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
□ 本报记者 张红兵 赵晨熙 邹星宇 红寺堡区,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是承接宁夏东西南北的地理中心。几十年前,红寺堡曾是生态十分脆弱、荒漠化异常严重的荒凉之地。随着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工程的实施,这里经历了“沙丘起高楼,荒漠变绿洲”的经济腾飞和生态嬗变,荒漠戈壁上建成一座生态新城,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今日的“金沙滩”。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塞上江南写新篇”采访活动来到了红寺堡区。 “红寺堡自古以来一直上演着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团结故事。”红寺堡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局长海正祥讲起红寺堡的历史如数家珍,“远在秦朝,大将蒙恬率10万大军在这里修筑长城、向北巡逻、安置降将。可以说,蒙恬是中国历史上开发红寺堡的第一人。” 红寺堡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带。海正祥总结说:“历史证明,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通过生态移民、开发建设,如今的红寺堡经济腾飞,环境优美,城乡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谈到红寺堡的变化,海正祥语调铿锵有力。 为彻底解决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于1995年开始实施“扶贫扬黄灌溉工程”。该工程预计投资30亿元,用6年时间,搬迁100万人口,开发200万亩土地,故也称为“1236工程”。1995年,自治区人大把工程项目提交到全国人大,同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并列入国家“九五计划”,红寺堡就是这一工程的主战场。 地处毛乌素沙漠前缘的红寺堡,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但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因此沙丘纵横,是远近闻名的不毛之地。但建设开发的号角一经吹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机关到百姓群众,全都意气风发全身心投入到创业开拓的征程中。从1998年开始,黄河水流进了这片干涸的土地, 1999年红寺堡主战场的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年底第一批移民离开故土,来到了新家园。23万群众怀着“挪出穷窝、换掉穷业、拔掉穷根、改变穷貌”的梦想,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贫瘠、水资源短缺”的贫困山区搬出来,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生态扶贫集中安置区。 经过10年的实践,2009年国务院批准红寺堡区成立,至此红寺堡开始了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发展之路。 在红寺堡城北,一道10万亩的生态屏障巍然挺立,顽强地阻挡着来自北面的风沙侵蚀。记者站在高处眺望,郁郁葱葱的林带莽莽苍苍一望无边,松树、槐树、杨树等常见绿植铺天盖地,水光潋滟,鸟儿翔集。 在红寺堡区弘德村,一条条村道宽阔洁净,一排排民居井然有序。经过多年发展,弘德村依托劳务输出、“飞地”养殖、土地流转、乡村旅游四大特色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在回族村民刘克瑞家院子大门上挂着“‘六个先锋’示范户”的标牌,大红的颜色分外夺目。记者走进宽敞干净的院子,客厅、卧室、厨房都比较宽阔,对面还有文明会客室和飘着香气的茶室。 2012年,刘克瑞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西海固来到了红寺堡区弘德村,实现了异地安家、异地就业。“搬迁后,生活越来越好,更好生活还在后头。”刘克瑞说,这两年,村里家家都通了污水管网,厕所里都铺上了瓷砖,厨房也不烧煤了。户户门前房后都有花园和果园,村子里增添了足球场、篮球场和健身设施,还新建了农贸市场,村民们的生活愈来愈惬意了。 谈到未来的发展,弘德村党支部书记任军信心十足。村里将着力于养殖合作社,鼓励全村的养殖户都加入合作社,实现共同富裕;要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弘德村旅游观光打卡;要继续建设扶贫车间,让更多的老人和妇女就近就业,提高收入;还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让更多的企业进驻弘德产业园区,通过发展产业园区,让农民变工人,短期工变长期工,每个人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
|
吴忠红寺堡生态移民:好生活还在后头
|
|
|
|
( 2024-08-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
□ 本报记者 张红兵 赵晨熙 邹星宇 红寺堡区,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是承接宁夏东西南北的地理中心。几十年前,红寺堡曾是生态十分脆弱、荒漠化异常严重的荒凉之地。随着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工程的实施,这里经历了“沙丘起高楼,荒漠变绿洲”的经济腾飞和生态嬗变,荒漠戈壁上建成一座生态新城,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今日的“金沙滩”。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塞上江南写新篇”采访活动来到了红寺堡区。 “红寺堡自古以来一直上演着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团结故事。”红寺堡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局长海正祥讲起红寺堡的历史如数家珍,“远在秦朝,大将蒙恬率10万大军在这里修筑长城、向北巡逻、安置降将。可以说,蒙恬是中国历史上开发红寺堡的第一人。” 红寺堡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带。海正祥总结说:“历史证明,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通过生态移民、开发建设,如今的红寺堡经济腾飞,环境优美,城乡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谈到红寺堡的变化,海正祥语调铿锵有力。 为彻底解决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于1995年开始实施“扶贫扬黄灌溉工程”。该工程预计投资30亿元,用6年时间,搬迁100万人口,开发200万亩土地,故也称为“1236工程”。1995年,自治区人大把工程项目提交到全国人大,同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并列入国家“九五计划”,红寺堡就是这一工程的主战场。 地处毛乌素沙漠前缘的红寺堡,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但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因此沙丘纵横,是远近闻名的不毛之地。但建设开发的号角一经吹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机关到百姓群众,全都意气风发全身心投入到创业开拓的征程中。从1998年开始,黄河水流进了这片干涸的土地, 1999年红寺堡主战场的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年底第一批移民离开故土,来到了新家园。23万群众怀着“挪出穷窝、换掉穷业、拔掉穷根、改变穷貌”的梦想,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贫瘠、水资源短缺”的贫困山区搬出来,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生态扶贫集中安置区。 经过10年的实践,2009年国务院批准红寺堡区成立,至此红寺堡开始了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发展之路。 在红寺堡城北,一道10万亩的生态屏障巍然挺立,顽强地阻挡着来自北面的风沙侵蚀。记者站在高处眺望,郁郁葱葱的林带莽莽苍苍一望无边,松树、槐树、杨树等常见绿植铺天盖地,水光潋滟,鸟儿翔集。 在红寺堡区弘德村,一条条村道宽阔洁净,一排排民居井然有序。经过多年发展,弘德村依托劳务输出、“飞地”养殖、土地流转、乡村旅游四大特色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在回族村民刘克瑞家院子大门上挂着“‘六个先锋’示范户”的标牌,大红的颜色分外夺目。记者走进宽敞干净的院子,客厅、卧室、厨房都比较宽阔,对面还有文明会客室和飘着香气的茶室。 2012年,刘克瑞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西海固来到了红寺堡区弘德村,实现了异地安家、异地就业。“搬迁后,生活越来越好,更好生活还在后头。”刘克瑞说,这两年,村里家家都通了污水管网,厕所里都铺上了瓷砖,厨房也不烧煤了。户户门前房后都有花园和果园,村子里增添了足球场、篮球场和健身设施,还新建了农贸市场,村民们的生活愈来愈惬意了。 谈到未来的发展,弘德村党支部书记任军信心十足。村里将着力于养殖合作社,鼓励全村的养殖户都加入合作社,实现共同富裕;要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弘德村旅游观光打卡;要继续建设扶贫车间,让更多的老人和妇女就近就业,提高收入;还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让更多的企业进驻弘德产业园区,通过发展产业园区,让农民变工人,短期工变长期工,每个人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