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本报讯 记者徐伟伦 实习生徐宗涵 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的审判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2018年以来,北京各级法院共审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219件,其中24.6%的案件涉及包括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和财产信息等高度敏感信息。对此,北京法院系统依法从严从重惩处行业“内鬼”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同时加强对关联犯罪的纵深打击,从下游切断犯罪的利益链条。 据北京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玲玲介绍,不法分子当前多是通过社交软件群、网站论坛等平台买卖或交换个人信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相关联,排除买卖、交换等中间环节,39.6%的涉案信息被用于违法甚至犯罪活动,如违规提取公积金或办理信用卡、同行不正当竞争、电信网络诈骗等。 “虽然买卖和交换仍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主要手段,但放眼整个犯罪链条,内部人员泄露信息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主要源头。”孙玲玲表示,针对这一情况,北京法院从严从重惩处行业“内鬼”,并重点打击侵害个人高敏及敏感信息、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个人信息、批量个人信息的案件。 此外,北京法院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中暴露出的行业监管漏洞,及时制发司法建议,推动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源头减少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
北京高级人民法院:
|
治罪与治理并重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
|
|
|
( 2023-09-0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本报讯 记者徐伟伦 实习生徐宗涵 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的审判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2018年以来,北京各级法院共审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219件,其中24.6%的案件涉及包括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和财产信息等高度敏感信息。对此,北京法院系统依法从严从重惩处行业“内鬼”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同时加强对关联犯罪的纵深打击,从下游切断犯罪的利益链条。 据北京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玲玲介绍,不法分子当前多是通过社交软件群、网站论坛等平台买卖或交换个人信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相关联,排除买卖、交换等中间环节,39.6%的涉案信息被用于违法甚至犯罪活动,如违规提取公积金或办理信用卡、同行不正当竞争、电信网络诈骗等。 “虽然买卖和交换仍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主要手段,但放眼整个犯罪链条,内部人员泄露信息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主要源头。”孙玲玲表示,针对这一情况,北京法院从严从重惩处行业“内鬼”,并重点打击侵害个人高敏及敏感信息、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个人信息、批量个人信息的案件。 此外,北京法院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中暴露出的行业监管漏洞,及时制发司法建议,推动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源头减少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