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6月7日,张小华(化名)早早地起床,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又检查了一遍,然后信心满满地对母亲说:“我昨晚睡得可踏实了,考场上肯定能发挥好!” 就在昨晚,张小华接到了河南省太康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李瑞珍的电话:“孩子,你要克服焦虑,安心参加高考。高考是人生中最公平的竞争之一,但它并不能决定命运。我们期待着你的好消息。” 原来,张小华是一名涉罪人员。当他抱着自暴自弃的心理准备接受法律制裁时,太康县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并帮助他进入太康县未成年人观护帮教中心,实施个性化心理疏导的同时,鼓励他恢复学业,备战高考。 在每年有百万名考生的河南,张小华切实感受到了法治的温暖。 精准帮教涉罪孩子 在李瑞珍眼里,张小华就是个孩子,只是因家庭原因才走上犯罪道路,只要对其进行矫治,就能把他挽救过来。 张小华从小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忙于生计,对其疏于管教。2023年暑假期间,其伙同他人进入一超市,伺机将价值2300元的物品盗走。案件进入检察环节后,李瑞珍经走访,发现张小华主观恶性不强,被害人已对其谅解,提请太康县检察院检委会讨论对其作出不批准逮捕。 “这孩子头脑灵活,学习成绩也不错。暑假期间,受周边不良环境影响,才去盗窃。我们经分析研判,认为帮助他解决了思想上的障碍,明年还能顺利参加高考。”李瑞珍说。 太康县检察院根据张小华的特点,专门为其制订了帮教方案。经征得张小华本人及家长意见,安排他到县未成年人观护帮教中心学习。 “县未成年人观护帮教中心设在太康县许楼职专,将帮教对象与现有在校生同等对待。学校严格保密帮教档案,做到帮教生无差异化、无标签化。”太康县检察院检察长史耀阁介绍说。 “这是我们为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趋势而采取的举措。如何让涉罪未成年人更健康地成长?既要考虑避免这些曾走上歧途的涉案未成年人交叉感染,又要考虑通过何种方式,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从而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再犯罪。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决定探索在太康县许楼职专建立未成年人观护帮教中心。”史耀阁说。 根据涉罪未成年人的文化程度、个人意愿,观护帮教中心为其量身定制不同学制课程,同步实时掌握帮教生在校表现,推行每月“七个一”工作法:对其讲授一次法治或德育课,督促其知法、懂法、守法;对其进行一次精准心理疏导,掌握其心理动态;与其家长见面沟通一次,了解其生活中具体情况,让家长发挥家庭帮教作用;与其班主任交流一次,了解其学习状态;督促其写一篇心得体会,让其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时刻自警自省;组织其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其自律意识和道德品质;组织其进行一次团建活动,增强其团队意识,树立集体观念。 截至目前,观护帮教中心已有6人通过高考被高校录取。 温情执法打动家长 “妈,你回来真好,吃你做的饭就是香!我会集中精力参加高考的。”6月6日,在新乡县一个农户家中,刘小玲(化名)高兴地对母亲说。 刘小玲母亲一听,借口到厨房盛饭,擦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她因涉罪被刑事拘留,新乡县人民法院刑事法官常利娜在提审她时,她反复问道:“我女儿今年参加高考,我的事会不会影响到她?”常利娜对案情研判后,认为其有可能被判处缓刑,就提请合议庭对其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 “我后悔呀!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竟然走上了犯罪道路。如果影响孩子高考,我会内疚一辈子。”刘小玲母亲含泪说。 常利娜说:“教训太深刻了!认罪悔罪,改过自新,才是你今后的出路。” 像刘小玲母亲一样,担心影响孩子参加高考的还有家长李某。 “家庭突发变故,需要尽快办理继承权公证,我担心来回跑着办公证,会影响孩子复习。”5月31日上午,李某来到漯河人汇公证处咨询公证办理事宜。 人汇公证处工作人员详细询问李某家庭情况和孩子最近的心理变化后,为保障当事人权益,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决定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为其提供加急办理服务。同时,安排专人为李某之子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其缓解焦虑和压力,鼓励其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因为家庭问题而影响高考。 公证办理程序结束后,李某之子说:“拿到公证书,我们一家人好像吃了定心丸。我会好好备考的。” “我们在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高考服务窗口,对有高考考生的困难家庭开通‘绿色通道’,实现‘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让公共法律服务充满温情。”漯河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精心呵护融化坚冰 事实上,对涉罪未成年人和涉罪家庭进行帮教,也有一些质疑声。 “曾有人问我,一味地保护涉罪未成年人,这是不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纵容?其实不是。我们的原则是‘宽容不纵容,厚爱更严管’,最终目的都是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回到正常的人生轨道上来。”史耀阁坦言,检察机关立足涉罪在校学生教育矫治和回归社会,尽可能保障其正常学习和生活。在法律规定的办案期限内,办案人员灵活掌握办案节奏和方式,利用假期和远程方式办案帮教,在心理疏导、隐私保护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达到教育、管束和保护的有机统一。 “对涉罪未成年人,我们通过社会调查全面了解其成长经历、家庭关系、监护帮教条件、教育挽救的可能性等,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后,协同各方制订个性化的帮教方案,尽最大努力去教育、感化、挽救他们。但对未成年人涉嫌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坚持依法惩处。”史耀阁说,不捕、不诉后,检察机关及时实施“帮、学、矫、察”一体化观护帮教模式,及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这些涉罪的孩子参加高考,标志着他们的人生航向重新回到了正轨。 “高考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次人生观的塑造。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考生需要经历无数个日夜的苦读、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尤其是涉罪未成年人和涉罪家庭的孩子参加高考,更能让他们明白,成功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坚持不懈,守法是做人的底线,突破这个底线就要付出代价。”河南省人大代表赵鹏璞说。 “我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也是一个考试大国,在一定意义上说,高考还是一种文化。高考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社会,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每个考生选择职业和未来生活的方式,让更多群众在高考中感受到更多法治温度,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更加美好、更高水平的期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赵鹏璞说。
|
|
坚持“温情执法”助力学子圆梦
|
河南让考生感受法治的温暖
|
|
|
( 2024-06-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6月7日,张小华(化名)早早地起床,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又检查了一遍,然后信心满满地对母亲说:“我昨晚睡得可踏实了,考场上肯定能发挥好!” 就在昨晚,张小华接到了河南省太康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李瑞珍的电话:“孩子,你要克服焦虑,安心参加高考。高考是人生中最公平的竞争之一,但它并不能决定命运。我们期待着你的好消息。” 原来,张小华是一名涉罪人员。当他抱着自暴自弃的心理准备接受法律制裁时,太康县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并帮助他进入太康县未成年人观护帮教中心,实施个性化心理疏导的同时,鼓励他恢复学业,备战高考。 在每年有百万名考生的河南,张小华切实感受到了法治的温暖。 精准帮教涉罪孩子 在李瑞珍眼里,张小华就是个孩子,只是因家庭原因才走上犯罪道路,只要对其进行矫治,就能把他挽救过来。 张小华从小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忙于生计,对其疏于管教。2023年暑假期间,其伙同他人进入一超市,伺机将价值2300元的物品盗走。案件进入检察环节后,李瑞珍经走访,发现张小华主观恶性不强,被害人已对其谅解,提请太康县检察院检委会讨论对其作出不批准逮捕。 “这孩子头脑灵活,学习成绩也不错。暑假期间,受周边不良环境影响,才去盗窃。我们经分析研判,认为帮助他解决了思想上的障碍,明年还能顺利参加高考。”李瑞珍说。 太康县检察院根据张小华的特点,专门为其制订了帮教方案。经征得张小华本人及家长意见,安排他到县未成年人观护帮教中心学习。 “县未成年人观护帮教中心设在太康县许楼职专,将帮教对象与现有在校生同等对待。学校严格保密帮教档案,做到帮教生无差异化、无标签化。”太康县检察院检察长史耀阁介绍说。 “这是我们为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趋势而采取的举措。如何让涉罪未成年人更健康地成长?既要考虑避免这些曾走上歧途的涉案未成年人交叉感染,又要考虑通过何种方式,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从而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再犯罪。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决定探索在太康县许楼职专建立未成年人观护帮教中心。”史耀阁说。 根据涉罪未成年人的文化程度、个人意愿,观护帮教中心为其量身定制不同学制课程,同步实时掌握帮教生在校表现,推行每月“七个一”工作法:对其讲授一次法治或德育课,督促其知法、懂法、守法;对其进行一次精准心理疏导,掌握其心理动态;与其家长见面沟通一次,了解其生活中具体情况,让家长发挥家庭帮教作用;与其班主任交流一次,了解其学习状态;督促其写一篇心得体会,让其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时刻自警自省;组织其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其自律意识和道德品质;组织其进行一次团建活动,增强其团队意识,树立集体观念。 截至目前,观护帮教中心已有6人通过高考被高校录取。 温情执法打动家长 “妈,你回来真好,吃你做的饭就是香!我会集中精力参加高考的。”6月6日,在新乡县一个农户家中,刘小玲(化名)高兴地对母亲说。 刘小玲母亲一听,借口到厨房盛饭,擦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她因涉罪被刑事拘留,新乡县人民法院刑事法官常利娜在提审她时,她反复问道:“我女儿今年参加高考,我的事会不会影响到她?”常利娜对案情研判后,认为其有可能被判处缓刑,就提请合议庭对其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 “我后悔呀!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竟然走上了犯罪道路。如果影响孩子高考,我会内疚一辈子。”刘小玲母亲含泪说。 常利娜说:“教训太深刻了!认罪悔罪,改过自新,才是你今后的出路。” 像刘小玲母亲一样,担心影响孩子参加高考的还有家长李某。 “家庭突发变故,需要尽快办理继承权公证,我担心来回跑着办公证,会影响孩子复习。”5月31日上午,李某来到漯河人汇公证处咨询公证办理事宜。 人汇公证处工作人员详细询问李某家庭情况和孩子最近的心理变化后,为保障当事人权益,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决定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为其提供加急办理服务。同时,安排专人为李某之子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其缓解焦虑和压力,鼓励其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因为家庭问题而影响高考。 公证办理程序结束后,李某之子说:“拿到公证书,我们一家人好像吃了定心丸。我会好好备考的。” “我们在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高考服务窗口,对有高考考生的困难家庭开通‘绿色通道’,实现‘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让公共法律服务充满温情。”漯河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精心呵护融化坚冰 事实上,对涉罪未成年人和涉罪家庭进行帮教,也有一些质疑声。 “曾有人问我,一味地保护涉罪未成年人,这是不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纵容?其实不是。我们的原则是‘宽容不纵容,厚爱更严管’,最终目的都是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回到正常的人生轨道上来。”史耀阁坦言,检察机关立足涉罪在校学生教育矫治和回归社会,尽可能保障其正常学习和生活。在法律规定的办案期限内,办案人员灵活掌握办案节奏和方式,利用假期和远程方式办案帮教,在心理疏导、隐私保护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达到教育、管束和保护的有机统一。 “对涉罪未成年人,我们通过社会调查全面了解其成长经历、家庭关系、监护帮教条件、教育挽救的可能性等,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后,协同各方制订个性化的帮教方案,尽最大努力去教育、感化、挽救他们。但对未成年人涉嫌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坚持依法惩处。”史耀阁说,不捕、不诉后,检察机关及时实施“帮、学、矫、察”一体化观护帮教模式,及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这些涉罪的孩子参加高考,标志着他们的人生航向重新回到了正轨。 “高考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次人生观的塑造。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考生需要经历无数个日夜的苦读、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尤其是涉罪未成年人和涉罪家庭的孩子参加高考,更能让他们明白,成功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坚持不懈,守法是做人的底线,突破这个底线就要付出代价。”河南省人大代表赵鹏璞说。 “我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也是一个考试大国,在一定意义上说,高考还是一种文化。高考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社会,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每个考生选择职业和未来生活的方式,让更多群众在高考中感受到更多法治温度,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更加美好、更高水平的期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赵鹏璞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