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学院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躬身入局 自有来风
· 在不确定的时代中坚守我们的传统
· 北京大学数字法治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举行
· 首届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高端论坛举行
· “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
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学术研讨会举行
· 西北政法大学召开首届涉外律师方向
法律硕士培养及就业工作座谈会

在不确定的时代中坚守我们的传统

( 2024-06-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林维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西南政法大学一直和大雨有个“约定”:“be there or be square”——不见不散。但是这场大雨又是如此善解人意,因为它充分了解西政还没有一个巨大的礼堂,我们是在一个“square”举行毕业典礼。
  我到西政刚刚九个月,你们是我担任校长后送别的第一届毕业生,今天也是我第一次以西政校长的名义作毕业致辞。在这个意义上我是一名2023级的西政新人,大家在西政的时间比我更长,对西政的文化和精神有更切身的体会和更深刻的领悟。因此,某种意义上,今天的致辞与其说是校长的临别赠言,不如说是一名年长的西政新生对毕业生的送别和祝福,同时和大家分享我对西政精神的理解。
  在告别的时刻,我想,每一个人都应该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思考自己比当初刚刚入学时的自己,有哪些改变;思考西南政法大学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了你,是否给了你当初报考这个大学时所期待得到的东西;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实现了入学时给自己确定的目标,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应当如何进行。
  在你们成功的身后,是默默付出的家人。毕业的时刻,是一个让我们进一步思考有关家庭、社会的价值的时刻,也是一个更为深刻地思考你自身和社会应当如何相互关联的时刻。在集体中找到自身的独特性和个体的定位,秉持和衷共济的精神,每一位个体相互扶持并且通过最大化地实现个体的价值而一点一滴地推动我们所属于的社会的进步——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西政也更是如此。
  今天,每一位师长都会祝福你们一切顺利,而我更想祝福你们,在面对几乎确定到来的挫折、困难和挑战面前,要勇敢、要坚持、要热爱。
  有关勇敢、坚持、热爱,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西政所听到的第一个“在校生”的故事。经济学院2021级的邓显松同学自幼患有渐冻症,他报考了自己所热爱的西政,尽管他一天天地加速走向最后的归宿,但他始终坚强、微笑地面对可能突如其来的死亡,永不放弃对学业的追求,在巨大的痛苦中仍然发奋学习,成绩优秀。西政也以同样的热爱回报我们这位勇敢的孩子,他的同学背着他、抱着他去教室,在帮助邓显松同学的同时也感悟着生命的力量和坚持。邓显松同学在2023年4月去世,没有最终完成他在西政的学业,他的父母把由校友捐赠的剩余的3300元又回捐给母校,这个小小的数字背后既反映着西政学子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也象征着西政人团结友爱的校园传统。
  唯有热爱方可永远,唯有勇敢方可抵抗平凡的日常,我们才能在一个不确定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不确定性不仅来自我们身边的细微生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规模科技浪潮带来颠覆性变革……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可能面临被迅速的淘汰,太多人感受到迷茫、焦虑、挫败。你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反复思考:你们想要什么样的未来?你们如何才能赢得未来?你们将如何应对时代的不确定性?
  一个老师、一个学校、一个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会塑造一个人。西南政法大学前身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0年的开学典礼上,首任校长刘伯承元帅号召师生:“我们要担负起光荣而艰巨的新世界的建设任务。”这正是西政的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在新时代的宏阔背景中,我们也仍然需要坚守这样的传统。唯有面向未来,心系天下,做家国理想的践行者,将个人的理想融入祖国伟大事业的发展中去,在国家发展的大势和大局中定位个人的追求,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我们才能经风雨、见世面、成大事——这样一种西政精神始终一脉相承。
  在2024届毕业生中,获得法学学位的同学占了72%,因此请允许我对未来的法律人多讲几句。你们即将踏入社会开始面对一个完整而真实的社会,你们要对自己所处的国家和社会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司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社会现实、塑造社会现实的过程。你们将在一个个案件中日积月累地构筑着我们的正义。所以,各位,请警惕自己,警惕未来你们可能拥有的任何一丝权力。
  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的青春朝气有可能慢慢消失,你们的方刚血气有可能慢慢麻木,你们的锐意进取有可能慢慢钝化,你们义愤填膺的正义感可能慢慢平静,但是我仍然请求你们,不要忘记在西政所接受的有关公平、正义的教育。你们曾经在同一个课堂听我们讲授有关法律规则的争论,我们激烈辩论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每一个案件中实现法律的正义——我们有共同的法治理想、共通的价值观和通过沟通达成共识的共同意愿。无论未来我们从事何种职业,都不要忘记在西政,我们始终坚信,法律应当成为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进步的规范体系。我们应该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处理每一个案件,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公民。
  无论是律师还是检察官或法官,都不要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不要漠视他人的权益,不要忽略自己的权力行使可能造成的对他人的影响,不要因为一个案件小而忽视它对法治进步的打击,不要让自己所裁决的案件成为师弟师妹的笑柄,更不要让自己成为自己在学生时代曾经痛斥过的那种人。所有法律规则的初心和最终都是人。没有关心人类的宏大心灵,再专业的技术要求都有可能把我们引向黑暗之中。
  今年,我们第一次评选出十名荣誉毕业生。为什么我们要在重庆市优秀毕业生基础之上再评选荣誉毕业生?因为,西政如此渴望能够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西政的传统塑造了西政的学生,在这些荣誉毕业生身上最具代表性地折射着西政精神,而又正是这些西政校友,在最大程度上不断地重塑着西政的精神。西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校友,这中间既有历史机遇所赋予的责任和荣耀,更有校友自身心怀天下、坚持不懈的努力。
  希望每一位2024届西政同学,都能够永远秉持西政精神、紧扣时代脉搏、树立全球视野,我们期待着2024届校友也能够为母校带来更大的荣光!
  最后,让我用恩格斯的一段话作为临别赠语:继续像以前那样前进吧,你们还将经受许多历练;要坚定,要勇敢,你们必定会获得成功。你们前进中的每一步都将为我们共同的事业所共有。
  毕业后,你们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图书馆和食堂。今天是1796年以来,来临最早的夏至,也是全年白昼最长最亮的一天,它寓示着2024届同学蓄势待发,光明前行。
  (文章为作者在西南政法大学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上的致辞节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