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专题报道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编者按
· 55家国际仲裁机构加入“一带一路”仲裁机构合作机制
· 2023中国仲裁周国际化程度再创新高
· 建立数据权利公示制度为数据交易奠定基础
· 贸仲为高校学生青年律师搭建学习交流新平台

助力夯实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之基
贸仲为高校学生青年律师搭建学习交流新平台

( 2023-09-2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专题报道
□ 本报记者     张  维
□ 本报见习记者 武卓立
  
  作为一年一度的中国仲裁周重要活动之一的中国青年仲裁论坛,关注青年仲裁人成长,培养高水平涉外法治人才,夯实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之基,是其举办至今的主旨所在。
  “青年是仲裁工作的生力军,更是推动中国仲裁发展的未来希望。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仲裁人崭露头角,成为推动中国仲裁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仲裁院副院长解常晴说。据解常晴介绍,目前贸仲仲裁员名册有1897人,其中45岁以下的仲裁员141名,约占7.5%;50岁以下的仲裁员384名,约占20.4%,青年仲裁员人数逐年上升。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力度。2022年4月,司法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工商联、中国贸促会印发《关于做好涉外仲裁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建立起与国际通行仲裁制度相适应的涉外仲裁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强调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法、国别法的涉外法治紧缺人才。
  贸仲积极响应国家要求,与各大高校法学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本届中国仲裁周活动期间,贸仲与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大学、福州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法学院联合开展专场活动,努力为高校学生、青年律师等群体搭建了解国际仲裁的新平台,促进国际仲裁走入校园。
  在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学兵看来,此举使青年人才提前认识仲裁、了解仲裁、熟悉仲裁、掌握仲裁,为仲裁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专场活动对于鼓励学生了解争议解决业务尤其是国际仲裁实务起到重要作用,贸仲希望与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继续深化合作,共同为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和中国仲裁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参加中国仲裁周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专场活动的贸仲华南分会秘书长李云说。
  在中国仲裁周天津大学专场讲座现场,氛围热烈、干货满满,学生们表现出了对国际商事仲裁理论和贸仲仲裁实践的浓厚兴趣。贸仲天津国际经济金融仲裁中心秘书长周雯说,贸仲始终坚持并持续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希望学生们积极参与贸仲仲裁实践,体验仲裁的魅力。
  中国仲裁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专场活动是以举办国际商事仲裁模拟庭的形式开展的。“此次活动拓宽了青年学生参与仲裁实践的通道,推开了同学们在校期间即体会仲裁实战的窗口。”贸仲仲裁研究所副主任粟撒说。
  中国青年仲裁论坛迄今已连续举办十年,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涉外法治智库建设贡献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杜焕芳认为,中国青年仲裁论坛和中国青年仲裁人相互砥砺、相互成就,这是相向而行、不离不弃的十年。同时,杜焕芳叮嘱青年仲裁人,要克服浮躁、怀揣理想、脚踏实地,努力成为受人尊重的专业人才。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王清友提出,青年仲裁人在从事仲裁事业之初要“系好第一颗扣子”,坚持正确的方向和价值观,做仲裁事业发展的推动者,做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做仲裁界风清气正的守护者。具体而言:一是养成公正之心,秉持公正审理和裁决案件的信念,保持独立与中立;二是善用公正之法,持公平之剑,将公正之心转化为当事人的公正感受,公平公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三是培养公正之能,以商事为体,以法为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升商事仲裁的公信力。“仲裁行业的未来属于青年人,青年仲裁人应当保持仲裁事业的客观独立公正,扛起大旗,发挥作用。”王清友说。
  贸仲资深仲裁员郑新芝在中国仲裁周福州大学专场活动中同样提出,仲裁机构和仲裁员的公信力是评价仲裁的重要标准,仲裁机构和仲裁员不仅要守牢法律底线,依法公正独立,同时还要勤勉尽责、高效自律。“另外,仲裁员应当运用亲和力,柔性化解争议。”郑新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