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
□ 莫纪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院长)
“法”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通“水性”,即“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法”的水性和水德所显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大家都容易理解。司法要“公平”,“平”的状态莫过于“水平”了。“公正”也如同“盈科”一样,哪里的地势不平,水就往哪里流。 “法”的“木德”也很直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国际法所使用了同样的院训,就是“正直精邃”。法律人为什么要“正直”,因为“法”是一根尺子量到底,刚直不阿。 今天给大家再讲讲“法”所具有的五德之一“火德”。“五行之德”中的“火德”在中国古籍中已有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史记》上述论述实际上是比附中国传统文化“五行”之说,用“火德”来形容周朝统治的合法性。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看来,这种表述当然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然而,文化这东西不一定都是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的影响往往更有渗透力。 今天给大家阐释一下“法”的“火德”,也只是比附传统文化“五行”之说,从一个大家不容易思考的角度来谈谈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尽管法律作为人们的行为规则,具有伸张公平正义、刚直不阿的价值,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制定得再好,放在那儿做摆设,只能是徒有其名。这就好比是一潭湖水,虽然湖水平静如镜,但如果湖水不流动,就会发臭,变成一潭死水。法的功能也是如此。“法”有“水德”,但如果“法”的“水德”只是人们嘴上的谈资,“法”的“水性”就无法转化为“水德”。“法”的“水德”必须要动起来,“法”要积极主动地介入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法”要动起来,对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要能“治”得住,“法”才能把公平正义的“水德”惠泽人间。 “法”如何才能动起来,显现自身“公平正义”的“水德”?这就要有强大的动力。中国古人很有智慧,用“龙吸水”来形容水是如何惠泽人间的。平静的湖水只能是湖水,如果有蛟龙吸水,形成“法云密布”,就会把“法”的公平正义带到人间的每一个角落。所以,要让“法”能够治理人间事务,就需要我们培养一大批学富五车,会蛟龙吸水、行施法雨的法治人才。法治人才就是“法”所具有的“火德”,有了法治人才,“法”就能治理国家和社会。所谓法有“火德”,国必兴盛。 当然,“天时地利人和”是法治人才成长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在座的你们可以说赶上了法治的好时代。 一是生逢其时。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三元九运”说,从2024年到2043年,我们即将进入“离火运”的20年。什么叫“离火运”?就是从上到下,人们都是风风火火,充满朝气和活力。大家都动起来了,学法律的人还能坐得住吗?不使劲下点“法雨”,真是对不起我们即将到来的好时代。 二是恰到好处。现在全世界都在找涉外法治人才,你们这个时候入行学法律,可以说恰到好处。最起码学成真本领后不用再发愁工作和前途的问题,只要你有能力,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三是法能治国。今年是新时代法治建设最关键的一年。新修改的立法法明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进行合宪性审查、合法性审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对外关系法规定:国家缔结或者参加的条约和协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意味着什么呢?至少说,在治国理念和制度顶层设计上,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具有了真正的最高法律效力。从今以后,抛开宪法讲法治真的不行了。 在社科大法学院学习,不学好宪法是不行的。不仅宪法教研室的老师不答应,作为蕴涵了“火德”品行的根本法宪法也不答应。新时代要求我们法学院的每一个同学从学好宪法学做起,老老实实听课,上课不要开小差,更不允许私自逃课,要扎扎实实地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时光。 (文章为作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节选)
|
|
法有“火德” 国必兴盛
|
|
|
|
( 2023-09-2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 莫纪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院长)
“法”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通“水性”,即“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法”的水性和水德所显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大家都容易理解。司法要“公平”,“平”的状态莫过于“水平”了。“公正”也如同“盈科”一样,哪里的地势不平,水就往哪里流。 “法”的“木德”也很直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国际法所使用了同样的院训,就是“正直精邃”。法律人为什么要“正直”,因为“法”是一根尺子量到底,刚直不阿。 今天给大家再讲讲“法”所具有的五德之一“火德”。“五行之德”中的“火德”在中国古籍中已有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史记》上述论述实际上是比附中国传统文化“五行”之说,用“火德”来形容周朝统治的合法性。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看来,这种表述当然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然而,文化这东西不一定都是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的影响往往更有渗透力。 今天给大家阐释一下“法”的“火德”,也只是比附传统文化“五行”之说,从一个大家不容易思考的角度来谈谈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尽管法律作为人们的行为规则,具有伸张公平正义、刚直不阿的价值,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制定得再好,放在那儿做摆设,只能是徒有其名。这就好比是一潭湖水,虽然湖水平静如镜,但如果湖水不流动,就会发臭,变成一潭死水。法的功能也是如此。“法”有“水德”,但如果“法”的“水德”只是人们嘴上的谈资,“法”的“水性”就无法转化为“水德”。“法”的“水德”必须要动起来,“法”要积极主动地介入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法”要动起来,对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要能“治”得住,“法”才能把公平正义的“水德”惠泽人间。 “法”如何才能动起来,显现自身“公平正义”的“水德”?这就要有强大的动力。中国古人很有智慧,用“龙吸水”来形容水是如何惠泽人间的。平静的湖水只能是湖水,如果有蛟龙吸水,形成“法云密布”,就会把“法”的公平正义带到人间的每一个角落。所以,要让“法”能够治理人间事务,就需要我们培养一大批学富五车,会蛟龙吸水、行施法雨的法治人才。法治人才就是“法”所具有的“火德”,有了法治人才,“法”就能治理国家和社会。所谓法有“火德”,国必兴盛。 当然,“天时地利人和”是法治人才成长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在座的你们可以说赶上了法治的好时代。 一是生逢其时。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三元九运”说,从2024年到2043年,我们即将进入“离火运”的20年。什么叫“离火运”?就是从上到下,人们都是风风火火,充满朝气和活力。大家都动起来了,学法律的人还能坐得住吗?不使劲下点“法雨”,真是对不起我们即将到来的好时代。 二是恰到好处。现在全世界都在找涉外法治人才,你们这个时候入行学法律,可以说恰到好处。最起码学成真本领后不用再发愁工作和前途的问题,只要你有能力,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三是法能治国。今年是新时代法治建设最关键的一年。新修改的立法法明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进行合宪性审查、合法性审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对外关系法规定:国家缔结或者参加的条约和协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意味着什么呢?至少说,在治国理念和制度顶层设计上,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具有了真正的最高法律效力。从今以后,抛开宪法讲法治真的不行了。 在社科大法学院学习,不学好宪法是不行的。不仅宪法教研室的老师不答应,作为蕴涵了“火德”品行的根本法宪法也不答应。新时代要求我们法学院的每一个同学从学好宪法学做起,老老实实听课,上课不要开小差,更不允许私自逃课,要扎扎实实地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时光。 (文章为作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节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