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调研
9 4/9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提高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能力
· 司法护航跨境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 以新质公安战斗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
· 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以新质公安战斗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

( 2024-06-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调研
  李颖 江西警察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公安机关担负着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的重要职责使命,必须从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战略高度,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提升公安履职能力有机融合,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公安战斗力,为全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更好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强化政治引领,确保“刀把子”始终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越是发展新质公安战斗力,越要注重强化政治建设,把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放在首位,确保公安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要毫不动摇推进政治建警,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要善于从政治上把握和推进公安工作,将发展新质公安战斗力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始终依靠党的领导发展新质公安战斗力,围绕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形成新质公安战斗力,打造又红又专的现代化公安警队。
  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结合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严明警营政治要求和法纪禁令,确保拥有坚强战斗力的公安纪律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二、强化科技赋能,全面促进公安工作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现代科技手段正在改变传统公安工作模式、赋能公安战斗力增长,成为新质公安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新质公安战斗力,需要更广泛深入地推进科技创新应用,加快现代科技与公安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动警务工作不断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
  要深入推进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以实施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为牵引,加快推进数据汇聚共享、系统对接融合,应用更多“高、精、尖”科技手段,研发更多实战实用分析研判模型,全面提升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和实战效能。
  要以现代科技应用带动重塑警务流程,围绕政治安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执法办案等领域,突出信息采集感知、情报分析研判、指挥决策调度、应对处置行动等环节,推进公安业务流程化、数字化、模块化,提升精确预警、精细管控、精准打击能力。
  要紧盯公安基层一线实战需要,建立健全数据支援扁平化、定制化、合成化响应机制,强化对数据资源的深度分析、智能比对、高效服务,最大限度为基层一线赋能、减负、增效。
  三、强化改革创新,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公安战斗力的发展提升,既得益于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突破,也离不开警务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新质公安战斗力,需要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提供强大动力,打通束缚制约的堵点卡点,努力实现警务效能的变革提升。
  要深化公安机构编制管理改革,围绕做精机关、做优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优化各级公安机关的职能定位、机构设置、力量资源配置,在市、县公安机关推行大部门大警种制,形成职能科学、事权清晰、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现代警务管理体制。
  要立足实战化要求,以完善“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运行机制为牵引,有效整合各警种部门的力量资源,搭建一体化合成作战机制平台,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以警务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打造新质公安战斗力。
  要围绕推进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创新,以加强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为载体,深化派出所“两队一室”(即社区警务队、执法办案队和综合指挥室)“一村一警”警务模式改革,大力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不断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
  四、强化法治建设,不断提升公安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公安机关兼具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重职能。加快发展新质公安战斗力,需要以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公安为着力点,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全面增强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要强化法治思维,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着力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保障安全的能力水平。
  要完善公安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以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为载体,抓住接处警、受立案、案件办理、审核审批、涉案财务管理等重点环节,健全执法全流程、全要素监督管理体系,加大对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整治力度,全面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
  要坚持以效果为导向改进执法方式,把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执法目的与执法形式有机统一起来,统筹把握“法、理、情”和“时、度、效”,坚决避免机械执法、粗暴执法、过度执法,确保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
  五、强化人才支撑,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高素质过硬公安队伍
  人是生产力生成的最活跃因素,是推动新质公安战斗力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发展新质公安战斗力,需要牢固树立素质强警、人才强警的理念,以激发创新活力、打造过硬铁军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
  要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加大对公安实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招录引进力度,聚集培育一批公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各类专家型人才、能手型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储备,为打造新质公安战斗力提供人才支撑。要围绕提升专业水平和攻坚能力,深入实施“素质强警”工程,不断提升发展新质公安战斗力所需的职业素养和实战本领。
  要完善有利于创新创造的公安环境,建立健全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公安队伍治理体系,营造激励担当、奖优罚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全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警营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引领新质公安战斗力竞相涌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