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中非将进一步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 五个“首次”更好保障流动儿童合法权益
· 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
会议召开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
· 专项行动查处涉网案件1.66万件
· 暑期共1.1亿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
· “三线并进”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实现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双促进”
· 哈尔滨民主法庭打造乡村解纷“新样板”
· 秦皇岛海港检察加强队伍建设

“三线并进”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
韶关武江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

( 2024-09-0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章宁旦
  
  建强综治中心“主干线”,做实解纷枢纽平台;构筑纵深服务“延伸线”,力求解纷触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发散多元共治“放射线”,盘活社会力量参与解纷……在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三线并进”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焕发新动能,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最优解”。
  武江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以来,该区以“1+6+N”(综治中心+综合网格、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粤平安”云平台+其他综治和社会力量)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路径,“三线并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建强综治中心“主干线”
  武江区劳资纠纷时有发生,为减少纠纷成讼,基层综治中心与区法院联合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将适宜调解的案件分流至相关职能部门化解。今年以来,法院联合各综治中心共受理诉前调解案件1311件,调解成功1310件,调解成功率99.92%。
  武江区委政法委综治工作室主任梁莹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今年以来,该区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基础上,全面推进基层综治中心提档升级,不断丰富中心内涵,拓展“一站式”服务效能,做强解纷枢纽平台。
  “建设网上巡回法庭、打造‘粤心安·善美心房’社会心理服务品牌、探索建立‘善美小武调处联络站’等举措,是今年以来我区基层综治中心提档升级的重要内容。”梁莹表示,目前该区7个镇街综治中心均完成提档升级,全区已设立巡回法庭6个,“善美小武调处室”7个,社会心理服务室96间。
  据介绍,网上巡回法庭集在线诉讼、调解、巡回审判、法治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粤心安·善美心房”公益心理服务室在尽早发现问题、预防矛盾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善美小武调处室”由业务能力强的检察官和律师入驻,无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参与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
构筑纵深服务“延伸线”
  家住在武江区新华街道的胡先生,根据家附近“百米服务圈”公示牌上的指引信息,找到矛盾纠纷受理点,反映困扰他许久的池塘臭水问题。调解员受理后,邀请矛盾双方和区城管局开展调解。最终池塘主人同意填埋池塘,城管局负责铺设低洼路面和排水设施。
  据新华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介绍,“百米服务圈”以村小组或城市小区为单位,每百米范围设一个纠纷受理点,以“四有”(有两名调解员,有一块公示牌,有一个职能版面,有一本矛盾纠纷受理化解台账)为标准,让调解服务更贴近群众。
  武江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构建立体化多元调解格局,该区探索建设“横+纵”“点+面”调解网格。
  据介绍,“横”是指拓展“法院+N”解纷模式,由区法院与韶关仲裁委、市律师协会、区工会、区工商联等多个单位签订合作备忘录,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道路交通、劳动争议等专门调解场所。“纵”是指以法院为主体,纵向延伸至镇街、村居,采取“法庭+综治办+人民调解员+村(居)干部”模式,建立联动联调工作机制,将矛盾调解整合到综治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一体化运行。
  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说,“点”是指强化专业调解组织建设,设立知识产权、医患纠纷、中小企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和产业园区“共享法庭”。此外,结合“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模式,首创人民调解“百米服务圈”,以综合网格为框架,编织一个庞大而细化的调解网络,覆盖至每一个自然村及社区。“面”是指建立诉前解纷分流机制,对提起诉讼的案件,通过诉前评估、预立案登记、诉前调解等规程,强化矛盾纠纷案件繁简分流,实现简单案件通过综治中心化解,疑难案件由审判机关裁决。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武江区调解矛盾纠纷1985件,成功化解1931件,化解率为97.27%。
发散多元共治“放射线”
  2006年,重阳镇万侯村A、B两个村小组共同将涉案土地租赁给养殖公司。2015年,C村小组主张涉案土地归其所有,原租赁合同无效。涉案各方各执一词,加之涉案土地因多年经营发展导致地形地貌完全改变,无法确认地块四至范围及面积,当地矛盾调处工作陷入困境,相关争议悬而未决。
  重阳镇综治中心介入后,在组织相关各部门参与矛盾化解的同时,运用现代科技测绘手段明确争议土地面积、四至范围。调解还同时邀请民间组织“和事佬”协会参与,“和事佬”利用乡言乡情拉近了三个小组村民之间的距离,缓和了紧张气氛,为当事各方和解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经多方合力,这起历时多年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武江区方言复杂,有粤语、客家话、连滩话、瑶族勉语等语言,在乡村矛盾调处工作中,乡言乡情可谓拉近群众距离的“法宝”。为盘活乡言乡情资源,武江区各乡镇探索成立乡贤理事会,协助纠纷化解。如重阳镇、江湾镇推行的“和事佬”理事协会和平安共治协会,为群众自治与多元解纷增添了新活力。
  群众自治是武江区矛盾化解“五治”融合格局的组成部分。据介绍,“五治”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引领释放“党组能量”,探索构建“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的“网格管家式”管理模式。“自治”释放“群众能量”,各村(社区)建成“红袖章”治安联防组织,支持群众成立个人调解工作室,鼓励社会群体等N种力量参与解纷。以“法治”释放“法律能量”,建成覆盖区、镇街、村居的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就近为群众提供律师咨询、法律援助、调解等服务。以“德治”释放“教化能量”,开展“平安家庭”“武江好人”“优秀村规民约”等评选活动,全面弘扬公序良俗。以“智治”释放“云平台能量”,借助“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将群众诉求分类分层分级精准上报处理。今年上半年,共上报处置网格事件11483件,办结11283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