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视窗
|
|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一叠红纸、一把剪刀,伴随着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不多时,一件精美的剪纸艺术品便呈现眼前……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在山东开展。《法治日报》记者跟随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中的杨秀玲剪纸艺术馆时,菏泽市人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郓城剪纸”传承人杨秀玲正带领着10多名剪纸爱好者一起进行剪纸创作,一幅幅融入不同文化元素的剪纸作品,生动地描绘着沿黄九省(区)的黄河文化和地域景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千百年来,滋养着万物,孕育了蔚为壮观的黄河文化。坚持保护传承、交流互鉴,着力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高地,一直是山东省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的重点之一。 “我自小生活在黄河边,喝着黄河水,听着黄河的故事,看着黄河奔涌不息,我想留下黄河的魂。”出身剪纸世家的杨秀玲从小便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要将“母亲河”与家族剪纸技艺相结合,用剪纸作品展现黄河风采,传承黄河文化。 四川九曲黄河第一湾、甘肃大水车、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2022年,由杨秀玲历时4个多月创作完成的长12米、宽0.63米的剪纸作品《黄河情》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 考虑到黄河水势时而百转千回,时而汹涌澎湃,杨秀玲采取“阳剪”方式表现水流,“阴剪”方式表现两岸景观,使得画面主次分明,完美展现了黄河奔流的气势。不仅如此,蜿蜒万里的黄河沿岸,各地风土人情也跃然纸上——在黄河内蒙古段,两岸的骏马和蒙古包成为亮眼之处;在黄河宁夏段,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驼队成为点睛之笔;在黄河山东段,除了将泰山、孔子等元素体现到作品中,还涉及“孟母三迁”“孝道”等元素,尽显山东文化底蕴。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我心中始终对黄河有一种对母亲般的深情与眷恋,我想这也是所有中国人共通的情感。”杨秀玲认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人人有责,她自己也会继续通过剪纸技艺,不断展现黄河风采,传承黄河文化。 黄河保护法明确规定,加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加强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守护好黄河文化根脉,是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的心愿。 菏泽市是黄河流入齐鲁大地的第一市,黄河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也在这里传承。据统计,菏泽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2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12位。当地积极落实黄河保护法相关规定,推进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带动文旅相关产业发展。 在菏泽非遗传承馆内,记者看到了山东省非遗项目“曹县戏文纸扎”传承人赵曼丽带着100多名中小学生历时两个多月完成的大型作品《黄河谣》。 该作品以鲁西南地区口口相传的民间歌谣为载体,利用戏文纸扎、面塑、泥塑等非遗技艺与综合材料,再现了尧作成阳、舜渔雷泽、大禹治水等传说故事以及春耕、播种、运粮等生活场景。细看之下,不论是恢宏磅礴的场景,还是神态各异的人物,乃至场景中的一双绣花鞋、一束花朵,都惟妙惟肖。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想把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就要创新,这部作品就是一个大文化的呈现。”赵曼丽认为,通过这样的创作,既能让孩子们了解从古到今黄河岸边的人物和故事,与远古“对话”,又能让他们学习到非遗技艺,并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性、探索性,描绘他们心中的时代风貌,更好地继承发扬非遗项目传承和守护黄河文化。 “民谣打通了历史故事与现代艺术的情感共鸣,我们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黄河水滋养的精神财富,需要孩子们去感受、去创造、去继承、去发扬。”赵曼丽说。 除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外,山东省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还做了大量工作。 山东省黄河流域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0071处,为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山东省起草了《沿黄九省(区)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实施“黄河文物保护行动”。同时,加强重大片区文物保护和革命文物保护,开展持续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建立联合执法监管机制,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此外,通过颁布保护条例和管理办法,加强资源调查,不断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遗产保护,目前,沿黄9市历史建筑数量较2019年增加329处,29个村落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
|
“黄河水滋养的精神财富需要孩子们去感受去创造”
|
山东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高地
|
|
|
( 2024-07-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一叠红纸、一把剪刀,伴随着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不多时,一件精美的剪纸艺术品便呈现眼前……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在山东开展。《法治日报》记者跟随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中的杨秀玲剪纸艺术馆时,菏泽市人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郓城剪纸”传承人杨秀玲正带领着10多名剪纸爱好者一起进行剪纸创作,一幅幅融入不同文化元素的剪纸作品,生动地描绘着沿黄九省(区)的黄河文化和地域景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千百年来,滋养着万物,孕育了蔚为壮观的黄河文化。坚持保护传承、交流互鉴,着力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高地,一直是山东省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的重点之一。 “我自小生活在黄河边,喝着黄河水,听着黄河的故事,看着黄河奔涌不息,我想留下黄河的魂。”出身剪纸世家的杨秀玲从小便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要将“母亲河”与家族剪纸技艺相结合,用剪纸作品展现黄河风采,传承黄河文化。 四川九曲黄河第一湾、甘肃大水车、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2022年,由杨秀玲历时4个多月创作完成的长12米、宽0.63米的剪纸作品《黄河情》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 考虑到黄河水势时而百转千回,时而汹涌澎湃,杨秀玲采取“阳剪”方式表现水流,“阴剪”方式表现两岸景观,使得画面主次分明,完美展现了黄河奔流的气势。不仅如此,蜿蜒万里的黄河沿岸,各地风土人情也跃然纸上——在黄河内蒙古段,两岸的骏马和蒙古包成为亮眼之处;在黄河宁夏段,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驼队成为点睛之笔;在黄河山东段,除了将泰山、孔子等元素体现到作品中,还涉及“孟母三迁”“孝道”等元素,尽显山东文化底蕴。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我心中始终对黄河有一种对母亲般的深情与眷恋,我想这也是所有中国人共通的情感。”杨秀玲认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人人有责,她自己也会继续通过剪纸技艺,不断展现黄河风采,传承黄河文化。 黄河保护法明确规定,加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加强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守护好黄河文化根脉,是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的心愿。 菏泽市是黄河流入齐鲁大地的第一市,黄河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也在这里传承。据统计,菏泽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2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12位。当地积极落实黄河保护法相关规定,推进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带动文旅相关产业发展。 在菏泽非遗传承馆内,记者看到了山东省非遗项目“曹县戏文纸扎”传承人赵曼丽带着100多名中小学生历时两个多月完成的大型作品《黄河谣》。 该作品以鲁西南地区口口相传的民间歌谣为载体,利用戏文纸扎、面塑、泥塑等非遗技艺与综合材料,再现了尧作成阳、舜渔雷泽、大禹治水等传说故事以及春耕、播种、运粮等生活场景。细看之下,不论是恢宏磅礴的场景,还是神态各异的人物,乃至场景中的一双绣花鞋、一束花朵,都惟妙惟肖。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想把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就要创新,这部作品就是一个大文化的呈现。”赵曼丽认为,通过这样的创作,既能让孩子们了解从古到今黄河岸边的人物和故事,与远古“对话”,又能让他们学习到非遗技艺,并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性、探索性,描绘他们心中的时代风貌,更好地继承发扬非遗项目传承和守护黄河文化。 “民谣打通了历史故事与现代艺术的情感共鸣,我们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黄河水滋养的精神财富,需要孩子们去感受、去创造、去继承、去发扬。”赵曼丽说。 除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外,山东省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还做了大量工作。 山东省黄河流域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0071处,为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山东省起草了《沿黄九省(区)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实施“黄河文物保护行动”。同时,加强重大片区文物保护和革命文物保护,开展持续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建立联合执法监管机制,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此外,通过颁布保护条例和管理办法,加强资源调查,不断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遗产保护,目前,沿黄9市历史建筑数量较2019年增加329处,29个村落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