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
9 6/9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我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
· 服务群众零距离 解决问题更高效
· 府检合力绘就法治“同心圆”
· 平安影像
· “镇庭联动”将纠纷化于萌芽

服务群众零距离 解决问题更高效
信阳固本强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 2024-06-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李文会

  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群众只要到县社会治理中心、县综治中心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反映诉求,“三个中心”就会启动“融合”模式快速进行处置。2024年以来,全县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9%,信访总量同比下降7%,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10%,“12345”热线接诉量同比下降14%,社会问题发生率为信阳市最低。
  这是信阳市固本强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信阳市扎实推进“平安信阳”“法治信阳”建设,持续深化平安创建,在全省首创“平安建设促进中心(综治中心)+数字化+网格化”治理模式,从严从细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等各项工作,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信阳市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光山县等6个县区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区”,信访工作综合考评排名全省第一,8个县区获评“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夯实基层基础
  在光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连勇看来,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为了能快速解决个人诉求,部分群众“一事多投”,由于县级部门联动、共享机制不健全,造成不同的渠道、不同的部门就同一件事多头交办,责任单位重复办理、多头答复,耗费大量工作精力。
  “光山县社会治理中心作为城乡社会治理的核心枢纽,与县综治中心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职责任务多有重合且目标一致。‘三个中心’各有优势和短板,社会治理中心有数字平台信息化、科技化、快捷化优势,综治中心有完善成熟的县乡村三级架构体系和稳固的网格基础优势,‘12345’热线中心具有民众与政府‘直通车’的优势。”连勇说,光山县采用“三个中心”融合模式,使三者融合后优势互补进而产生叠加效应,明显的变化是县级指挥体系发挥作用更加有力顺畅,管理更加高效,乡村基层力量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省了行政成本、全县问题发生率降至全市最低、处置效率长期保持在全市前列,达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社会问题“一站式”快速处置的治理效果。
  光山县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响应速度快、各方配合好”的独特优势,创新推行“党建+微网格”机制,构筑“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网格化治理格局,推动网格化管理工作规范平稳运行;建立“片长”+“网管员”包片制,按照区域规划,把全县分为东、西、南、北、中、“两乡一区”示范区等6部分,按照“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原则,统筹抓好片区内社会治理工作。
  光山县夯实基层治理基础的成效,是信阳市“四级联动”相衔接,凝聚工作合力的一个缩影。
  信阳市按照“做优县区创建顶线、做强乡镇创建中线、做实村(社区)创建底线,做畅联动指挥竖线”的“王”字形基层治理架构,创新性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格局,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域覆盖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
强化源头解纷
  为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新县泗店乡依托村级组织阵地,整合村(社区)调委会、治保会、综治工作站等力量设立民情工作站,方便群众就近表达诉求,实现矛盾纠纷事前防范、事中化解、事后防控。
  “全县扎实推进诉源治理和‘三调’联动,将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调解成为化解矛盾的优先选项。”新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涛说。
  新县着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四长六员”为骨干,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衔接联动的工作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四长”即警长、检察长、庭长、司法所所长,“六员”即公务员、调解员、网格员、仲裁员、公证员、老党员。以调解组织为载体,全县4800余名“四长六员”齐参与,综合运用纠纷调处、权益保障、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形式,将仲裁、行政复议、公证、法律援助整合融合,形成了联合调解的强大合力。针对房地产、劳资、金融借贷等6个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建强了这6支行业调解委员会,精心打造“新强”等3个品牌调解室,形成示范效应,让群众知晓调解、认同调解、参与调解。
  “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极易引发刑事案件,甚至诱发个人极端案事件。我们坚持将县乡综治中心打造成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主阵地,统筹调度同级政法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方调解力量,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的方式,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解决,以平安家庭创建深化平安创建。”息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冯海国说。
  2023年以来,息县县委政法委出台《关于强化婚姻家庭矛盾排查化解的工作意见》,绘制《婚姻家庭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流程图》,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纳入县乡综治中心工作范围,在23个乡镇(街道)设立“反家暴报警投诉站”,为反家暴和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提供“零距离”服务。
  新县、息县结合实际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做法,是信阳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取得的成效之一。
  信阳市强化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化解工作,按照市委对各级领导干部“一周解决一个信访问题”的要求,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约访、带案下访等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包案化解矛盾纠纷突出问题,确保矛盾纠纷防范在早、化解在小、处置在好。
创建平安校园
  在信阳市平桥区所有的学校,都有一个“警校共建”品牌和一名法治副校长。平桥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政府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毕雪丽说:“通过这种模式,由警校双方围绕学校内部矛盾纠纷、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放假护学岗、强化校园周边巡逻、防欺凌案事件发生等工作,开展商议、探讨,提醒提示校方落实主体责任,制定相对应的工作机制,与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
  平桥区是信阳市持续开展法治副校长工作基础上创新开展“警校共建”工作的试点。
  信阳市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将校园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把法治副校长及“警校共建”工作打造成为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深化平安创建、提升全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亮点工作。
  信阳市各县区选聘优秀政法干警充实到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同时选派警方联络员、校方联络员,形成“1+1”的工作搭配,实现警方、校方深度合作互动。目前,全市共配备法治副校长1481名、选派警方联络员1399名,高标准建设“警校共建”办公室1480个,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法治副校长、警方联络员、校方联络员信息公示牌,确保有阵地、有人员、有人管,有效推动平安校园品牌化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