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学院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为提升法学教育的实践意识而不懈探索
· 坚持依法能动履职 强化司法支撑服务
奋力打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 第七届中国宪法学青年论坛举行
· “人工智能治理的中意对话”主题研讨会举行
· 山东政法学院思政课
“新质”课堂研究中心成立
· 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新闻传播学院
揭牌仪式举行
为提升法学教育的实践意识而不懈探索

( 2024-07-31 ) 稿件来源:法治日报 法学院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谋划和部署改革,书写了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时代新篇,是巩固发展“两大奇迹”的主动抉择和战略之举。
  《法治日报》理论版特别邀请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对《决定》进行深层次解读,敬请读者关注。


  □ 周光权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为此,必须改变我国法学教育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减少其参加工作后的角色转换困难。
  近年来,清华大学法学院通过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思考中国问题的意识以及解决法律难题的能力。
  首先,清华大学法学院为每年新入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300多人开设了新生入学教育课程,这一做法已坚持了近二十载。老师们对于这门课程的授课非常投入,课前准备很充分,讲课内容丰富、生动,受到历届研究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肯定。这门课程已成为法学院人才培养的标志性教学成果。自2022年起,法学院为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将《法学专业强化课》纳入专业核心课。课程一直由各学科组老师和实务界专家开展系列讲座,一共15讲,增强了课程的体系化,同时确保授课内容的学术深度,重在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兴趣,逐步引导学生进入神圣的学术殿堂。授课内容涵盖学科前沿、实务热点、研究方法、文化浸润等多方面。该课程改革项目也得到了法律出版社和《中国法律评论》杂志社的大力支持,在授课进程中,有关授课的主要内容在《中国法律评论》微信公众号推送,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课程成果汇编成书,已在法律出版社出版两卷。
  其次,大力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国际仲裁法治人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探索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学生要打好根基,深入了解国际仲裁和争端解决的方法和做法。清华大学在2012年已经成立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IADS)全英文项目,已招生12届,参加项目学习的学生在完成各自学位教育所要求的学分和培养环节之外,须加修10门全英文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专业课程(课程学分将计入学生个人选修学分),每一届招生不超过30人。项目中的优秀学员将有机会前往境外顶尖律师事务所和相关仲裁机构实习以及获得赴境外优秀法学院深造的机会。通过这种训练,让学生系统学习国际商事仲裁、投资仲裁、投资法等内容,旨在培养未来能够参与国际仲裁和争端解决业务的能力,尤其注重就国际仲裁的技巧做基础性培训。例如,口头陈述、口头盘问证人等进行训练,就仲裁如何保障客户权益的实施策略和技巧等强化培训。又如,如何利用保全措施等法律手段,积极主动地保障客户权益并争取战略性优势。本项目特别聘请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担任项目主任,培养学生的技巧与实干。
  再次,与相关国际组织合作,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例如,2023年11月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清华大学“知识产权与创新政策”联合硕士项目备忘录签署仪式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姜培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学院院长谢里夫·萨阿达拉(Sherif Saadallah),在北京市有关领导的见证下,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清华大学法学院将负责具体落实这一联合硕士项目,面向全球招生。清华大学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立足清华强大的工科背景和领先的法学教育,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探索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助力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知识产权事业作出贡献。再如,2023年11月13日,清华大学法学院与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以下简称新仲)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新仲将接收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在新仲实习。双方将合作设计相关仲裁课程,开展联合培训项目,支持清华大学法学院国际仲裁人才培养。
  最后,通过举办、参与各种模拟法庭赛,提升学生的法律应用技巧。例如,清华大学法学院在2019年举办了国际仲裁模拟法庭邀请赛。又如,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的“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已连续举办21届,吸引社会各界对法学教育给予充分关注,并为即将步出校园踏入社会的青年学子提供了法律实务体验、熟悉实务工作的机会,同时借此活动,鼓励同学从不同方面学习,提高能力,加强经验,进而促使各校教师带动学生在校园内组织相关社团、设置相关课程,促进法律问题的思辨以及法庭辩论活动的研究与精进。2023年11月,经过40支赛队4天87场高强度模拟法庭实战,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代表队脱颖而出,分别荣获第21届“理律杯”赛的冠、亚军。20多年来,有4000多位法科学生参与了这项比赛,很多选手目前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成为中坚力量。此外,我们还派出学生参与很多国际赛事,让他们在高强度比赛中增长才干。例如,第十三届法兰克福投资仲裁模拟法庭比赛于2021年3月8日至19日举行,本届比赛共有46支队伍参与角逐,清华大学代表队继取得国内赛总冠军后,在国际赛中以总分710的高分位列全球积分排名第六位。又如,2022年3月28日至4月3日,第十九届Vis Eas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比赛(Willem C. Vis Ea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Moot),清华大学代表队成为中国唯一一支晋级全球八强的队伍。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未来,我们在全国法律界、法学界同仁的支持下,继续努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能够解决中国法律实务难题的优秀法律人才尽绵薄之力。
 

为提升法学教育的实践意识而不懈探索

( 2024-07-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