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8 7/8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闻“汛”而动协助救助近7000名群众
· 图片新闻
· 市场监管总局去年查处涉“神医神药”违法广告8985件
·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 严禁实施电子计价秤计量作弊公告征求意见
· 北京通州警方抓获55名涉网违法人员
· 上访变下访 信访变信任
· 绥化交警推行“社区交警”服务机制
· 扬州邗江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实
· 鸡西南山警方严厉打击涉企侵财犯罪
· 尚义开展“木兰有约”检察开放日活动
· 嫩江供电开展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培训
· 公 告

上访变下访 信访变信任
呼和浩特“信访代办”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 2024-06-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史万森
□ 本报通讯员 武子暄

  “这个事已经困扰我们很长时间了,幸亏有你们,要不然邻里之间难免发生争吵。”近日,一位居民拉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迎新路街道幸福小区展北社区党委书记、信访代办员郭畅平的手感激地说。
  此前,幸福小区有居民饲养鸽子影响他人休息,其邻居找到社区希望能尽快帮忙协调解决,郭畅平第一时间和社区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了解情况,联合辖区派出所、城管、物业等相关单位一起开展调解工作,当场便妥善解决了此事。
  这是呼和浩特市全面推行信访代办服务、延伸工作服务范围,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2023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在市、县、乡、村四级全面推开信访代办工作,以全市1387个实体化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为依托,全面强化矛盾调解、普法宣传、心理疏导、信访代办等功能,努力把问题解决在群众家门口。依托矛盾调解中心,在全市所有社区设置信访代办点,组建包括1939人的信访代办员队伍,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
  “我们建立了信访代办三级服务体系,社区包联领导、社区书记为一级信访代办员,主要解决信访隐患小微事项;涉及多个部门的重点事项由迎新路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分管领导与中心负责人为第二级代办员,召集‘7+N’部门成员共同协商解决;如遇疑难信访事项,由第三级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为代办员,召开联席会议推动事情解决。”迎新路街道平安办副主任赵粉利介绍说,去年5月至今,街道共召开联席会议5次,办理线上系统无法解决转交线下处理的事项12件,针对各类疑难杂症通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召开会议商讨解决6件,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协调解决6件。
  土左旗金海区域服务中心现有1个信访代办站、9个信访代办点、52名信访代办员,已实现辖区全覆盖,覆盖人数达4.9万人。该中心不断创新工作措施,完善智慧民意“收集链”,通过在小区设立附有二维码的连心箱、推送宝报事系统等智慧手段,将大数据平台各类信息全面汇总,及时了解和掌握部分集体或组织对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反映,防止因信息不畅、工作不力造成上访人员聚集的情况发生。金海区域服务中心平安办主任范智超告诉记者:“目前,已实现实时了解各个小区的情况,比如遇到大风天气,能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并处理。”
  为解决遗留问题多、流动人口多、公共服务差、管理机制差的“两多两差”问题,该中心积极推行“未诉先办”工作模式,实现由原来的坐等上门投诉到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转变,自智慧金海未诉先办平台运行以来,辖区接诉量逐月下降,平均每月减少75%,居民对未诉先办平台认可度不断提升。
  作为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示范点,阿吉拉沁社区建立了以社会治理综合调度中心为核心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将群众诉求转化为工作单向各个部门下派,协调多方力量,构建了以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为主力,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所、律所、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为补充,党员、志愿者为辅助的矛盾纠纷化解队伍,最大程度解决群众需求。2023年累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8次,排查不稳定因素15起,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9起。
  在和林县盛乐镇台基营村,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已是常态化,村委会设置矛盾纠纷调解室,将管区民警、司法助理员、安全监督员、民政协理员等人员加入兼职网格员队伍,构建起“一格多员、一网多能”的网格化管理体系。2023年,开展入户走访矛盾排查18次,承担信访代办3起,全部调处化解,做到“小矛盾不出格,大矛盾不出村”。
  信访代办是建立在群众家门口的“排忧站”,三级信访代办员化身矛盾纠纷化解“排头兵”,变群众“上访”为代办员“下访”,变“被动化解矛盾”为“主动解决问题”,及时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展示了一幕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