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9 1/9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 习近平致信祝贺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开通
· 习近平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
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对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 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 赵伟:守护正义受人爱戴的好法官
· 图片新闻
· 最高法出台适用公司法时间效力司法解释
· “五一会址”重现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盛况

油画铭记历史 影片唤起记忆 情景剧引发共鸣
“五一会址”重现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盛况

( 2024-07-0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张红兵
  
  四个大字、一幅油画、一段影片、一幕沉浸式情景剧,瞬间将记者们带回到77年前那个波澜壮阔、激情澎湃的光辉岁月。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随中宣部“筑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采访团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罕山脚下洮儿河畔。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会址就矗立在这里,经历了历史洗礼的两层小楼庄严肃穆。77年前的1947年5月1日,这座小楼见证了一个重要历史时刻——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的诞生。
  如今,小楼已成为革命历史圣地。这里的每一块青砖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感;房间墙上挂着的每一幅条幅都是红色革命的文物。
  只见,小楼右边的青砖院门上,用蒙汉两种文字书写着“五一会址”四个字。这四个熠熠生辉的金色汉字,出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之手。这里每天都会迎来不少游客。游客们自觉凝神静气,迈着沉静的脚步,轻轻踏入这座历史的殿堂,认真聆听每一段故事,细心观看每一件展品。这里不仅是红色历史的见证场所,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基地。
  走进“五一会址”展厅,门厅东墙上的大幅油画《五月的曙光》几乎占满了整面墙,油画定格的是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历史瞬间,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真实再现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庄严时刻。
  “大家好,您现在进入的是‘五一会址’。77年前,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这里召开,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一名扮演上世纪蒙古族牧民代表的演员,邀请游客“代表”步入会场。
  进入会址大厅,10多排低矮的长条木桌仿佛还是当年的模样,桌后的木凳上坐满了人。第一排的几位穿着明显不同,一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农牧民装束,头上还戴着毡帽。
  “各位代表,为了祝贺本次会议成功召开,解放区各地都发来了贺信。大家看,这是中共中央东北局和冀热辽中央分局送的,这是中共辽吉省委员会送的,这是黑嫩省政府送的,还有中共辽北省委员会送的,中共中央对这次会议很重视啊!”一位身着中山装的“会议主持人”向“代表们”热情地介绍。
  随后,两名身穿民族服装的青年给每个座位发了一张封面印有“五一大会”字样的“选票”。“选票”发放完毕,“代表们”郑重地拿出笔“填写选票”。少顷,台上的人坐下,微笑着对台下的人说:“欢迎大家参与沉浸式情景短剧《五一大会》的演出,如果有意见和建议,就请写在选票里面空白处。谢谢!”
  由兴安盟乌兰牧骑创作表演的情景短剧《五一大会》,以弘扬北疆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为主线,通过沉浸式回顾历史情景,再现“五一大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求解放的革命热情。
  1947年4月2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各族人民的期盼中隆重拉开帷幕。当年5月1日,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情景短剧演完,大厅开始播放一段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时长8分多钟的黑白影片。这段影片真实记录了当时大会召开前后的盛况。视频中,来自内蒙古地区部分盟市的农牧民代表、妇女代表等参会人员赶着马车、骑着骆驼,带着帐篷和干粮,穿越辽阔的草原和沙漠,从四面八方会聚而来。这种团结一心、共襄盛举的场景,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
  如今,“五一会址”已经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在这里,游客都将亲身“感受”一次“五一大会”的火热盛况。兴安盟充分挖掘利用这一红色资源,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列活动。
  通过让各族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亲身感受这一历史时刻的激情和团结氛围,进一步促进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座小楼见证了内蒙古自治区的诞生和成长,也见证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够缅怀历史、铭记先烈,更可以汲取力量、坚定信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