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窗口
|
|
□ 本报记者 周宵鹏 □ 本报见习记者 李雯 诉源治理是构建“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牢固基础和有力保障。2023年以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能动司法与诉源治理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三下三进三联动”诉源治理工作体系,推动工作重心下沉、法官力量下沉、司法服务下沉,深入开展法官(助理)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与行政部门联动、与解纷组织联动、与基层组织联动,全面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找准“发力点”凝聚工作合力 天寒地冻,皑皑白雪。近日,石家庄市栾城区人民法院冶河法庭法官与驻庭调解员冒着严寒前往辖区某物业公司,与该公司负责人及业主代表进行座谈,了解司法需求,共解疑难问题。 法官以涉诉典型物业纠纷案件及普遍存在的物业服务问题为切入点,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公司运管等多方面深入分析矛盾根源,实现物业纠纷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为构建业主与物业和谐关系、守护美好居住环境贡献法院力量。 为切实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石家庄中院制定《关于着力构建“三下三进三联动”诉源治理工作体系,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并由石家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 石家庄市两级法院以人民法庭为依托,在村镇、街道、社区、学校设置法官工作站、法官工作室,通过诉前调解、巡回审判、送法下基层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此外,每个法官工作站、法官工作室确定一名包联法官或法官助理,指导特邀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把诉讼服务、解纷服务、法治宣传送到群众“家门口”,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据统计,2023年8月以来,石家庄法院在全市270个乡镇、街道成立法官工作站252个,4810个村(社区)建成法官工作室3809个。 织密“解纷网”深化多元调解 “真是多亏了你们帮忙,把我俩的矛盾给解决了,我俩现在就一起去吃饭喝酒!”前不久,正定县人民法院北贾村法庭驻庭调解员王月月通过诉前调解快速调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获得双方当事人一致好评。 王月月于2023年8月刚刚选聘,4个多月时间里,在法庭法官的指导帮助下,她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件,调解成功率接近50%。“看到他们来的时候针锋相对、面红耳赤,走的时候面带微笑、握手言和,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很自豪,心里非常高兴。”王月月说。 石家庄法院在基层群众、网格员、志愿者、专业调解组织等社会公众、解纷组织中择优选聘特邀调解员,纳入法院特邀调解员名册。目前,全市法院选聘特邀调解员4587人,其中,驻庭84人,驻站442人,驻室4061人。 为畅通工作渠道,石家庄法院以包联法官(助理)为主导,设置微信工作群,加强与特邀调解员的工作联系,实时指导调解工作;开设法官大讲堂,法官、特邀调解员交流调解经验、调解技巧,分享心得体会;加强特邀调解员经费保障,充分调动开展调解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另外,石家庄法院还积极与行政部门联动,建立府院联动工作平台,开展行政争议化解工作,促进官民和谐;与解纷组织联动,联合基层调解组织,重点解决民商事纠纷;与基层组织联动,推动平安乡村(社区)、法治乡村(社区)、文明乡村(社区)建设。 走好“普法路”守护校园安全 2023年9月,石家庄中院法官走进石家庄市第二中学,以“放飞希望 法护未来”为主题,为高一新生讲授开学第一堂法治课,该院少年审判庭庭长高岩被聘任为该校法治副校长。 课堂上,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了法袍、法徽、法槌组成元素的含义和象征,让学生代表以“小法官”的身份试穿法袍、试敲法槌,全面体验法律和司法的威严。同时,通过深入解析“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和危害,重点讲解应对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石家庄法院积极加强与学校、老师、家长的联系沟通,通过法治课堂、法院开放日、送法进校园、司法建议等方式,参与学生教育和学校管理,提高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实现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家庭、家庭拉社会,以司法之力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3年以来,石家庄两级法院700名法官包联1038所中小学,483名法官被聘为法治副校长。9月开学季,304名法官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以“放飞希望 法护未来”为主题,为全市380所学校、26.8万名学生送上“开学法治第一课”,得到了学校、广大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赞誉。 “石家庄法院将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法治担当、责任担当,把更多精力向基层倾斜,把更多资源向诉前倾斜,加强源头预防、前端化解,推动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为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石家庄中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贾巧秀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
|
石家庄中院“三下三进三联动”诉源治理促和谐
|
|
|
|
( 2024-01-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窗口 |
|
□ 本报记者 周宵鹏 □ 本报见习记者 李雯 诉源治理是构建“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牢固基础和有力保障。2023年以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能动司法与诉源治理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三下三进三联动”诉源治理工作体系,推动工作重心下沉、法官力量下沉、司法服务下沉,深入开展法官(助理)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与行政部门联动、与解纷组织联动、与基层组织联动,全面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找准“发力点”凝聚工作合力 天寒地冻,皑皑白雪。近日,石家庄市栾城区人民法院冶河法庭法官与驻庭调解员冒着严寒前往辖区某物业公司,与该公司负责人及业主代表进行座谈,了解司法需求,共解疑难问题。 法官以涉诉典型物业纠纷案件及普遍存在的物业服务问题为切入点,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公司运管等多方面深入分析矛盾根源,实现物业纠纷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为构建业主与物业和谐关系、守护美好居住环境贡献法院力量。 为切实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石家庄中院制定《关于着力构建“三下三进三联动”诉源治理工作体系,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并由石家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 石家庄市两级法院以人民法庭为依托,在村镇、街道、社区、学校设置法官工作站、法官工作室,通过诉前调解、巡回审判、送法下基层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此外,每个法官工作站、法官工作室确定一名包联法官或法官助理,指导特邀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把诉讼服务、解纷服务、法治宣传送到群众“家门口”,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据统计,2023年8月以来,石家庄法院在全市270个乡镇、街道成立法官工作站252个,4810个村(社区)建成法官工作室3809个。 织密“解纷网”深化多元调解 “真是多亏了你们帮忙,把我俩的矛盾给解决了,我俩现在就一起去吃饭喝酒!”前不久,正定县人民法院北贾村法庭驻庭调解员王月月通过诉前调解快速调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获得双方当事人一致好评。 王月月于2023年8月刚刚选聘,4个多月时间里,在法庭法官的指导帮助下,她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件,调解成功率接近50%。“看到他们来的时候针锋相对、面红耳赤,走的时候面带微笑、握手言和,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很自豪,心里非常高兴。”王月月说。 石家庄法院在基层群众、网格员、志愿者、专业调解组织等社会公众、解纷组织中择优选聘特邀调解员,纳入法院特邀调解员名册。目前,全市法院选聘特邀调解员4587人,其中,驻庭84人,驻站442人,驻室4061人。 为畅通工作渠道,石家庄法院以包联法官(助理)为主导,设置微信工作群,加强与特邀调解员的工作联系,实时指导调解工作;开设法官大讲堂,法官、特邀调解员交流调解经验、调解技巧,分享心得体会;加强特邀调解员经费保障,充分调动开展调解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另外,石家庄法院还积极与行政部门联动,建立府院联动工作平台,开展行政争议化解工作,促进官民和谐;与解纷组织联动,联合基层调解组织,重点解决民商事纠纷;与基层组织联动,推动平安乡村(社区)、法治乡村(社区)、文明乡村(社区)建设。 走好“普法路”守护校园安全 2023年9月,石家庄中院法官走进石家庄市第二中学,以“放飞希望 法护未来”为主题,为高一新生讲授开学第一堂法治课,该院少年审判庭庭长高岩被聘任为该校法治副校长。 课堂上,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了法袍、法徽、法槌组成元素的含义和象征,让学生代表以“小法官”的身份试穿法袍、试敲法槌,全面体验法律和司法的威严。同时,通过深入解析“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和危害,重点讲解应对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石家庄法院积极加强与学校、老师、家长的联系沟通,通过法治课堂、法院开放日、送法进校园、司法建议等方式,参与学生教育和学校管理,提高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实现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家庭、家庭拉社会,以司法之力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3年以来,石家庄两级法院700名法官包联1038所中小学,483名法官被聘为法治副校长。9月开学季,304名法官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以“放飞希望 法护未来”为主题,为全市380所学校、26.8万名学生送上“开学法治第一课”,得到了学校、广大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赞誉。 “石家庄法院将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法治担当、责任担当,把更多精力向基层倾斜,把更多资源向诉前倾斜,加强源头预防、前端化解,推动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为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石家庄中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贾巧秀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