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经纬
|
|
调查动机 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因旅游建区、靠旅游兴区,以三千奇峰、八百秀水闻名于世,拥有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等金字招牌,是湖南迎宾的“客厅”、开放的“窗口”,也是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据统计,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量487.15万人次,同比增长233.36%;2024年春节和清明节已接待游客量23.6万余人次。 除了美丽的风景,还有什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武陵源景区?记者走进当地进行调查采访。 □ 本报记者 阮占江 □ 本报通讯员 陶 敏
常态化开展景区景点巡逻防控,对旅游报警求助、涉旅纠纷、追客赶客等警情,快速出警、果断处置;开通涉旅纠纷绿色通道,将诉讼审理时间减少到1至3小时结案,最短30分钟即可审结;将普法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为武陵源仙境美景增添法治流量…… 近年来,为致力于率先建成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和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武陵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政法机关积极作为,主动担当,铁腕柔情,使游客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得到了全面提升,打造了新时期美丽“仙境”的新“枫景”。 建立旅游快警平台 主动应战服务前置 “虽然发生了一点小插曲,但丝毫不影响旅游体验,整个纠纷调解过程快速又高效,看到这一抹‘藏青蓝’,我们心里就有满满的安全感。”4月14日晚,武陵源公安联合区文旅部门联动处置了一起涉旅纠纷,双方握手言和时对民警说道。 2023年7月,武陵源区正式建立旅游快警平台,按照“集中屯警、动中备勤、有警出警、无警巡逻”原则,常态化开展景区景点及周边区域巡逻防控,对旅游报警求助、涉旅纠纷、追客赶客等警情,快速出警、果断处置,全力打造“快、全、优”旅游警务模式,变“静态候警”为“动态处警”、变“被动集结”为“主动应战”、变“游客上门”为“服务前置”……最大限度提升街面防控、应急处突和打击震慑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及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快警”用一抹抹亮丽的“藏青蓝”绘就城市“平安底色”。 目前,武陵源区共建成1个一级“旅游快警”平台、5个二级“快反”平台和46个三级“群防群治”平台并投入使用。 “我们出警的速度直接影响到群众的满意度,群众报警后最迫切的就是希望警察第一时间出现、快速处置,我们的‘快警’就是回应群众这样的期待。”张家界市公安局武陵源分局反恐怖和特警大队大队长黄光明说。 据悉,武陵源区深入推进“铁腕治旅”涉旅联合执法17次,办理涉旅案件207件,扎实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利剑行动”,核心景区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旅游市场“追客赶客、使用假导游证、喊客拉客、强迫交易”等突出问题,高压打击旅游违法、违规行为,强势清理旅游环境,出动警力400余人次,查处违法违规车辆917辆,办理涉旅行政案件66起,罚款9起,关停无证经营旅游门市部4家,责令整改98家。 推出“联调速裁”法 便捷受理快速结案 “张家界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武陵源的法官让我在这异地他乡不仅感受到公正高效,也感受到了人情温暖。”来自江苏的魏女士竖起大拇指说道。 4月17日,在国家首批4A级风景区黄龙洞门口,魏女士拨通了武陵源区人民法院旅游速裁法庭的电话,区法院刘法官迅速奔赴现场。据了解,魏女士一家在排队进入景区时遭到插队,同在排队的外国游客提出异议,双方情绪激动发生争执。混乱中,魏女士的手链被扯断,家人也受到了伤害。经法官协调,由外国游客所在的旅行社赔偿魏女士人民币3000元。 为探索服务旅游大局新路径,武陵源区法院创新推出以“全域排查+多方联动+旅游速裁”为核心的预防化解涉旅纠纷“联调速裁”工作法。近三年来,共化解旅游纠纷508起,网上调处320起,收到锦旗、表扬信、表扬短信等395件,涉旅纠纷调解成功率、满意率均达100%,旅游纠纷同比下降35%。在湖南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暨调解工作会议上,武陵源区人民法院被评为湖南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武陵源区法院开通了涉旅纠纷绿色通道,利用手机、网络的灵活便捷特性,打造电话立案、短信立案、二维码扫码立案、微信立案等诉讼平台,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疏导化解纠纷,将诉讼审理时间减少到1至3小时结案,最短30分钟即可审结。旅游速裁法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将审判工作延伸到景区、酒店等地,实现哪里有纠纷投诉哪里就有旅游速裁临时法庭,为涉旅矛盾纠纷当事人提供一站式、集成式司法服务,实现涉旅矛盾纠纷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多点协办。2023年以来,已就地化解涉旅纠纷53件。 同时,法院开通了网上旅游速裁法庭微信在线调解室,游客可直接通过微信平台在线调解、在线开庭、在线兑现,实现涉旅矛盾纠纷“网上能办、码上就办、异地可办”,2023年以来,通过网上旅游速裁法庭解决纠纷150件。 开通办案绿色通道 设旅游检察监督点 2016年以来,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从创新机制入手,把延伸履职、做优窗口挺在前,以点带面、服务旅游。 2016年4月26日,区检察院服务旅游发展工作室成立;5月5日,开通涉旅办案绿色通道,向社会公开承诺:有诉不理找检察。2017年开始实行窗口前移,在核心景区标志门广场设立旅游检察窗口,坚持“五一”、“十一”和春节等安排全员轮流值班。2018年下半年,在全省率先成立“旅游检察服务非公经济办公室”。从2023年开始,启动每月8日检察长窗口带班机制。区检察院先后在区旅游文化局设立旅游检察监督服务点,在区工商联设立旅游检察服务非公经济联络点,坚持派员每周坐班1天。 同时,区检察院积极创新涉旅办案绿色通道机制,在全省检察机关率先出台“凡涉旅刑事案件,审查批捕环节3天办结,审查起诉环节15天办结,并监督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快侦、快判,全程提速”的规定。运用这一机制,依法快速办理了犯罪嫌疑人屈某某抢劫游客案、犯罪嫌疑人邓某某伤害游客案、犯罪嫌疑人徐某某诈骗游客财物案等5起侵犯游客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刑事案件。快办、优办破坏旅游市场、影响旅游环境、妨害旅游发展等相关联的近100件民行公益诉讼案件,反响良好。 旅游检察开展工作以来,共为游客提供问询服务1095人次,法律咨询181人次,化解旅游纠纷35起。坚持定期深入景点开展景区资源保护监督调研走访,摸排线索11条,召开座谈会6次,提出意见建议14条,拓宽了公益诉讼监督的案源和渠道。对追客赶客、非法营运、价格欺诈等旅游乱象及时发出检察建议,限期整改。 坚持调解优先原则 融合民族文化普法 “宪法是全国的母法,就像太阳照大地……”标志门广场,极具民族特色的花灯表演——《宪法修得好》受到游客青睐。该节目由武陵源区司法局和晓晓民俗文艺表演队合作编写,2023年荣获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法治文化作品三等奖。将普法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既符合当地群众的喜好,又向世界游客展示民族文化,为武陵源仙境美景增添法治流量。 武陵源区司法局积极探索普法新方式,将普法宣传与当地民族文化融合、探索出“普法+民族文化”“普法+红色旅游”等一系列普法产品。 据了解,武陵源区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坚持调解优先原则,按照“7×24小时”的工作模式,以2人为1小组,3小组轮流值守,做到10分钟赶到矛盾纠纷地,确保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得到及时、妥善处理。2023年以来,共办理文化旅游市场纠纷案件12起,其中11起为旅游市场纠纷,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3.1万余元。调解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与认可。 为打造矛盾化解新品牌,武陵源区司法局研发了全省首个调解微信服务小程序——“湘调和”,充分发挥“智慧调解”优势,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赋能调解工作,以更快速、更便捷、更低成本的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湘调和”小程序试运行以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4件,开展法律咨询500余件,满意率达100%。 网格巡查全面覆盖 深化旅游整治成色 为打通平安武陵源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武陵源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把治安防控措施延伸至群众、游客身边。 目前,武陵源区共划分7个一级网格、47个二级网格、320个三级微网格,覆盖了整个城区、农村及景区。全区现有专职网格员14名,兼职网格员320名。 索溪峪街道综治中心利用“索溪网格”App,每日排班安排网格员、村干部、党员、小组长等,开展“地毯式”网格巡查,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对于涉旅苗头性问题矛盾,第一时间消除在萌芽阶段。对于调处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协调联合部门力量,集中会商调处,形成以矛盾纠纷“70%人民调解、20%行政调解、10%司法调解”为工作目标的“721”调解模式。 2023年索溪峪街道通过日常摸排发现黄龙路某商贸公司涉嫌虚假宣传、毛某某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却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居民陈某从事导游工作时向旅游者兜售物品的行为等情况,迅速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处理。相关部门对这些侵犯游客权益依法依规作出相应处罚,街道也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后期跟踪,均整改到位。游客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旅游市场持续向好。 2023年公共安全感满意度测评,武陵源位居湖南省第一方阵,张家界市第一名;获评湖南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县市区”,连续29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县”、连续19年保持全省“平安区县”称号;区委政法委机关获评全省唯一的“全国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顺利通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验收。 “只有让游客各方面体验更‘丝滑’,‘国际张’的名片才能越来越亮,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步伐才能行稳致远。”武陵源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屈辉说,武陵源区委政法委将继续带领政法队伍全力守护平安景区、服务新时期高质量旅游发展。 漫画/高岳
|
除了美丽的风景,张家界武陵源景区还有啥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
法治流量让“国际张”名片更亮
|
|
|
|
( 2024-04-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
调查动机 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因旅游建区、靠旅游兴区,以三千奇峰、八百秀水闻名于世,拥有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等金字招牌,是湖南迎宾的“客厅”、开放的“窗口”,也是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据统计,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量487.15万人次,同比增长233.36%;2024年春节和清明节已接待游客量23.6万余人次。 除了美丽的风景,还有什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武陵源景区?记者走进当地进行调查采访。 □ 本报记者 阮占江 □ 本报通讯员 陶 敏
常态化开展景区景点巡逻防控,对旅游报警求助、涉旅纠纷、追客赶客等警情,快速出警、果断处置;开通涉旅纠纷绿色通道,将诉讼审理时间减少到1至3小时结案,最短30分钟即可审结;将普法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为武陵源仙境美景增添法治流量…… 近年来,为致力于率先建成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和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武陵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政法机关积极作为,主动担当,铁腕柔情,使游客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得到了全面提升,打造了新时期美丽“仙境”的新“枫景”。 建立旅游快警平台 主动应战服务前置 “虽然发生了一点小插曲,但丝毫不影响旅游体验,整个纠纷调解过程快速又高效,看到这一抹‘藏青蓝’,我们心里就有满满的安全感。”4月14日晚,武陵源公安联合区文旅部门联动处置了一起涉旅纠纷,双方握手言和时对民警说道。 2023年7月,武陵源区正式建立旅游快警平台,按照“集中屯警、动中备勤、有警出警、无警巡逻”原则,常态化开展景区景点及周边区域巡逻防控,对旅游报警求助、涉旅纠纷、追客赶客等警情,快速出警、果断处置,全力打造“快、全、优”旅游警务模式,变“静态候警”为“动态处警”、变“被动集结”为“主动应战”、变“游客上门”为“服务前置”……最大限度提升街面防控、应急处突和打击震慑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及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快警”用一抹抹亮丽的“藏青蓝”绘就城市“平安底色”。 目前,武陵源区共建成1个一级“旅游快警”平台、5个二级“快反”平台和46个三级“群防群治”平台并投入使用。 “我们出警的速度直接影响到群众的满意度,群众报警后最迫切的就是希望警察第一时间出现、快速处置,我们的‘快警’就是回应群众这样的期待。”张家界市公安局武陵源分局反恐怖和特警大队大队长黄光明说。 据悉,武陵源区深入推进“铁腕治旅”涉旅联合执法17次,办理涉旅案件207件,扎实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利剑行动”,核心景区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旅游市场“追客赶客、使用假导游证、喊客拉客、强迫交易”等突出问题,高压打击旅游违法、违规行为,强势清理旅游环境,出动警力400余人次,查处违法违规车辆917辆,办理涉旅行政案件66起,罚款9起,关停无证经营旅游门市部4家,责令整改98家。 推出“联调速裁”法 便捷受理快速结案 “张家界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武陵源的法官让我在这异地他乡不仅感受到公正高效,也感受到了人情温暖。”来自江苏的魏女士竖起大拇指说道。 4月17日,在国家首批4A级风景区黄龙洞门口,魏女士拨通了武陵源区人民法院旅游速裁法庭的电话,区法院刘法官迅速奔赴现场。据了解,魏女士一家在排队进入景区时遭到插队,同在排队的外国游客提出异议,双方情绪激动发生争执。混乱中,魏女士的手链被扯断,家人也受到了伤害。经法官协调,由外国游客所在的旅行社赔偿魏女士人民币3000元。 为探索服务旅游大局新路径,武陵源区法院创新推出以“全域排查+多方联动+旅游速裁”为核心的预防化解涉旅纠纷“联调速裁”工作法。近三年来,共化解旅游纠纷508起,网上调处320起,收到锦旗、表扬信、表扬短信等395件,涉旅纠纷调解成功率、满意率均达100%,旅游纠纷同比下降35%。在湖南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暨调解工作会议上,武陵源区人民法院被评为湖南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武陵源区法院开通了涉旅纠纷绿色通道,利用手机、网络的灵活便捷特性,打造电话立案、短信立案、二维码扫码立案、微信立案等诉讼平台,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疏导化解纠纷,将诉讼审理时间减少到1至3小时结案,最短30分钟即可审结。旅游速裁法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将审判工作延伸到景区、酒店等地,实现哪里有纠纷投诉哪里就有旅游速裁临时法庭,为涉旅矛盾纠纷当事人提供一站式、集成式司法服务,实现涉旅矛盾纠纷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多点协办。2023年以来,已就地化解涉旅纠纷53件。 同时,法院开通了网上旅游速裁法庭微信在线调解室,游客可直接通过微信平台在线调解、在线开庭、在线兑现,实现涉旅矛盾纠纷“网上能办、码上就办、异地可办”,2023年以来,通过网上旅游速裁法庭解决纠纷150件。 开通办案绿色通道 设旅游检察监督点 2016年以来,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从创新机制入手,把延伸履职、做优窗口挺在前,以点带面、服务旅游。 2016年4月26日,区检察院服务旅游发展工作室成立;5月5日,开通涉旅办案绿色通道,向社会公开承诺:有诉不理找检察。2017年开始实行窗口前移,在核心景区标志门广场设立旅游检察窗口,坚持“五一”、“十一”和春节等安排全员轮流值班。2018年下半年,在全省率先成立“旅游检察服务非公经济办公室”。从2023年开始,启动每月8日检察长窗口带班机制。区检察院先后在区旅游文化局设立旅游检察监督服务点,在区工商联设立旅游检察服务非公经济联络点,坚持派员每周坐班1天。 同时,区检察院积极创新涉旅办案绿色通道机制,在全省检察机关率先出台“凡涉旅刑事案件,审查批捕环节3天办结,审查起诉环节15天办结,并监督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快侦、快判,全程提速”的规定。运用这一机制,依法快速办理了犯罪嫌疑人屈某某抢劫游客案、犯罪嫌疑人邓某某伤害游客案、犯罪嫌疑人徐某某诈骗游客财物案等5起侵犯游客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刑事案件。快办、优办破坏旅游市场、影响旅游环境、妨害旅游发展等相关联的近100件民行公益诉讼案件,反响良好。 旅游检察开展工作以来,共为游客提供问询服务1095人次,法律咨询181人次,化解旅游纠纷35起。坚持定期深入景点开展景区资源保护监督调研走访,摸排线索11条,召开座谈会6次,提出意见建议14条,拓宽了公益诉讼监督的案源和渠道。对追客赶客、非法营运、价格欺诈等旅游乱象及时发出检察建议,限期整改。 坚持调解优先原则 融合民族文化普法 “宪法是全国的母法,就像太阳照大地……”标志门广场,极具民族特色的花灯表演——《宪法修得好》受到游客青睐。该节目由武陵源区司法局和晓晓民俗文艺表演队合作编写,2023年荣获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法治文化作品三等奖。将普法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既符合当地群众的喜好,又向世界游客展示民族文化,为武陵源仙境美景增添法治流量。 武陵源区司法局积极探索普法新方式,将普法宣传与当地民族文化融合、探索出“普法+民族文化”“普法+红色旅游”等一系列普法产品。 据了解,武陵源区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坚持调解优先原则,按照“7×24小时”的工作模式,以2人为1小组,3小组轮流值守,做到10分钟赶到矛盾纠纷地,确保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得到及时、妥善处理。2023年以来,共办理文化旅游市场纠纷案件12起,其中11起为旅游市场纠纷,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3.1万余元。调解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与认可。 为打造矛盾化解新品牌,武陵源区司法局研发了全省首个调解微信服务小程序——“湘调和”,充分发挥“智慧调解”优势,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赋能调解工作,以更快速、更便捷、更低成本的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湘调和”小程序试运行以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4件,开展法律咨询500余件,满意率达100%。 网格巡查全面覆盖 深化旅游整治成色 为打通平安武陵源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武陵源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把治安防控措施延伸至群众、游客身边。 目前,武陵源区共划分7个一级网格、47个二级网格、320个三级微网格,覆盖了整个城区、农村及景区。全区现有专职网格员14名,兼职网格员320名。 索溪峪街道综治中心利用“索溪网格”App,每日排班安排网格员、村干部、党员、小组长等,开展“地毯式”网格巡查,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对于涉旅苗头性问题矛盾,第一时间消除在萌芽阶段。对于调处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协调联合部门力量,集中会商调处,形成以矛盾纠纷“70%人民调解、20%行政调解、10%司法调解”为工作目标的“721”调解模式。 2023年索溪峪街道通过日常摸排发现黄龙路某商贸公司涉嫌虚假宣传、毛某某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却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居民陈某从事导游工作时向旅游者兜售物品的行为等情况,迅速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处理。相关部门对这些侵犯游客权益依法依规作出相应处罚,街道也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后期跟踪,均整改到位。游客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旅游市场持续向好。 2023年公共安全感满意度测评,武陵源位居湖南省第一方阵,张家界市第一名;获评湖南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县市区”,连续29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县”、连续19年保持全省“平安区县”称号;区委政法委机关获评全省唯一的“全国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顺利通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验收。 “只有让游客各方面体验更‘丝滑’,‘国际张’的名片才能越来越亮,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步伐才能行稳致远。”武陵源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屈辉说,武陵源区委政法委将继续带领政法队伍全力守护平安景区、服务新时期高质量旅游发展。 漫画/高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