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人大视窗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推进系统性保护 开创非遗传承新局面
· 云南抢救记录非遗传承人精湛技艺
· “问政大考”直面问题
· “问”得精准“问”后监督

推进系统性保护 开创非遗传承新局面
全国人大常委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执法检查组在滇检查侧记

( 2024-07-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全国人大常委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执法检查组在云南楚雄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进行实地检查。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文/图

  7月8日至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凝率全国人大常委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执法检查组在云南省开展为期5天的执法检查。在滇期间,执法检查组采取实地检查、抽查等方式,深入楚雄、大理、丽江等地的博物馆、非遗馆、民俗馆、非遗工坊、研学基地,对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发展情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云南省积极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非遗保护与传承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在非遗资源调查、名录体系建立、传承与传播、合理利用等方面下功夫,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全省非遗整体性保护水平不断提高,非遗文创步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符号。
  千年彝绣,一绣千年。楚雄彝族服饰是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又一代的楚雄绣娘,一针一剪,赓续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一丝一线,传承着绵延不绝的传统技艺。
  7月9日,执法检查组一行来到楚雄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这里是全国首个彝绣产品交易中心。
  走进展示大厅,各种彝族服饰种类繁多。“在楚雄有这样一句话:彝族姑娘一天换一套衣服,一年365天可以不重样。”这里的工作人员说。除了服饰,展厅中还可以看到各种具有彝族风情的笔记本、手包、丝巾等,楚雄彝绣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
  “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楚雄发挥彝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优势,下足“绣花”功夫,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彝绣产业全面振兴,制定我国首个手工刺绣行业标准,创意研发系列彝绣文创产品,走出了一条非遗传承发展新路子,楚雄的彝绣产业跑出发展加速度,成为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不但实现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实现了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形成“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家家有绣娘”的发展格局。
  全州彝绣企业达13家,有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彝绣工作站13个,培育彝绣经营户538户,2023年实现彝绣产值达10亿元。全州5.7万名绣娘,人均年增收3570元,广大绣娘过上了“绣着花、带着娃、养着家,让妈妈留在家”的幸福生活。
  从一隅逐步进入市场,从小众走向大众视野,楚雄彝绣仅仅是个缩影。近年来,云南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非遗保护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开展非遗传承保护活动,一大批国家级、省级、州(市)级非遗工坊和一批非遗项目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地方乡村振兴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保护传承路径清晰
  在云南,非遗既是活着的文化传统,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7月10日,执法检查组一行来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甸南镇。这里有“雕得金龙腾空飞,刻出雄鸡报五更”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剑川木雕,见过的人都会被其鬼斧神工的技艺折服;还有已有5000年历史、力与美的完美结晶——剑川黑陶,用土与火的艺术诠释古老文明。
  在甸南镇,“剑川木雕”传承基地天艺园木雕博物馆与国家级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剑川白族土陶”传习所相邻,来这里观赏和体验木雕和黑陶制作的人络绎不绝。开办土陶传习所的董月畅和董志明父子俩,是剑川白族土陶制作技艺的县级、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儿子董志明是一名“80后”,是非遗传承中青年一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原先做了十多年木雕,如今同父亲一起,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黑陶从大瓮大缸的实用大件转向研发瓦猫、烤茶罐、烟灰缸等小件工艺品,黑陶产品深受广大客户喜爱,走出了一条“非遗+旅游研学”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透过剑川,大理州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路径清晰——“非遗项目—传承人—传习场所—文化生态区”层层递进,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2011年,大理被原文化部公布为全国第11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过多年建设,至2023年1月通过验收,大理州被授牌纳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云南省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活态的非遗,让现代生活更美好。加强区域性整体保护,是云南非遗工作的一大特色。据介绍,云南在全国较早提出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截至目前,云南省共有85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国14个省市共有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云南省、陕西省、江西省、青海省等四省皆有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数量并列全国第一。保护区的成功设立,有力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维护了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
非遗火了景区热了
  非遗很古老,非遗也很年轻。
  丽江是中国“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独具魅力的城市,是全国唯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3项世界遗产的地级市。
  7月12日,执法检查组一行来到丽江古城,对这里的珐琅银器非遗项目、历史文化展示馆、纳西古乐会、纳西人家等进行实地检查。
  已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最著名的城镇之一。这里除了有木楼青瓦、小桥流水的古镇建筑,还有鸡豆凉粉、丽江粑粑、三川火腿等非遗美食以及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承载着纳西族厚重历史和文化的东巴纸、纳西古乐等非遗项目。
  为做好非遗传承,丽江市在景区内融入纳西古乐、东巴象形文字、东巴造纸、丽江传统银器、纳西婚俗等众多非遗体验项目,对非遗项目进行“深加工”。同时,还将非遗融入演艺剧目,《纳西古乐》《丽江千古情》等剧目将白沙细乐、洞经音乐、纳西族棒棒会、彝族火把节、摩梭人成丁礼等非遗项目或元素融入。此外,还将非遗融入新业态,并探索线上线下传播新途径。
  如今,非遗火了,景区热了,游客非遗消费热情被点燃了。来丽江的游客不只是走马观花,很多人会专门安排观看一些非遗表演,参加非遗的体验和研学项目,还会来一次酣畅淋漓的非遗购物之旅,真正了解民俗底蕴以及云南文化。
  近年来,云南积极推进非遗与文旅融合发展,推出10条非遗线路,涵盖了省内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大量可体验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依托民族传统节日、节庆活动等,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让广大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实地了解丰富多彩的云南文旅资源,深切感受云南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