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邓铁军 曾芳 “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是检察机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有力举措。广西检察机关围绕民生民利,进一步拓宽救助渠道、加强联合救助、开展救助回访,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司法救助工作。2023年以来,广西检察机关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111件,救助刑事被害人3625人,发放救助金3885万元。 情系桑梓,为民解难。“广西检察机关持续深入推进司法救助工作,对因案件导致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努力在检察环节做到应救助尽救助,优化上下级联合救助模式,落实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自治区检察院第十检察部负责人尹晓静介绍说。 探索多元化救助新模式 “小新、小科,生日快乐!虽然爸爸妈妈没法陪你们了,但是别害怕,还有很多叔叔阿姨会守护你们健康成长……”近日,南宁市邕宁区人民检察院联合邕宁区妇联组织了一场以“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为司法救助过的两名儿童举办了一场温馨的生日会。 2022年8月,小新、小科的父母因一起刑事案件被夺去了生命,两个不到12岁的孩子变成了孤儿,生活陷入困境。 在案件审查过程中,南宁市检察院发现两个孩子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将线索移交给小新、小科户籍所在地的邕宁区检察院。 经过走访调查,邕宁区检察院了解到,小新、小科目前由叔叔抚养。叔叔除了要抚养小新、小科,还要赡养两名老人和养育自己未成年的两个孩子,生活非常困难。而加害一方也不具备赔偿能力,案发后未对被害人家属进行任何赔偿。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邕宁区检察院立即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经南宁市、邕宁区两级检察机关联合救助,为小新、小科申请到了司法救助金,并与小新、小科所在村委会进行沟通,由村委会监督司法救助金用于孩子的生活与学习。 邕宁区检察院、邕宁区妇联主动对接民政、教育等部门,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为小新、小科申领事实孤儿待遇、低保户、减免学杂费等。此外,与小新、小科叔叔所工作的企业进行沟通,联合企业开展爱心捐赠。 该案是检察机关联合多部门对困难儿童进行司法救助、为他们撑起法治蓝天的一个缩影,也是检察机关主动履职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广西检察机关积极探索上下级联合救助和多元化救助,完善“司法救助+社会救助”、“检察+妇联”会商合作机制等多元化救助新模式,让司法救助从“独角戏”到“大合唱”,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用心守护彰显检察为民 “感谢检察院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及时送来救助金,让我们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提起防城港市港口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张爷爷激动地说。 张爷爷的孙女张某甲是一起刑事案件的未成年被害人,两个年迈的老人拖着患病的身体抚养着三个未成年人,幼小的孩子心灵蒙尘,导致其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众人拾柴火焰高。港口区检察院办案人员在核实情况后,提请防城港市人民检察院及时启动救助“绿色通道”,两级院联动救助该家庭9.5万元。同时,发动多部门联动救助,邀请港口区妇联、当地村委会等单位对该家庭进行多元化救助,争取救助金和相应保障,协调心理咨询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她重拾信心,继续积极面对生活。 检察真情既“有形”又“无形”,有形的是物质资金的救助,无形的是心理助力的支撑,两者缺一不可。目前,老人和孩子逐渐走出阴霾,生活步入正轨。 检察机关将个案的救助延伸为对困难群众的关护,对于存在其他救助需求的,积极协调相关力量,提供心理疏导、职业指导、就业介绍和其他临时性救助等。 广西检察机关持续加大线索排查力度,实现案源“被动等待”到“主动获取”,为因遭受不法侵害、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致使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国家司法救助打下了良好基础。2023年以来,自治区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其他部门共向控申部门移送786条司法救助线索,成案737件,成案率93.77%。 注重实效传递司法温暖 一次救助,长期关爱。解决困境不会“一劳永逸”,不能“一救了之”,还要保持“一直关注”,通过回访的方式强化对被救助对象的跟踪了解,持续把司法救助工作触角延伸到被救助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被救助人谢某某是村里的脱贫户,家庭生活本就极为困难,因一起刑事案件致其妻子死亡,两个年幼的女儿一人受了重伤,犯罪嫌疑人无力赔偿。 2023年6月,桂林市临桂区人民检察院收到区妇联及区乡村振兴局移送的线索后,及时开展走访调查,发现谢某某家庭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遂与市检察院、市妇联、市公安局临桂分局、区妇联开展联合多元救助。 “我们今天回来看看你们,最近工作还顺利吗?学习成绩怎么样?”回访时,检察官详细询问谢某某及两个未成年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 检察官还走访了孩子的学校,了解到学校也为孩子减免了教辅资料等相关学习费用,并得知谢某目前已经被安排从事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工作,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通过回访反馈,谢某的司法救助金实现了专款专用,有效缓解了谢某一家的燃眉之急,检察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做好司法救助的后半篇文章,广西检察机关通过“司法救助+跟踪回访”,努力将司法救助工作走深、走实、走细,真正做到“解民忧、暖民心”。今年3月,自治区检察院、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退役军人事务厅、妇联开展司法救助集中回访活动,共对940件司法救助案1137人开展集中回访,解决群众困难145个,让更多人民群众感受到检察真情。 下一步,广西检察机关将继续加强对因案件导致生活困难当事人的司法救助工作,解决群众愁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司法救助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检察温度,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贡献广西检察力量。
|
广西检察机关推进司法救助工作兜牢民生底线
|
为困难群众撑起法治蓝天
|
|
|
|
( 2024-07-0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邓铁军 曾芳 “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是检察机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有力举措。广西检察机关围绕民生民利,进一步拓宽救助渠道、加强联合救助、开展救助回访,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司法救助工作。2023年以来,广西检察机关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111件,救助刑事被害人3625人,发放救助金3885万元。 情系桑梓,为民解难。“广西检察机关持续深入推进司法救助工作,对因案件导致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努力在检察环节做到应救助尽救助,优化上下级联合救助模式,落实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自治区检察院第十检察部负责人尹晓静介绍说。 探索多元化救助新模式 “小新、小科,生日快乐!虽然爸爸妈妈没法陪你们了,但是别害怕,还有很多叔叔阿姨会守护你们健康成长……”近日,南宁市邕宁区人民检察院联合邕宁区妇联组织了一场以“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为司法救助过的两名儿童举办了一场温馨的生日会。 2022年8月,小新、小科的父母因一起刑事案件被夺去了生命,两个不到12岁的孩子变成了孤儿,生活陷入困境。 在案件审查过程中,南宁市检察院发现两个孩子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将线索移交给小新、小科户籍所在地的邕宁区检察院。 经过走访调查,邕宁区检察院了解到,小新、小科目前由叔叔抚养。叔叔除了要抚养小新、小科,还要赡养两名老人和养育自己未成年的两个孩子,生活非常困难。而加害一方也不具备赔偿能力,案发后未对被害人家属进行任何赔偿。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邕宁区检察院立即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经南宁市、邕宁区两级检察机关联合救助,为小新、小科申请到了司法救助金,并与小新、小科所在村委会进行沟通,由村委会监督司法救助金用于孩子的生活与学习。 邕宁区检察院、邕宁区妇联主动对接民政、教育等部门,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为小新、小科申领事实孤儿待遇、低保户、减免学杂费等。此外,与小新、小科叔叔所工作的企业进行沟通,联合企业开展爱心捐赠。 该案是检察机关联合多部门对困难儿童进行司法救助、为他们撑起法治蓝天的一个缩影,也是检察机关主动履职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广西检察机关积极探索上下级联合救助和多元化救助,完善“司法救助+社会救助”、“检察+妇联”会商合作机制等多元化救助新模式,让司法救助从“独角戏”到“大合唱”,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用心守护彰显检察为民 “感谢检察院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及时送来救助金,让我们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提起防城港市港口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张爷爷激动地说。 张爷爷的孙女张某甲是一起刑事案件的未成年被害人,两个年迈的老人拖着患病的身体抚养着三个未成年人,幼小的孩子心灵蒙尘,导致其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众人拾柴火焰高。港口区检察院办案人员在核实情况后,提请防城港市人民检察院及时启动救助“绿色通道”,两级院联动救助该家庭9.5万元。同时,发动多部门联动救助,邀请港口区妇联、当地村委会等单位对该家庭进行多元化救助,争取救助金和相应保障,协调心理咨询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她重拾信心,继续积极面对生活。 检察真情既“有形”又“无形”,有形的是物质资金的救助,无形的是心理助力的支撑,两者缺一不可。目前,老人和孩子逐渐走出阴霾,生活步入正轨。 检察机关将个案的救助延伸为对困难群众的关护,对于存在其他救助需求的,积极协调相关力量,提供心理疏导、职业指导、就业介绍和其他临时性救助等。 广西检察机关持续加大线索排查力度,实现案源“被动等待”到“主动获取”,为因遭受不法侵害、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致使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国家司法救助打下了良好基础。2023年以来,自治区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其他部门共向控申部门移送786条司法救助线索,成案737件,成案率93.77%。 注重实效传递司法温暖 一次救助,长期关爱。解决困境不会“一劳永逸”,不能“一救了之”,还要保持“一直关注”,通过回访的方式强化对被救助对象的跟踪了解,持续把司法救助工作触角延伸到被救助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被救助人谢某某是村里的脱贫户,家庭生活本就极为困难,因一起刑事案件致其妻子死亡,两个年幼的女儿一人受了重伤,犯罪嫌疑人无力赔偿。 2023年6月,桂林市临桂区人民检察院收到区妇联及区乡村振兴局移送的线索后,及时开展走访调查,发现谢某某家庭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遂与市检察院、市妇联、市公安局临桂分局、区妇联开展联合多元救助。 “我们今天回来看看你们,最近工作还顺利吗?学习成绩怎么样?”回访时,检察官详细询问谢某某及两个未成年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 检察官还走访了孩子的学校,了解到学校也为孩子减免了教辅资料等相关学习费用,并得知谢某目前已经被安排从事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工作,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通过回访反馈,谢某的司法救助金实现了专款专用,有效缓解了谢某一家的燃眉之急,检察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做好司法救助的后半篇文章,广西检察机关通过“司法救助+跟踪回访”,努力将司法救助工作走深、走实、走细,真正做到“解民忧、暖民心”。今年3月,自治区检察院、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退役军人事务厅、妇联开展司法救助集中回访活动,共对940件司法救助案1137人开展集中回访,解决群众困难145个,让更多人民群众感受到检察真情。 下一步,广西检察机关将继续加强对因案件导致生活困难当事人的司法救助工作,解决群众愁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司法救助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检察温度,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贡献广西检察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