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身影
8 4/8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潘养利:“三把火”烧旺暖心警务会客厅
· 李方杰:用情带队伍用心唤良知
· 赵志广:办案笔记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天
· 童洋洋:
让百姓感受法律最真实的抚慰

李方杰:用情带队伍用心唤良知

( 2023-10-2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身影
  图为李方杰跟在押人员谈心。 驻马店市看守所供图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孔超
  
  “来到这里你别怕路远、别怕艰难、别怕没人管,这里是你心灵的港湾……”深秋时节,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看守所,一名身着三级警监制服的民警正带领在押人员练唱这首名为《新生》的歌曲。
  民警叫李方杰,驻马店市看守所所长,歌曲是看守所所歌。
  “这首歌曲代表了我们的心声,希望在押人员端正认知,校正行为,尽快走上新生之路。”李方杰说。
  近两年来,李方杰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在他的带领下,驻马店市看守所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4名民警荣获省级以上荣誉,1名民警荣立个人二等功、7名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看守所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收到在押人员及家属感谢信1063封,锦旗216面。
挑起担子就干好
  “既然挑起了这个担子,不管再艰难,我一定要把工作干好。”李方杰调任市看守所所长时说。
  李方杰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坚决贯彻执行相关铁规禁令,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管理教育,大力推进监管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同时坚持“怀着感情带队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民辅警实际困难。他在工作中积极探索“三三四五”工作法,即“三管齐下”以法正心:律师释法、现身说法、大课讲法;“三项制度”规范行为:亲情会见制度聚人心、量化考评制度激活力、一日生活制度促养成;“四法并举”以文育人:仪式教育激励、文化教育感染、读书学习塑造、专场活动引领;“五位一体”真情化人:心理疏导、谈心谈话、结对帮带、生活关爱、化解矛盾。
  在李方杰的笔记本上,每一页都清楚地记载着工作部署、在押人员信息、工作日志、民辅警家庭状况等。他得知民警罗璐的父亲做过开颅手术,公公是植物人,丈夫在外读研究生,孩子上学,工作、生活压力非常大,他第一时间到她家中看望慰问,并将她工作岗位调整到管教岗位,减少夜间值班,让她有充足的时间照顾家庭。
  在李方杰的带领下,驻马店市看守所打造成以法治教育和文化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特殊学校,连续保持23年安全无事故。
是管理更是教育
  2023年3月,一纸喜报从北京传来。驻马店市看守所协助破获的一起涉嫌组织卖淫案被评为全国公安监管部门协助破案精品案件,102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3名失足妇女被挽救,涉案金额3660余万元。
  此案的成功侦破,是驻马店市看守所教育感化在押人员的结果。
  “看守所管理是一项心灵重塑工程,要用真情打动在押人员,用真心呼唤良知,不仅是管理,更是教育。要让在押人员认真悔过,避免再次误入歧途。”李方杰说。
  在押人员张某走出驻马店市看守所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微信名改成了“新生”。他说:“我在这里受到了心灵的洗礼。李所长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在监区管理上,李方杰采取“以教促管、以学促管、以练促管、以评促管、以保促管”等措施,把“教育人、转化人、挽救人”落到实处,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消除了一个又一个隐患,使“监所变学校、监室变教室、羁押期变学期”,极大调动了在押人员的积极性,整个监区书声朗朗、干净整洁、规范有序。
  李方杰带领民辅警创作看守所所歌《新生》,创办内部刊物《新生》,设立“在押人员学习专栏”,营造看守所特色文化氛围,为每个监室配发学习资料,用经典文化引领、洗涤在押人员的心灵,重塑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展法治、文化教育,教育在押人员做到知法、守法、懂法,唤醒其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请来心理咨询师、法律援助律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在押人员答疑解惑。
铁汉也有落泪时
  “我们的岗位,注定无法像普通人那样,去照顾家人。大家都默默地坚守着那份庄严的承诺、沉甸甸的责任。”这是李方杰在笔记本扉页写下的一段话,字里行间真情流露。除了警察这个身份,他还是父母的儿子、爱人的丈夫、孩子的爸爸,但因监管工作的特殊性,李方杰对家人亏欠得太多。
  李方杰的母亲遭遇车祸成为植物人,为了让他安心工作,妹妹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而他只能趁节假日去陪陪母亲。9月18日,母亲去世,他跪在墓前哭道:“娘啊,儿子没有陪好您,下辈子一定好好孝敬您……”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李方杰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全所民辅警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出公安监管事业新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