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曹长青 蒋晓元 “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7月12日,北京游客李先生一边领略桂林风光,一边品味古诗意蕴。甲天下的山水是大自然赐予桂林的瑰宝,良好法治环境则是桂林人矢志奋斗的成果。 情系山水间,爱洒法治路。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法学会践行初心使命,以“弘扬法治精神、服务法治实践”为主线,壮大会员队伍并搭建平台组织会员参与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法治实践活动,在建设法治桂林、平安桂林中担当前行、积极有为。 普法宣传有声有色 “高铁动车跑得快,瑶乡群众个个爱;知法守法护好路,大路通畅幸福来……”5月21日,桂林市2024年“5·26我爱路 平安铁路 你我共护”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启动,普法山歌唱进了瑶乡群众心里。 学法知法是守法护法之基,桂林市法学会把提升普法质量作为助力法治桂林建设实践的重要抓手,以基层法治需求为导向,将“双百”法治宣讲、“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纳入年度工作和平安建设考评,与政法工作一起部署、推进和考核。同时牵头组织市司法局、团市委等单位制定方案,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普法格局,强力推进拓展普法惠及面。 以新聚心,以实求效。桂林市法学会研究把握受众特点,创新普法提升质效。普法对象求“准”,重点突出青少年、景区群众等群体,推荐法学会会员中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担任法治副校长,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升法治讲座质量,并指导阳朔县法学会在西街、遇龙河等地设立法律服务站,为游客提供公益服务。普法方式求“新”,结合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等工作,将保护漓江的地方性法规编入“八五”普法丛书,抓实“法律七进”,推动依法保护漓江家喻户晓。 此外,桂林市法学会还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支持会员担任“法律明白人”并参与培训,为法治桂林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合力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助力治理有招有法 6月7日清晨,桂林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成员韦肖早早来到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法律工作站,开始了一天面对面解纷促和工作。自2021年以来,她参与处理纠纷45起,成功调处42起,指导订立合同5份。 韦肖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桂林市法学会着眼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立足法律“小切口”,发挥优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实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 矛盾纠纷无时不有,小则影响群众心情,大则破坏社会和谐。桂林市法学会把推动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常态化工作,2021年以来,会同市委政法委试点开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市级层面已建立起包括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和综合类共5个首席专家库,共计60名法律专家。同时,确定“首席”服务清单、专家委员会职责和运行模式,让他们在化解矛盾纠纷中担当重任。 悠悠漓江水既是桂林的母亲河,更是全人类的财富,其生态治理保护一直是桂林的重头戏。桂林市法学会紧跟市委、市政府步伐,围绕依法推进漓江流域治理,组织实地调研,为健全完善漓江流域法治体系建设而努力。10多年来,漓江流域保护地方性法规体系基本建成,为保护漓江生态筑牢法治屏障,推动乱建、乱挖、乱养、乱经营、环境脏等问题被纳入法治框架严格治理。 破解疑难有情有力 桂林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李斌化解一件时间跨度近30年的信访积案,并得到信访人肯定;阳朔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夏兆海破解欠缴税费、竣工验收等难题,为200余名业主解决买房无证问题…… 信访积案化解难度大,处理不好容易激化矛盾,影响社会和谐安宁。桂林市法学会以人民为中心,迎难而上,把化解信访积案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自治区、市、县三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成员为主力军,以法学会会员为排头兵,聚力集智攻坚克难。 桂林市法学会出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试行)》和工作方案,联动市信访局统筹协调,按照“一件案件、一名首席专家成员、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措施,明确包案领导、首席专家成员、包案法学会会员及其职责,以专业化、法治化方式有效推动信访案件化解工作。 重心下移,高效化解。桂林市法学会还利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覆盖全市的优势,聚焦思想教育、源头预防等前移关口,把沟通交流、释疑解惑放在处理疑难案件的各环节,让信访人了解政策法规,消除对立情绪。同时,坚持情理法并用,一案一策打好政策牌、感情牌、救助牌,让“骨头案”“钉子案”案结事了。 漓江在时光中欢快流淌,桂林在岁月里愈发美丽。桂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周卉介绍,桂林市法学会将把“为群众办法治实事、为企业解法律难题,服务党委政府、服务政法工作、服务社会治理”落实得更有质量,为法治桂林建设贡献力量,为奇山秀水增添法治亮色。
|
|
为奇山秀水增添法治亮色
|
桂林市法学会在平安建设中担当有为
|
|
|
( 2024-08-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曹长青 蒋晓元 “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7月12日,北京游客李先生一边领略桂林风光,一边品味古诗意蕴。甲天下的山水是大自然赐予桂林的瑰宝,良好法治环境则是桂林人矢志奋斗的成果。 情系山水间,爱洒法治路。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法学会践行初心使命,以“弘扬法治精神、服务法治实践”为主线,壮大会员队伍并搭建平台组织会员参与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法治实践活动,在建设法治桂林、平安桂林中担当前行、积极有为。 普法宣传有声有色 “高铁动车跑得快,瑶乡群众个个爱;知法守法护好路,大路通畅幸福来……”5月21日,桂林市2024年“5·26我爱路 平安铁路 你我共护”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启动,普法山歌唱进了瑶乡群众心里。 学法知法是守法护法之基,桂林市法学会把提升普法质量作为助力法治桂林建设实践的重要抓手,以基层法治需求为导向,将“双百”法治宣讲、“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纳入年度工作和平安建设考评,与政法工作一起部署、推进和考核。同时牵头组织市司法局、团市委等单位制定方案,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普法格局,强力推进拓展普法惠及面。 以新聚心,以实求效。桂林市法学会研究把握受众特点,创新普法提升质效。普法对象求“准”,重点突出青少年、景区群众等群体,推荐法学会会员中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担任法治副校长,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升法治讲座质量,并指导阳朔县法学会在西街、遇龙河等地设立法律服务站,为游客提供公益服务。普法方式求“新”,结合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等工作,将保护漓江的地方性法规编入“八五”普法丛书,抓实“法律七进”,推动依法保护漓江家喻户晓。 此外,桂林市法学会还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支持会员担任“法律明白人”并参与培训,为法治桂林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合力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助力治理有招有法 6月7日清晨,桂林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成员韦肖早早来到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法律工作站,开始了一天面对面解纷促和工作。自2021年以来,她参与处理纠纷45起,成功调处42起,指导订立合同5份。 韦肖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桂林市法学会着眼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立足法律“小切口”,发挥优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实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 矛盾纠纷无时不有,小则影响群众心情,大则破坏社会和谐。桂林市法学会把推动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常态化工作,2021年以来,会同市委政法委试点开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市级层面已建立起包括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和综合类共5个首席专家库,共计60名法律专家。同时,确定“首席”服务清单、专家委员会职责和运行模式,让他们在化解矛盾纠纷中担当重任。 悠悠漓江水既是桂林的母亲河,更是全人类的财富,其生态治理保护一直是桂林的重头戏。桂林市法学会紧跟市委、市政府步伐,围绕依法推进漓江流域治理,组织实地调研,为健全完善漓江流域法治体系建设而努力。10多年来,漓江流域保护地方性法规体系基本建成,为保护漓江生态筑牢法治屏障,推动乱建、乱挖、乱养、乱经营、环境脏等问题被纳入法治框架严格治理。 破解疑难有情有力 桂林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李斌化解一件时间跨度近30年的信访积案,并得到信访人肯定;阳朔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夏兆海破解欠缴税费、竣工验收等难题,为200余名业主解决买房无证问题…… 信访积案化解难度大,处理不好容易激化矛盾,影响社会和谐安宁。桂林市法学会以人民为中心,迎难而上,把化解信访积案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自治区、市、县三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成员为主力军,以法学会会员为排头兵,聚力集智攻坚克难。 桂林市法学会出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试行)》和工作方案,联动市信访局统筹协调,按照“一件案件、一名首席专家成员、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措施,明确包案领导、首席专家成员、包案法学会会员及其职责,以专业化、法治化方式有效推动信访案件化解工作。 重心下移,高效化解。桂林市法学会还利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覆盖全市的优势,聚焦思想教育、源头预防等前移关口,把沟通交流、释疑解惑放在处理疑难案件的各环节,让信访人了解政策法规,消除对立情绪。同时,坚持情理法并用,一案一策打好政策牌、感情牌、救助牌,让“骨头案”“钉子案”案结事了。 漓江在时光中欢快流淌,桂林在岁月里愈发美丽。桂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周卉介绍,桂林市法学会将把“为群众办法治实事、为企业解法律难题,服务党委政府、服务政法工作、服务社会治理”落实得更有质量,为法治桂林建设贡献力量,为奇山秀水增添法治亮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