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声音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编者按
· 网络保护要坚持多元协同共治
· 强化家庭教育实现前端保护
· 平台须当好“守门人”
· 积极筑牢网络保护司法屏障
· 让企业调委会发挥更大作用
· 安检“试喝一口”必要且合理
· 别拿“全网最低价”当营销噱头
· 图说世象

平台须当好“守门人”

( 2023-11-0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声音
  □ 姚志伟

  未成年人在网络上接触的信息内容,深刻影响着未成年人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与塑造。作为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最直接的渠道,网络平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规范网络平台服务,压实平台责任也成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近年来,有关部门制定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等多个部门规章,为规范网络平台治理不断加固防线。与此同时,网信、公安等部门持续开展“净网”“剑网”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不断压实平台责任,使得许多网络平台对未成年人保护愈发重视,并积极采取行动,对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从深从细整治、从严从重处置,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精神文化内容,推动网络空间愈发清朗。
  然而,也不能否认,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任重而道远,规范网络平台服务更非一日之功。当前,在不少大型社交娱乐以及信息资讯类平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依然做得还不够规范和到位;一些电商平台贩卖成年人的游戏账号,使得未成年人可以轻松绕过防沉迷机制;一些平台用户发布的内容存在泄露未成年人隐私的情况。而对于未成年人数量较多的平台来说,一旦出现不良信息或者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势必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
  平台治理是未成年人使用和接触网络的重要防线,压实平台尤其是大型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对于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型的网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条例》既明确规定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对未成年人的一般保护义务,又特别强调了大型平台的特殊义务,即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平台,要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门平台规则等。这些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压紧压实大型网络平台主体责任,使其更好发挥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发展。
  有鉴于此,相关网络平台尤其是大型平台企业应当从保护未成年人和促进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尽快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内部协调机制,从企业战略、重大决策、重点工作等各方面贯彻未成年人保护理念,明确企业具体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部门及其职责,负责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做好内部自律,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融入服务的设计、研发、运营等各阶段,积极发挥行业引领和监督平台内经营者的作用,在强化未成年人隐私保护意识、规则制定、规范落实、协同联动等方面全面发力,坚决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和行为,切实履行好“守门人”角色。
  当然,在企业加强自律的同时,也需要有关部门的有力指导督促,不断完善相关规定,出台更为详细的细则、指南或者标准,指导平台企业更好地履行责任;根据技术创新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合理运用不同监管措施,明确监管底线和平台经营红线,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作者系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