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5 1/5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坚持以法治化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
· 高质效办好每件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 中央组织部、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
联合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
· 以主动接受监督促推审判工作现代化
· 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检察工作实效
· 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进高质量地方立法
· 四部门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
· 让信访成为群众的“信任之访”
· 不容“黑广播”威胁公共安全

高质效办好每件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江苏检察深化综合履职推进未成年人多元保护

( 2024-06-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罗莎莎
  
  “全省检察机关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从重从快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性侵害未成年人、严重暴力伤害未成年人等犯罪。”在近日召开的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席玉峰介绍,去年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346人,提起公诉2896人;其中,290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023年以来,江苏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加强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高质效办好每件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持续深化“四大检察”综合履职,统筹运用多种方式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通过检察建议、情况通报、联合督导等多种方式,强化部门联动,推动解决未成年人保护中的痛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
立足职能强化综合履职
  在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同时,全省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坚持宽严相济,根据未成年人犯罪性质、主观恶性、危害后果等,准确把握捕与不捕、诉与不诉标准,做到于法有据、宽严适当。对实施严重犯罪、性质恶劣的未成年人,2023年,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817人,提起公诉1940人;对犯罪较轻、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当宽则宽,不批捕379人,不起诉2314人。
  “各地还坚持将考察帮教贯穿始终,开展全员帮教、全程帮教、精准帮教,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2023年共帮助1625名涉罪未成年人复学、就业,其中127名涉罪未成年人考入高等院校。”席玉峰介绍。
  对遭受犯罪侵害的未成年人,执行“一站式”询问、司法救助等相关规定,以“应救助尽救助”为原则,积极帮助未成年被害人改善身心状况、摆脱生活困境。全省已建成集询问、身体检查、心理疏导等于一体的“一站式”办案场所115处,2023年,共对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司法救助1376件,发放司法救助金1518.99万元,心理疏导2374人次,协助提供生活安置551人次。
  实践中,一些未成年人实施犯罪或者被侵害,往往与监护、抚养、教育等合法权益受损有很大关系。为此,江苏检察机关以监护监督为重点深化做强未成年人民事检察,并稳步拓展监督范围,由监护监督逐步扩大到继承、人格权纠纷、抚养费优先执行、法院执行监督等领域。2023年,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监护监督、抚养费执行等支持起诉案件368件。同时,各地还在办案过程中同步审查是否存在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023年共办理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案件1725件。
追根溯源推动标本兼治
  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绝不能止于办好个案,更重要的是关注案件发生的原因,持续跟进,严防相关案件反复发生。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检察建议、情况通报、联合督导、工作会商等多种方式,推动解决未成年人保护中的痛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
  全省检察机关对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开展“每案必查”,做实跟踪监督和反向审视,在推动制度落实上持续用力。2023年,全省检察机关依据强制报告制度发现各类线索并成案194件,对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人员建议进行政务处分12人次。
  淮安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卫健委,推动33家公立医院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嵌入强制报告“红橙黄”三色预警智能模块,已获取强制报告线索76条,成案16件。溧阳市人民检察院会同市残联,出台《溧阳市未成年残疾人康复机构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人员入职查询实施办法》,将入职查询拓宽至未成年残疾人康复机构。
  针对未成年人分级处遇机制不健全问题,联合公安、教育等部门开展调研督导,推动徐州、盐城等地加快专门学校建设工作。徐州市人民检察院全力促推建成具备闭环管理功能的专门学校,出台《关于加强检察机关与专门学校衔接工作的意见》,实现专门教育与治安管理处罚、刑事处罚配套衔接。盐城市人民检察院在专门学校设立检察工作站,常态化开展入离校评估、法治教育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工作机制,持续提高观护工作规范化水平,全省目前已建成未成年人观护基地58个。
  针对办案发现的私人影院、网约房、网络直播等新业态新领域存在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问题,加强分析调研,促推相关部门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全省检察机关把大数据理念、方法充分运用到工作中,以场所安全、信息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为抓手,通过数据碰撞主动发现批量监督线索,助力诉源治理工作常态化开展。
融通发力推进多元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全省检察机关以办案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加强与学校、民政、团委、教育、妇联等部门联动,并引入社会组织、专业力量等协同保护未成年人,推进构建未成年人多元保护体系。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全省检察机关根据个案不同情况和监护履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性制发督促监护文书,联合相关部门、社会力量推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2023年,共制发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1696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916次,实现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全覆盖。充分发挥案例资源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全省三级检察院已有2994名检察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3700余场,覆盖师生200余万名,持续提升法治教育成效。
  针对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逐年增加,全省检察机关从严惩处利用网络“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犯罪,突出惩治成年人胁迫、教唆、引诱、欺骗未成年人参与电信网络诈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等违法犯罪活动。同时,与网信部门开展合作,促推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治理。2023年,全省检察机关共起诉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17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