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5 3/5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持续推进阳光司法 最大限度发挥案例实用效能
· 前11个月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2554件
· 最高检发布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
· 惠州小金口街道强化信访问题源头化解
· 五级人大代表走进临澧检察机关
· 吉安公安优化考核提升履职能力
· 昆明滇池公安严守岁末“安全关”
· 福安公安开展危化品安全风险排查
· 盐城亭湖“三强化”推动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 毕节多措并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 平阳顺溪镇做好信访工作让群众“事心双解”
· 讷河法院多措并举加强诉源治理
· 大厂县创新机制提升信访工作质效
· 成都新津法院推进刑事庭审实质化
· 湖州织里警方加强受立案全周期管理
· 广州人和镇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 蚌埠钓鱼台街道信访超市“一站式”解忧

最高检发布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

( 2023-12-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本报讯 记者董凡超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柴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等5件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体现检察机关始终保持对恶意欠薪犯罪依法惩治的态度,多渠道追讨欠薪、全力追赃挽损的办案理念,以及坚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决心。
  在柴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涉案人员恶意欠薪数额特别巨大、欠薪对象人数众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检察机关准确适用升格法定刑,做到当严则严;在杜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对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线索,检察机关积极开展调查核实,依法监督立案;在某安建劳务公司、曾某某等5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检察机关发现遗漏被欠薪者、遗漏犯罪主体等,依法准确认定犯罪事实,切实把握“捕”“诉”标准;在苏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对于虽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但与劳动者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检察机关依法认定属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主体;在王某、高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检察机关发现存在遗漏的被欠薪者,提前介入引导取证,依法追加被害人,切实维护被欠薪者合法权益。
  据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入刑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立足司法办案,通过提前介入、引导取证、依法履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立案监督等办案职责,依法惩治恶意欠薪行为,取得明显成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