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学院
13 11/13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数字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 欧盟人工智能立法:社会评分被禁止了吗
· 新时代法庭科学学科建设探索
· 根植于不同的诉讼理念具有不同的运行方式
· 有助于单位犯罪二元罪过形态的合理证成

新时代法庭科学学科建设探索

( 2024-06-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彭哲

  推进新时代法庭科学学科建设发展,不仅有利于探索高质量法治人才培养,而且有利于推进法学与自然科学的深度融合,赋能司法证据科学性的评估与论证。笔者认为,新时代法庭科学学科建设应当从创新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法庭科学学术共同体、完善法庭科学学科平台建设以及加速法庭科学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入手。
创新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法庭科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打造具备科技素养、人文素养、适职性与综合性的法庭科学人才。法庭科学课程的设计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法学基础知识,而是扩展至物证鉴定等领域,体现了深度与广度的结合。
  首先,课程设计方案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过去的广泛涉猎转变为现在的深度聚焦,学习内容应由传统的知识堆积转向集约化的知识结构。课程的核心是专业的法庭科学知识,而交叉学科的知识则引导学生探索多元化的学术领域。其次,法庭科学的教学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作为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理论讲解融入具体实践情境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构建交叉学科人才体系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个体需求为导向。这一过程既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因此,可以将一级学科法庭科学细分为多个二级学科,如法庭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医学物证、物理物证、化学物证、生物物证、电子信息物证等,这样既能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专业知识的需求,又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法庭科学的研究领域。这样的划分不仅有助于学科的社会适应性,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构建法庭科学学术共同体
  随着法庭科学领域的蓬勃发展,学科共识的建立象征着其深度发展。各个关键角色如高等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司法实践部门和学术期刊编辑部等均需积极投入到法庭科学学科的建构进程中。高校可借此契机强化法庭科学教育和科研创新;研究机构则凭借深厚的理论积淀,引领法庭科学理论研究的新潮流;司法实践部门可以为理论研究不断反馈实践经验,尝试将法庭科学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为理论研究提供鲜活案例;学术期刊编辑部的角色在于推动学科知识的普及与新一代学者的培养,积极传播法庭科学前沿动态,培育学科的未来力量。各机构应发挥独特优势,通过合作机制,消弭对法庭科学理解的分歧,厘清学科的历史脉络,构建具有统一标准的学术讨论框架,共同对法庭科学的核心议题形成共识。通过定期举办法庭科学研讨会和专题讲座,进一步促进学科共识的深化和巩固。这样,法庭科学才能稳步迈向成熟阶段。
  此外,各地高校可以构建涵盖本地、跨越多省乃至区域性的法庭科学研究组织,并定期举办学术论坛或研讨会,打造融合线上线下互动的法庭科学学者交流空间。同时,跨学科背景的法庭科学研究人员应推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踊跃参与各类学术会议,以此促进法庭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深度交流和沟通。
完善法庭科学学科平台建设
  在科学探索的引领下,积极构建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法庭科学创新平台。当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法庭科学学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数字化平台,让学生能够实时接入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资源,其中包括不断迭代的应用软件和丰富的实践案例,从而推动了法庭科学教学实验的革命性转型。数字化平台不仅能够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还能够让学生熟练运用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工具和逻辑统计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以深入理解并有效应用所学的实验数据,对各个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方法策略以及实施手段进行精准评估和严谨论证,从而提升整体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如今,信息科技发展已为法庭科学教学实验创新提供了信息共享平台。教学实验中,借助校企共建的数字化平台,学生不仅能共享高科技公司不断更新的软件以及实务数据,实现法庭科学教学实验创新式发展,而且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逻辑统计技术等模型与平台,熟练地运用获得的实验数据,去评估与论证各学科领域原理、方法及手段的有效性。充分挖掘高校内多元化学科的潜力,使学生得以全面理解并掌握各类科学证据的独特性质。
加速法庭科学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庭科学标准化与规范化框架,是衡量该领域成熟度的关键标志。通过融合的法庭科学标准化机构,制定和完善协商一致的法庭科学标准和指南,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法庭科学实验室证据提取、检测、分析和报告的指南,以提高法庭科学活动的质量和标准互认,增强国际法庭科学活动的有效性。
  结合当前趋势,法庭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正在经历深刻的革新。未来的发展重心应当聚焦于司法决策与尖端科技的交叉领域研究。法庭科学必须积极顺应数字化时代的步伐,致力于提升公众对科技法庭的认识,从而提升司法效率和公正度。这一转变对于维护司法权威、推进司法公平,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