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经纬
|
|
□ 本报采访组
“入户门坏了,到现在没修好——及时查看,报到物业公司。” “楼上楼下噪声太大引起矛盾——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与两户及时沟通处理。” “快递驿站丢失快递——网格员与物业工作人员查看监控,及时处理。” …… 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山东省日照市桃园社区看到的“一家子拉呱吧”社情民意收集台账,在台账上还记录着时间、反映人、住址及联系电话,事件记录清晰明了。 桃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梁庆伟介绍说,自今年9月网格体系建成以来,实行“15分钟接诉即办”,居民通过线上线下反映,网格员接到社区指令,15分钟内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及时帮办代办。桃园社区从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物业工作人员当中选聘169名楼长,让楼长成为社区和网格员的“千里眼”“顺风耳”。同时,网格员穿行于大街小巷,不断收集、化解居民烦心事、揪心事,成为居民的暖心人。 社区虽小,但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不小。近年来,日照市探索创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办法,市县乡三级社会治理中心立足研判指挥、实战调解、排查吸附等职能定位,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包联、推送、化解、调处、攻坚、疏导”七环解纷链,构建了“四级七环”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新格局。 幸福社区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小李,我们对门私自把电线接到我家电表上,找他不承认,你们帮我找找他,让他赔我损失!” “刘姐您放心,我这就记上,咱说说具体怎么回事,我们尽快上他家走访了解情况,行不?” …… 挂了电话,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奎山街道奎安社区网格员李玲向记者介绍道:“我们社区的矛盾纠纷接办热线现在居民们都知道了,有点大事小事就找社区、找网格员,他们觉得我们能给他们办成事。遇到棘手情况,我们还会拉着包联民警一起‘上阵’。” 该社区党总支书记侯燕燕介绍说,今年,为了更加高效便捷地解决一般性的社会矛盾纠纷,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了“警网融合”社会治理工程,采取“社区+警务室”协同、“警格+网格”融合、“民辅警+网格员”互联的工作模式,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源头化解,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110”和“家门口的12345”,实现矛盾纠纷“体内消化”。 来到东港区石臼街道津海社区,“解忧超市”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超市里,全方位收集群众遇到的困难,在心愿货架上,张贴着群众希望解决的各类为难事,并按政府解决、市场解决、爱心救助进行分类。“我想要一台微波炉”“我想要一部分书籍”……各种各样的“微心愿”挂满了“货架”,许愿人的基本情况、需求一目了然。走出超市,映入眼帘的是该社区墙上随处可见的宣传语、标识,细致入微地通过各种圆形设计呈现出来。 津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淑一说,社区将“网结同心、格致和谐”作为社区治理创新的子品牌,扎实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画出了最大同心圆。按照“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工作模式,明确“五小”工作职责,即代办“小事项”、调处“小纠纷”、整改“小隐患”、听取“小意见”、政策“小宣讲”,推动无死角排查,用网格画好“和谐圆”。 “在邻里纠纷调解上坚持小事网格调、大事社区调、涉法涉诉专业调的‘三调’机制,目前,基层网格调处各类纠纷87件,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作用。”杨淑一说。 石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孟凡华说,下一步,津海社区推进“精网微格”治理走深走实,用“微网格”撬动“微治理”,以“微治理”共创大平安,从“微”入手,在安全生产、为民办实事等方面不断贡献网格力量,多元提升居民群众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有“山东省最大的搬迁安置社区”之称的岚山区虎山镇官山社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高楼林立而不杂,人流如织而不乱。原来,官山社区成立于2012年,由12个村整村集中搬迁安置组成,社区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共建设居民楼331栋、9908套,目前已入住居民8966余户、2.3万余人。 针对成立初期面临的“各自为政”模式难适应、“物业包办”服务难跟上等问题,该社区党建指导员辛本全介绍说,社区创新推动“红色物业”模式,即在社区党委统一领导下,实施村企联合入股方式,试点推行“社区党委+村合作社+物业企业”红色物业治理新模式,有效破解村居和物业公司在管理中出现的“两张皮”现象,2022年以来,累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7项,完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235件。 平安乡镇 纵深推进矛调工作 记者一行来到岚山区虎山镇综治中心时,正好遇到韩家村村民韩建波的上访诉求被受理,他在与工作人员谈话后,签署了《初信初访事项办理双向承诺书》。 韩建波的上访诉求是,2022年4月,其母亲马宗玉退职待遇无故被停,要求恢复待遇,并按照正式退职人员享受有关待遇等。 在韩建波签名并按上手印后,在规定位置上工作人员也签了名。承诺书上,此案的包案领导和办理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都有显示,并且作出承诺,自签订本承诺书之日起60日内处理完毕并出具书面处理意见书。 据介绍,虎山镇位于岚山区城郊接合部,户籍人口6.7万余人,流动人口近4万人,是山东精品钢铁基地主战场,岚山临港产业发展主阵地。虎山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郑宁告诉记者,近年来,立足拆迁安置面广量大、人口流动性强、各类矛盾纠纷多发的实际,虎山镇把推动强化矛盾纠纷调处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纵深推进平安建设提质增效。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设立综合服务、矛盾纠纷调处、网格化服务等功能区,实现了镇域综合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记者走访发现,在日照,许多乡镇或街道的社会治理中心都有着不尽相同而又行之有效的矛盾纠纷调解的方式方法。 东港区涛雒镇地处黄海之滨,拥有海岸线16.5公里,全镇辖75个村,其中渔业村25个。涛雒镇党委书记陈彬介绍,近几年,随着沿海渔业经济的发展,涉及滩涂承包、海上碰撞、渔民伤亡等渔业纠纷案件随之增多,为进一步增强化解海上矛盾纠纷能力,发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作用,涛雒镇整合海上调解资源,于2020年成立涛雒镇海上联合调解委员会,在沿海渔业村中挑选出25位个人素质能力较强、政治素养较好、渔船威望较高的“船老大”和调解主任,组成海上人民调解队伍的“主心骨”;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激发调解员参与海上纠纷调处的积极性。 据了解,海上调委会自成立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8件,涉及渔民500多人,涉案金额达到2400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为确保海上平安作出了应有贡献。 从涛雒镇采访结束之后,记者又相继走访了莒县长岭镇综治中心、五莲县潮河镇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和东港区秦楼街道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 长岭镇融合基层自治、社会治理、矛盾化解、网格化管理等工作,统筹全镇各村三职干部和乡村教师、网格员、村医、党员巷长、农金员、农电工、养路员、水管员、保洁员、志愿者13类人群,建立乡村治理联席会议制度,让基层自治从“单枪匹马”变“联动作战”,让曾经的村党支部唱“独角戏”变成了群策群力的“大合唱”。 长岭镇党委书记王春华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全镇初信初访仅6件,目前均已办结,较去年下降40%;省市县交办信访件4件,均已化解;市长热线承办量512件,较去年同期下降26%。 五莲县潮河镇实行“1+5+N”模式,规范化打造1个镇级社会治理中心,高标准建成5个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成立“本色管家”服务队,整合N支调解队伍,坚持调解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建立起速度快、程序活、效果好的全科调解体系。今年以来,全镇已处置各类矛盾纠纷3163起,办结率100%。 潮河镇党委书记、市北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宋宗升说,下一步,潮河镇将以建设智慧村居、幸福村居、平安村居为目标,持续完善“全科调解”模式,不断提升镇域社会治理水平,为平安五莲、平安日照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秦楼街道是日照市委、市政府驻地街道。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2021年,秦楼街道改建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司法所、信访办、综治办、物业办、城管办、市长热线办、城管服务大队7个部门入驻联合办公,设接待、调解、热线、反邪教、法律维权、服务窗口6个功能区,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让中心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结站”、社会综合治理的“智慧大脑”和“指挥中枢”。 秦楼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贾伟婷告诉记者,中心高标准打造以综治中心为网格服务阵地的“智慧平台”,对收集的矛盾诉求,通过系统分析研判,逐级分流转办,实现一网归集、一网分流、一网办理;对应急突发事件,利用视频系统、手持终端、无线对讲等手段指挥,调动各方力量,应急处置;以社情、警情、舆情信息为基础,对公共安全和社会风险预测预警预防,实现社会治安“天上有监控、地面有巡逻、村社有网格”的“一网防控”安全格局。 中心统筹 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几名来访群众在导引台进行简单登记后,由引导人员根据群众需求引导到对应窗口或楼层办理。这是记者在日照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看到的一幅画面。走上二楼,映入眼帘的是12345热线办理中心的标识,100多位话务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把‘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日照市政务热线办理中心主任尉星告诉记者,日照市坚持源头防控、多元解纷社会治理理念,将12345热线办理中心作为线上分中心搬进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创新打造了“12345+调解”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比如对于短时间内难以调解完成的诉求,特别是欠薪、拆违和消费维权等问题,转入12345热线“一办到底”跟踪办理系统,由热线承办单位及时反馈阶段性办理结果,持续推进问题解决,直至完成化解。 2021年“12345+调解”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建立以来,共提供非诉服务14.02万件,全市法院收案率增幅和信访受理量保持“双下降”,群众满意度连年居于全省前列。 日照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主任丁元波介绍,成立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的初衷是打造“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群众难题解决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级中心重在统筹指挥、研判指挥,县级中心重在指挥+实战,乡级中心重在实战调解+排查,社区网格作为基层触角和前沿阵地重在排查疏导吸附。上下一体、紧密联动。横向上,加强部门之间协同联动,打通部门壁垒,最大限度整合矛盾调处资源,实现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接得住、群众信得过、最多跑一地”目标;纵向上,市县乡三级中心同步建设,加强工作指导调度,理顺矛盾纠纷预警推送,逐级呼叫解决机制,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市级“指挥调度中心”、县级“终点站”、乡级“主阵地”、村级“前沿哨所”实战阵地。今年以来,各级中心受理各类矛盾纠纷诉求事项24099起,办结21794起,办结率90.44%。 走进莒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在其院落的中心位置是两个经过设计的汉字组成的黑白相间的标志,寓意“和合”二字。该标志几乎在中心的显要位置都可以看到。 据莒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主任杜贞庆介绍,组建“和合”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将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和非诉讼纠纷受理中心“四中心”合一,并于今年5月1日将中心搬进“县委大院”,实现干部群众面对面,矛盾纠纷就地办。在中心设立“公心”调解室,特邀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调解员,教育引导群众“有话好好说,有理慢慢讲”,全力打造矛盾纠纷“一调百顺”的生动局面。莒县还成立了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医患、交通事故、劳资、保险和家事5个专业化调委会,聘用23名懂法律、善调解、热心肠的退休老同志担任专职调解员,为当事人免费提供“一站式”服务。2014年成立以来,各专业化调委会共化解纠纷6406起,涉案金额达4.6亿元。 “我们从全市社会治理大局出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坚持‘大调解、大治理’理念,在市县乡三级中心探索建立并完善问题事项闭环机制基础上,聚焦网格发现、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包联、推送、化解、调处、攻坚、疏导’七环解纷链,真正构建起‘四级七环’社会治理大格局。”日照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丁辉说。 (记者陈建国 姜东良 曹天健 韩丹东) 漫画/高岳
|
|
群众有诉求,15分钟接诉即办
|
日照探索创新构建“四级七环”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新格局
|
|
|
( 2023-12-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
□ 本报采访组
“入户门坏了,到现在没修好——及时查看,报到物业公司。” “楼上楼下噪声太大引起矛盾——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与两户及时沟通处理。” “快递驿站丢失快递——网格员与物业工作人员查看监控,及时处理。” …… 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山东省日照市桃园社区看到的“一家子拉呱吧”社情民意收集台账,在台账上还记录着时间、反映人、住址及联系电话,事件记录清晰明了。 桃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梁庆伟介绍说,自今年9月网格体系建成以来,实行“15分钟接诉即办”,居民通过线上线下反映,网格员接到社区指令,15分钟内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及时帮办代办。桃园社区从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物业工作人员当中选聘169名楼长,让楼长成为社区和网格员的“千里眼”“顺风耳”。同时,网格员穿行于大街小巷,不断收集、化解居民烦心事、揪心事,成为居民的暖心人。 社区虽小,但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不小。近年来,日照市探索创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办法,市县乡三级社会治理中心立足研判指挥、实战调解、排查吸附等职能定位,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包联、推送、化解、调处、攻坚、疏导”七环解纷链,构建了“四级七环”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新格局。 幸福社区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小李,我们对门私自把电线接到我家电表上,找他不承认,你们帮我找找他,让他赔我损失!” “刘姐您放心,我这就记上,咱说说具体怎么回事,我们尽快上他家走访了解情况,行不?” …… 挂了电话,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奎山街道奎安社区网格员李玲向记者介绍道:“我们社区的矛盾纠纷接办热线现在居民们都知道了,有点大事小事就找社区、找网格员,他们觉得我们能给他们办成事。遇到棘手情况,我们还会拉着包联民警一起‘上阵’。” 该社区党总支书记侯燕燕介绍说,今年,为了更加高效便捷地解决一般性的社会矛盾纠纷,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了“警网融合”社会治理工程,采取“社区+警务室”协同、“警格+网格”融合、“民辅警+网格员”互联的工作模式,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源头化解,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110”和“家门口的12345”,实现矛盾纠纷“体内消化”。 来到东港区石臼街道津海社区,“解忧超市”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超市里,全方位收集群众遇到的困难,在心愿货架上,张贴着群众希望解决的各类为难事,并按政府解决、市场解决、爱心救助进行分类。“我想要一台微波炉”“我想要一部分书籍”……各种各样的“微心愿”挂满了“货架”,许愿人的基本情况、需求一目了然。走出超市,映入眼帘的是该社区墙上随处可见的宣传语、标识,细致入微地通过各种圆形设计呈现出来。 津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淑一说,社区将“网结同心、格致和谐”作为社区治理创新的子品牌,扎实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画出了最大同心圆。按照“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工作模式,明确“五小”工作职责,即代办“小事项”、调处“小纠纷”、整改“小隐患”、听取“小意见”、政策“小宣讲”,推动无死角排查,用网格画好“和谐圆”。 “在邻里纠纷调解上坚持小事网格调、大事社区调、涉法涉诉专业调的‘三调’机制,目前,基层网格调处各类纠纷87件,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作用。”杨淑一说。 石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孟凡华说,下一步,津海社区推进“精网微格”治理走深走实,用“微网格”撬动“微治理”,以“微治理”共创大平安,从“微”入手,在安全生产、为民办实事等方面不断贡献网格力量,多元提升居民群众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有“山东省最大的搬迁安置社区”之称的岚山区虎山镇官山社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高楼林立而不杂,人流如织而不乱。原来,官山社区成立于2012年,由12个村整村集中搬迁安置组成,社区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共建设居民楼331栋、9908套,目前已入住居民8966余户、2.3万余人。 针对成立初期面临的“各自为政”模式难适应、“物业包办”服务难跟上等问题,该社区党建指导员辛本全介绍说,社区创新推动“红色物业”模式,即在社区党委统一领导下,实施村企联合入股方式,试点推行“社区党委+村合作社+物业企业”红色物业治理新模式,有效破解村居和物业公司在管理中出现的“两张皮”现象,2022年以来,累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7项,完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235件。 平安乡镇 纵深推进矛调工作 记者一行来到岚山区虎山镇综治中心时,正好遇到韩家村村民韩建波的上访诉求被受理,他在与工作人员谈话后,签署了《初信初访事项办理双向承诺书》。 韩建波的上访诉求是,2022年4月,其母亲马宗玉退职待遇无故被停,要求恢复待遇,并按照正式退职人员享受有关待遇等。 在韩建波签名并按上手印后,在规定位置上工作人员也签了名。承诺书上,此案的包案领导和办理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都有显示,并且作出承诺,自签订本承诺书之日起60日内处理完毕并出具书面处理意见书。 据介绍,虎山镇位于岚山区城郊接合部,户籍人口6.7万余人,流动人口近4万人,是山东精品钢铁基地主战场,岚山临港产业发展主阵地。虎山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郑宁告诉记者,近年来,立足拆迁安置面广量大、人口流动性强、各类矛盾纠纷多发的实际,虎山镇把推动强化矛盾纠纷调处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纵深推进平安建设提质增效。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设立综合服务、矛盾纠纷调处、网格化服务等功能区,实现了镇域综合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记者走访发现,在日照,许多乡镇或街道的社会治理中心都有着不尽相同而又行之有效的矛盾纠纷调解的方式方法。 东港区涛雒镇地处黄海之滨,拥有海岸线16.5公里,全镇辖75个村,其中渔业村25个。涛雒镇党委书记陈彬介绍,近几年,随着沿海渔业经济的发展,涉及滩涂承包、海上碰撞、渔民伤亡等渔业纠纷案件随之增多,为进一步增强化解海上矛盾纠纷能力,发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作用,涛雒镇整合海上调解资源,于2020年成立涛雒镇海上联合调解委员会,在沿海渔业村中挑选出25位个人素质能力较强、政治素养较好、渔船威望较高的“船老大”和调解主任,组成海上人民调解队伍的“主心骨”;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激发调解员参与海上纠纷调处的积极性。 据了解,海上调委会自成立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8件,涉及渔民500多人,涉案金额达到2400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为确保海上平安作出了应有贡献。 从涛雒镇采访结束之后,记者又相继走访了莒县长岭镇综治中心、五莲县潮河镇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和东港区秦楼街道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 长岭镇融合基层自治、社会治理、矛盾化解、网格化管理等工作,统筹全镇各村三职干部和乡村教师、网格员、村医、党员巷长、农金员、农电工、养路员、水管员、保洁员、志愿者13类人群,建立乡村治理联席会议制度,让基层自治从“单枪匹马”变“联动作战”,让曾经的村党支部唱“独角戏”变成了群策群力的“大合唱”。 长岭镇党委书记王春华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全镇初信初访仅6件,目前均已办结,较去年下降40%;省市县交办信访件4件,均已化解;市长热线承办量512件,较去年同期下降26%。 五莲县潮河镇实行“1+5+N”模式,规范化打造1个镇级社会治理中心,高标准建成5个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成立“本色管家”服务队,整合N支调解队伍,坚持调解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建立起速度快、程序活、效果好的全科调解体系。今年以来,全镇已处置各类矛盾纠纷3163起,办结率100%。 潮河镇党委书记、市北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宋宗升说,下一步,潮河镇将以建设智慧村居、幸福村居、平安村居为目标,持续完善“全科调解”模式,不断提升镇域社会治理水平,为平安五莲、平安日照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秦楼街道是日照市委、市政府驻地街道。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2021年,秦楼街道改建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司法所、信访办、综治办、物业办、城管办、市长热线办、城管服务大队7个部门入驻联合办公,设接待、调解、热线、反邪教、法律维权、服务窗口6个功能区,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让中心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结站”、社会综合治理的“智慧大脑”和“指挥中枢”。 秦楼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贾伟婷告诉记者,中心高标准打造以综治中心为网格服务阵地的“智慧平台”,对收集的矛盾诉求,通过系统分析研判,逐级分流转办,实现一网归集、一网分流、一网办理;对应急突发事件,利用视频系统、手持终端、无线对讲等手段指挥,调动各方力量,应急处置;以社情、警情、舆情信息为基础,对公共安全和社会风险预测预警预防,实现社会治安“天上有监控、地面有巡逻、村社有网格”的“一网防控”安全格局。 中心统筹 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几名来访群众在导引台进行简单登记后,由引导人员根据群众需求引导到对应窗口或楼层办理。这是记者在日照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看到的一幅画面。走上二楼,映入眼帘的是12345热线办理中心的标识,100多位话务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把‘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日照市政务热线办理中心主任尉星告诉记者,日照市坚持源头防控、多元解纷社会治理理念,将12345热线办理中心作为线上分中心搬进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创新打造了“12345+调解”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比如对于短时间内难以调解完成的诉求,特别是欠薪、拆违和消费维权等问题,转入12345热线“一办到底”跟踪办理系统,由热线承办单位及时反馈阶段性办理结果,持续推进问题解决,直至完成化解。 2021年“12345+调解”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建立以来,共提供非诉服务14.02万件,全市法院收案率增幅和信访受理量保持“双下降”,群众满意度连年居于全省前列。 日照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主任丁元波介绍,成立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的初衷是打造“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群众难题解决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级中心重在统筹指挥、研判指挥,县级中心重在指挥+实战,乡级中心重在实战调解+排查,社区网格作为基层触角和前沿阵地重在排查疏导吸附。上下一体、紧密联动。横向上,加强部门之间协同联动,打通部门壁垒,最大限度整合矛盾调处资源,实现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接得住、群众信得过、最多跑一地”目标;纵向上,市县乡三级中心同步建设,加强工作指导调度,理顺矛盾纠纷预警推送,逐级呼叫解决机制,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市级“指挥调度中心”、县级“终点站”、乡级“主阵地”、村级“前沿哨所”实战阵地。今年以来,各级中心受理各类矛盾纠纷诉求事项24099起,办结21794起,办结率90.44%。 走进莒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在其院落的中心位置是两个经过设计的汉字组成的黑白相间的标志,寓意“和合”二字。该标志几乎在中心的显要位置都可以看到。 据莒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主任杜贞庆介绍,组建“和合”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将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和非诉讼纠纷受理中心“四中心”合一,并于今年5月1日将中心搬进“县委大院”,实现干部群众面对面,矛盾纠纷就地办。在中心设立“公心”调解室,特邀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调解员,教育引导群众“有话好好说,有理慢慢讲”,全力打造矛盾纠纷“一调百顺”的生动局面。莒县还成立了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医患、交通事故、劳资、保险和家事5个专业化调委会,聘用23名懂法律、善调解、热心肠的退休老同志担任专职调解员,为当事人免费提供“一站式”服务。2014年成立以来,各专业化调委会共化解纠纷6406起,涉案金额达4.6亿元。 “我们从全市社会治理大局出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坚持‘大调解、大治理’理念,在市县乡三级中心探索建立并完善问题事项闭环机制基础上,聚焦网格发现、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包联、推送、化解、调处、攻坚、疏导’七环解纷链,真正构建起‘四级七环’社会治理大格局。”日照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丁辉说。 (记者陈建国 姜东良 曹天健 韩丹东) 漫画/高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