭或商户不得在门前堆放有碍观瞻的杂物,对拒不整改人员“黑榜”公示一次;关于犬只管理,规定养犬户必须定期注射疫苗,实行圈养、拴养,违反者“黑榜”公示一次。 “黑榜”公示两次以上人员,就从景区运营方每年分配给其的旅游资源费中按比例扣除。这么一来,大家都不敢违反村规民约了。 村民李志坚就因为在河里洗了一次拖把,登上了申明亭的“黑榜”,此后不久,他因捡到游客手机“完璧归赵”,转身又上了“红榜”。 李坑村“法律明白人”、村民理事会会长李章文介绍说,村规民约出台后,村民们互相监督、相互提醒,不文明现象大大减少,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勤俭为本,忠厚传家”……在李坑村法治文化广场,每家每户在墙上晒出自家的“微家训”,上面写着户主姓名和家训内容,成为又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 为巩固村庄治理成效,李坑村开展“立家训、晒家风、家训挂厅堂”活动,确保做到“自主立训、一起制作、统一挂晒”,让每家每户都有家规家训并接受群众监督,形成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并涌现出“最美家庭”“文明标兵”等八类十六户先锋模范,成为村民身边的好榜样和“活教材”。 同时,李坑村积极创建“四个一”工程(一个村史馆、一片“法律明白林”、一座法治文化广场、一堂德法讲堂),打造自治文化长廊和德治文化长廊,用“自治+法治+德治”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 如今,“李坑之乱”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无发案、无犯罪、无赌毒、无越级访的“四无”示范村。2023年,李坑村接待游客72万余人次,旅游收益达2600万元,呈现出一幅“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
江西婺源县李坑村将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治理
|
实现由“乱”到“治”的华丽蝶变
|
|
|
|
( 2024-09-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守法普法 |
|
□ 本报记者 黄辉 白露时节,晨雾袅袅,秋风阵阵。 走进江西省婺源县秋口镇李坑村,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画卷跃然眼前,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观赏。 然而,李坑村曾因村民堵路、拉客宰客、纠纷不断而被贴上“乱”的标签。2017年,李坑景区在游客的不满与叹息声中全面关停整治。 婺源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乡,浸透理学思想的《朱子家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为破解“李坑之乱”,李坑村从千年古训中汲取智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巧妙融合,把《朱子家训》与自治、法治、德治结合起来,通过“立家训、晒家风、家训挂厅堂”等乡村治理活动,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李坑村也实现了从“乱”到“治”的华丽蝶变。 李坑村中心位置,有一座飞檐翘角的申明亭,它是古代用以张贴榜文、“申明教化”而建的亭子。而今,申明亭摇身一变,成为李坑村村民议事的场所,该村的村规民约就张贴在亭子入口处最醒目的地方。 2019年,李坑村村“两委”牵头,通过村民自治,选举出村民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针对陈规陋习,村民理事会制定了22条村规民约,从河流管理、农民建房到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等,事无巨细,每一条都切中要害,并实行“红黑榜”公示。 譬如,关于“门前三包”,规定每个家庭或商户不得在门前堆放有碍观瞻的杂物,对拒不整改人员“黑榜”公示一次;关于犬只管理,规定养犬户必须定期注射疫苗,实行圈养、拴养,违反者“黑榜”公示一次。 “黑榜”公示两次以上人员,就从景区运营方每年分配给其的旅游资源费中按比例扣除。这么一来,大家都不敢违反村规民约了。 村民李志坚就因为在河里洗了一次拖把,登上了申明亭的“黑榜”,此后不久,他因捡到游客手机“完璧归赵”,转身又上了“红榜”。 李坑村“法律明白人”、村民理事会会长李章文介绍说,村规民约出台后,村民们互相监督、相互提醒,不文明现象大大减少,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勤俭为本,忠厚传家”……在李坑村法治文化广场,每家每户在墙上晒出自家的“微家训”,上面写着户主姓名和家训内容,成为又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 为巩固村庄治理成效,李坑村开展“立家训、晒家风、家训挂厅堂”活动,确保做到“自主立训、一起制作、统一挂晒”,让每家每户都有家规家训并接受群众监督,形成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并涌现出“最美家庭”“文明标兵”等八类十六户先锋模范,成为村民身边的好榜样和“活教材”。 同时,李坑村积极创建“四个一”工程(一个村史馆、一片“法律明白林”、一座法治文化广场、一堂德法讲堂),打造自治文化长廊和德治文化长廊,用“自治+法治+德治”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 如今,“李坑之乱”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无发案、无犯罪、无赌毒、无越级访的“四无”示范村。2023年,李坑村接待游客72万余人次,旅游收益达2600万元,呈现出一幅“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