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行政复议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
· 推动检察建议由“办理”变“办复”
· 京冀法院合力守护官厅水库生态环境
· 关注·筑牢禁毒防线
· 宁夏同心县实施“抬头工程”隔断毒品代际传递
· “小切口”实践带来审判质效大提升

宁夏同心县实施“抬头工程”隔断毒品代际传递

( 2024-06-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本报记者 申东

  2023年新增涉毒人员为零,新增外流贩毒人员为零。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去年衡量禁毒工作最有说服力的两个数据。位于同心县东部的韦州镇,是全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镇,距离县城100公里,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曾一度成为辐射三省区的毒品集散地和重灾区。
  近年来,同心县委、县政府将毒品问题治理融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和自治区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部署,以整治突出毒品问题、防范涉毒风险、遏制毒情反弹、提升毒品治理成果为主线,着力完善涉毒风险防控机制,积极探索切合同心县实际的基层毒品治理体系。
  韦州镇党委书记虎新告诉《法治日报》记者,镇党委、政府将毒品整治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提升了毒品问题治理效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后续关爱巩固成果
  “有什么困难可以提,但再也不能踏上老路。”近日,韦州镇派出所所长张祥回访涉毒人员苏某时语重心长地说。
  1991年,22岁的苏某因贩毒被广西警方抓获,后经法院依法审理,判处其有期徒刑18年。服刑期间妻子与他离了婚。2009年出狱后,因家里的房子年久失修,年近40岁的他只能借住在亲戚家。
  2016年,禁毒社工在入户签订拒绝毒品承诺书过程中,对苏某进行帮教谈话。刚开始,苏某很是抗拒,觉得自己就算落魄了,也不至于接受帮扶。经过禁毒社工多次耐心细致地帮教谈心,他逐渐打开心扉。随后禁毒专干积极对接有关乡镇、村委会,通过集体评估将其纳入建档立卡户。
  看到韦州镇大力发展养殖业,苏某决定养牛。村集体合作社为其提供饲料、防疫、养殖技术等方面的指导,组织其参加培训班,学习养牛技术。
  经过努力,如今的苏某圈养了20多头牛,年收入10万余元,还在县城购买了一套商品房,腰杆挺起来了,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左邻右舍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同心县禁毒办专职副主任买小云告诉记者,一人贩毒可能影响家族三代人,做好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后续关爱,不仅能巩固禁毒成果,而且可以阻断毒品对一个家庭的代际传递。
“抬头行动”扶贫扶志
  韦州镇韦二村的公路旁,有8座搭好的塑料拱形大棚。在其中的一座大棚内,年届六旬的吴某某正在测量棚内的温度是否过高,会不会影响番茄的长势。才栽种了一个星期的番茄苗已绽放出黄色的花朵,有的已挂果。
  虎新告诉记者,这些农业大棚是镇上的重点项目——全域高效节水灌溉的一部分,总投资2.8亿元,总共要建113座大棚。先期建好的大棚租给了像吴某某这样的7户涉毒家庭,户均大棚收入达3万元以上。
  谈及结束强制隔离戒毒进入社区康复的经历,吴某某说:“那时我没有工作,心理包袱很重,看见人都溜着墙根走,就怕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头都不敢抬。”
  扶贫先扶志。2017年,吴某某被韦州镇列为建档立卡户,由镇政府出面担保,为其提供无息贷款5万元,买回15只羊,搞起了家庭养殖。目前,吴某某家的羊群已发展到78只,年收入在10万多元。“钱包鼓了,腰杆直了,说话有底气,也敢走大路了,村民们都夸我‘浪子回头金不换’。”吴某某说。
  虎新告诉记者,大棚之所以优先租给吴某某等人,看重的就是他们能吃苦的劲头。“我们还请来县里的农业技术指导专家进行指导,这些小番茄上市后,销路不成问题。这也是今年韦州镇实施‘抬头工程’的一部分,就是解决涉毒人员的就业问题,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勇敢地抬起头来。”
百户贷款无一失信
  “去年出栏15头牛,今年我打算再贷1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有地种、有牛养、有政府帮衬,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兴隆乡王大套村52岁的田某开心地说。这是同心县充分发挥涉毒群体小额信贷帮扶政策作用的一个缩影。
  2022年,在一次入户走访中,禁毒专干得知田某有搞养殖业的想法,但信用社因系统风控拒绝贷款。禁毒专干立即将田某的情况向县禁毒办汇报,县禁毒办商议后决定,将各乡镇表现良好且有创业意愿的戒断人员汇总,通过积分管理制进行风险评估,筛选出有产业发展意愿、发展能力及信用良好的一批戒断人员,在乡镇领导沟通协调和努力争取下,同意由村委会联同信用社,以“三户联保”的方式为田某等人办理贷款,帮助其发展产业。
  “对于涉毒群体,我们根据村镇提供的风险评估单甄别客户是否存在再次涉毒的可能,从而作好决策,服务大众。目前,在我行贷款的14人均按期还款,无一人失信。”兴隆乡信用社工作人员马占虎告诉记者。
  据同心县禁毒办统计,自信贷政策实施以来,经对接就业、妇联、乡村振兴、金融等部门,已累计为百余户涉毒困难家庭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00余万元,贴息30余万元。截至目前,所有贷款都如期还贷。通过使涉毒人员稳业增收,彻底解决涉毒人员回归社会的难题,进一步推动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大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