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家庭幸福、社会稳定。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将平安校园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牢固树立“大安全”平安校园综治理念,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据中共惠州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目前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1812所,在校学生142万人、教师1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2022年3月以来,惠州市委、市政府将平安校园建设作为平安惠州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由市委平安惠州建设领导小组统筹,以全覆盖建设学校综治工作站为抓手,探索建立“学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充分发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方力量,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集中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和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学校综治工作站由惠州市委平安办指导建设,统筹调配校内安保及周边群防群治力量,扎实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安全隐患整治、应急处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1812所各级各类学校已实现学校综治工作站全覆盖。此外,市委平安办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守护平安、法治固本、科技赋能、规范运转”4个方面,健全完善“一校一站”制度,推动平安校园建设提档升级。 学校吹哨部门报到 及时化解涉校矛盾纠纷 “我们准备巡逻了,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特别留意?”还没到早上上学时间,惠州市华罗庚中学综治工作站已经忙碌起来。该工作站防暴器械齐全,是守护校园平安的“中枢神经”。遇有复杂事项或突发事件,安保人员利用手中的对讲机喊话各个综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及时响应并来此报到,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惠州市将学校综治工作站全部纳入县(区)综治中心统一领导和指挥,由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进行分级管理,镇(街道)综治中心常务副主任或村(社区)综治中心负责人担任站长,校(园)长担任常务副站长,镇(街道)各职能部门业务负责人担任副站长或成员。 学校综治工作站将维护校园平安稳定作为根本任务,坚持“重点抓、抓重点”,采取多项措施,持续健全“学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校园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及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针对校园周边占道经营、流动设摊等问题,惠州市充分发挥学校综治工作站统筹协调作用,特别是校(园)长作为常务副站长的主导作用,规定由学校作为“吹哨人”发现和提出问题,带动各职能部门及时予以解决。同时,纵向建立“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机制,横向建立“学校—镇(街道)部门”单线对接的即时响应机制,着力构建学校诉求直达责任部门的全链条闭环式治理模式,避免学校诉求内部空转,努力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惠城区桥东街道在辖区各学校建立“吹哨员”队伍,结合日常巡逻工作,主动排查、及时发现校园及周边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将诉求收集上传至学校综治工作站,由工作站进行分类研判并建立“一哨一表”工作台账,推动街道职能部门主动认领任务,做到“明责有‘清单’,履职有‘账单’,失责有‘罚单’”。学校综治工作站建立以来,桥东街道45个学校共收集各类涉校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200余个,全部流转至相关职能部门,办结率达90.3%。 此外,惠州市各镇(街道)依托学校综治工作站,充分挖掘属地法律服务资源,汇集各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律师、家长委员会代表等人员,引入第三方调解组织,成立镇(街道)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校调委),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校园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同时,坚持情、理、法相结合,有效化解学费缴纳、助学款捐赠、人身损害赔偿等涉校矛盾纠纷。2022年以来,全市各校调委共调解涉校矛盾纠纷730余起。 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隐患,惠州市建立健全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自主研发“惠心安”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探索引入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服务资源,组建一支968人的心理服务专业队伍,联合5所高校创建“心理育人同城联盟”,推动优质心理资源跨校共享,为广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2022年9月,惠州市依托“惠心安”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对全市近61万名中小学生开展开学季阳光心态普查,科学测量和记录在校学生心理状态及变化趋势,通过分析研判,为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截至目前,共开展心理干预300余人次,有效防止心理健康问题演变成极端案事件。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给同学乱取外号是不对的。”今年2月8日,在春季开学第一周,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党支部、民一庭党支部给惠城区张村小学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法治教育课。在“开学普法第一课”活动现场,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颇为活跃。 普法课堂、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在惠州市各中小学校已成为常态。该市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学校综治工作站建设,进一步增强师生法治观念,全力筑牢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坚实屏障。 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惠州市扎实开展法治副校长工作,推动政法机关与学校建立长效机制,对法治副校长在学校综治工作站的职责进行明确和细化;落实教职工违法犯罪信息入职和定期查询制度,及时排查、清退有犯罪前科的教职员工。市教育部门聚焦拐卖、性侵、校园欺凌、“校园贷”、电信网络诈骗、新型毒品等问题,联合法治副校长打造精品课程,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法治宣讲活动,积极打造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龙门县人民检察院结合校园欺凌典型案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由同学们分别扮演审判长、陪审员和书记员等角色,高度还原庭审现场,让大家“沉浸式”体验庭审过程,“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 精准帮教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惠州市各学校综治工作站聚焦涉盗窃、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源头和成因,整合公安、司法、民政、妇联、团委等部门资源,加强对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和帮扶转化。同时,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根据专门学校矫治教育特殊需求,将教管队伍、派驻民警纳入学校综治工作站,联合基层职能部门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支持开展法治教育和行为矫治教育活动,通过有效干预帮助不良行为未成年人重返正途。 帮扶救助受害未成年学生。惠州市各学校综治工作站加强对受害未成年学生的权益保护和人文关怀,主动对接广东省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惠州“E普法”等平台,进一步畅通受害未成年学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同时,组建“群团+专家志愿者+社工”专责团队,为受害未成年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全流程跟进、服务和指导,协助申请司法救助,解决生活难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发挥科技赋能作用 全面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如何做到“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如何以“最小平安哨点”构建“最大治安圈层”? 近年来,惠州市坚持向科技要效率,以大数据赋能学校综治工作站建设,做到校园及周边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实时感知、信息共享、分析研判、高效调度”,实现“一屏观全校,一站管全域”,确保各类校园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置。 一方面,打通数据壁垒。依托视联网、“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信息化平台,以学校综治工作站为基点,同步对接教育、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相关数据资源,打造集“采集、存储、分析”于一体的校园大数据中心,建立7×24小时校园网络舆情巡查监测机制,实现对校园及周边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的实时感知预警,全面提升校园治理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 另一方面,加强技防建设。全覆盖建立“校园最小应急单元”1812个,同步对接公安系统内部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对存在风险隐患的重点人群和持刀持械等危险行为进行实时预警,并联合属地派出所、校园特巡队、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快速处置,确保按照“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的要求处置到位。2022年以来,共预警事件98起,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置打架斗殴、持械等突发事件15起。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推动校园治理常治长效 开展校园安全整治“回头看”行动,重点检查技防、人防、物防措施落实情况;建立每周检查督导机制,针对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建立校园舆情分析机制,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经营摊档、广告标语等进行实时监测…… 惠州市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机制,推动学校综治工作站运转更加规范、衔接更加畅通。 建立跨部门联合督导办公制度。由市、县(区)委平安办牵头组建多部门联合督导检查组,由行业主管部门分管领导轮流带队,定期深入基层对学校综治工作站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推动问题整改落实。2022年,市、县(区)委平安办共开展检查督导240余次,发现问题66类,整改安全隐患1700余处。 建立“四位一体”联勤机制。依托学校综治工作站,广泛发动家长、社会组织、平安志愿者等参与高峰勤务、巡逻防控、交通劝导等护校安园工作;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方会商机制,主动收集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学校综治工作站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建立“部门报到”履职考核制度。由学校综治工作站对“部门报到”履职情况进行打分,对未定期报到或未按时限完成任务的部门进行扣分。考评结果经学校主要领导审核后报市教育局汇总,每两个月将学校考评结果汇总后报市委平安办复审、通报,并将其纳入平安惠州建设年度考评,倒逼职能部门履职尽责。 文/图 马微 李铭发 罗志雄
|
|
广东惠州“一校一站”助力构建校园“大安全”格局
|
|
|
|
( 2023-07-0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近日,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人民检察院联合惠州市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龙门县平陵中学开展“模拟法庭,青少年‘体验式’学法——法治进校园”活动。 |
|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家庭幸福、社会稳定。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将平安校园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牢固树立“大安全”平安校园综治理念,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据中共惠州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目前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1812所,在校学生142万人、教师1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2022年3月以来,惠州市委、市政府将平安校园建设作为平安惠州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由市委平安惠州建设领导小组统筹,以全覆盖建设学校综治工作站为抓手,探索建立“学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充分发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方力量,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集中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和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学校综治工作站由惠州市委平安办指导建设,统筹调配校内安保及周边群防群治力量,扎实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安全隐患整治、应急处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1812所各级各类学校已实现学校综治工作站全覆盖。此外,市委平安办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守护平安、法治固本、科技赋能、规范运转”4个方面,健全完善“一校一站”制度,推动平安校园建设提档升级。 学校吹哨部门报到 及时化解涉校矛盾纠纷 “我们准备巡逻了,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特别留意?”还没到早上上学时间,惠州市华罗庚中学综治工作站已经忙碌起来。该工作站防暴器械齐全,是守护校园平安的“中枢神经”。遇有复杂事项或突发事件,安保人员利用手中的对讲机喊话各个综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及时响应并来此报到,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惠州市将学校综治工作站全部纳入县(区)综治中心统一领导和指挥,由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进行分级管理,镇(街道)综治中心常务副主任或村(社区)综治中心负责人担任站长,校(园)长担任常务副站长,镇(街道)各职能部门业务负责人担任副站长或成员。 学校综治工作站将维护校园平安稳定作为根本任务,坚持“重点抓、抓重点”,采取多项措施,持续健全“学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校园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及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针对校园周边占道经营、流动设摊等问题,惠州市充分发挥学校综治工作站统筹协调作用,特别是校(园)长作为常务副站长的主导作用,规定由学校作为“吹哨人”发现和提出问题,带动各职能部门及时予以解决。同时,纵向建立“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机制,横向建立“学校—镇(街道)部门”单线对接的即时响应机制,着力构建学校诉求直达责任部门的全链条闭环式治理模式,避免学校诉求内部空转,努力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惠城区桥东街道在辖区各学校建立“吹哨员”队伍,结合日常巡逻工作,主动排查、及时发现校园及周边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将诉求收集上传至学校综治工作站,由工作站进行分类研判并建立“一哨一表”工作台账,推动街道职能部门主动认领任务,做到“明责有‘清单’,履职有‘账单’,失责有‘罚单’”。学校综治工作站建立以来,桥东街道45个学校共收集各类涉校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200余个,全部流转至相关职能部门,办结率达90.3%。 此外,惠州市各镇(街道)依托学校综治工作站,充分挖掘属地法律服务资源,汇集各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律师、家长委员会代表等人员,引入第三方调解组织,成立镇(街道)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校调委),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校园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同时,坚持情、理、法相结合,有效化解学费缴纳、助学款捐赠、人身损害赔偿等涉校矛盾纠纷。2022年以来,全市各校调委共调解涉校矛盾纠纷730余起。 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隐患,惠州市建立健全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自主研发“惠心安”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探索引入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服务资源,组建一支968人的心理服务专业队伍,联合5所高校创建“心理育人同城联盟”,推动优质心理资源跨校共享,为广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2022年9月,惠州市依托“惠心安”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对全市近61万名中小学生开展开学季阳光心态普查,科学测量和记录在校学生心理状态及变化趋势,通过分析研判,为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截至目前,共开展心理干预300余人次,有效防止心理健康问题演变成极端案事件。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给同学乱取外号是不对的。”今年2月8日,在春季开学第一周,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党支部、民一庭党支部给惠城区张村小学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法治教育课。在“开学普法第一课”活动现场,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颇为活跃。 普法课堂、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在惠州市各中小学校已成为常态。该市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学校综治工作站建设,进一步增强师生法治观念,全力筑牢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坚实屏障。 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惠州市扎实开展法治副校长工作,推动政法机关与学校建立长效机制,对法治副校长在学校综治工作站的职责进行明确和细化;落实教职工违法犯罪信息入职和定期查询制度,及时排查、清退有犯罪前科的教职员工。市教育部门聚焦拐卖、性侵、校园欺凌、“校园贷”、电信网络诈骗、新型毒品等问题,联合法治副校长打造精品课程,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法治宣讲活动,积极打造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龙门县人民检察院结合校园欺凌典型案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由同学们分别扮演审判长、陪审员和书记员等角色,高度还原庭审现场,让大家“沉浸式”体验庭审过程,“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 精准帮教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惠州市各学校综治工作站聚焦涉盗窃、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源头和成因,整合公安、司法、民政、妇联、团委等部门资源,加强对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和帮扶转化。同时,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根据专门学校矫治教育特殊需求,将教管队伍、派驻民警纳入学校综治工作站,联合基层职能部门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支持开展法治教育和行为矫治教育活动,通过有效干预帮助不良行为未成年人重返正途。 帮扶救助受害未成年学生。惠州市各学校综治工作站加强对受害未成年学生的权益保护和人文关怀,主动对接广东省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惠州“E普法”等平台,进一步畅通受害未成年学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同时,组建“群团+专家志愿者+社工”专责团队,为受害未成年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全流程跟进、服务和指导,协助申请司法救助,解决生活难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发挥科技赋能作用 全面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如何做到“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如何以“最小平安哨点”构建“最大治安圈层”? 近年来,惠州市坚持向科技要效率,以大数据赋能学校综治工作站建设,做到校园及周边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实时感知、信息共享、分析研判、高效调度”,实现“一屏观全校,一站管全域”,确保各类校园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置。 一方面,打通数据壁垒。依托视联网、“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信息化平台,以学校综治工作站为基点,同步对接教育、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相关数据资源,打造集“采集、存储、分析”于一体的校园大数据中心,建立7×24小时校园网络舆情巡查监测机制,实现对校园及周边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的实时感知预警,全面提升校园治理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 另一方面,加强技防建设。全覆盖建立“校园最小应急单元”1812个,同步对接公安系统内部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对存在风险隐患的重点人群和持刀持械等危险行为进行实时预警,并联合属地派出所、校园特巡队、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快速处置,确保按照“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的要求处置到位。2022年以来,共预警事件98起,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置打架斗殴、持械等突发事件15起。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推动校园治理常治长效 开展校园安全整治“回头看”行动,重点检查技防、人防、物防措施落实情况;建立每周检查督导机制,针对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建立校园舆情分析机制,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经营摊档、广告标语等进行实时监测…… 惠州市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机制,推动学校综治工作站运转更加规范、衔接更加畅通。 建立跨部门联合督导办公制度。由市、县(区)委平安办牵头组建多部门联合督导检查组,由行业主管部门分管领导轮流带队,定期深入基层对学校综治工作站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推动问题整改落实。2022年,市、县(区)委平安办共开展检查督导240余次,发现问题66类,整改安全隐患1700余处。 建立“四位一体”联勤机制。依托学校综治工作站,广泛发动家长、社会组织、平安志愿者等参与高峰勤务、巡逻防控、交通劝导等护校安园工作;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方会商机制,主动收集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学校综治工作站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建立“部门报到”履职考核制度。由学校综治工作站对“部门报到”履职情况进行打分,对未定期报到或未按时限完成任务的部门进行扣分。考评结果经学校主要领导审核后报市教育局汇总,每两个月将学校考评结果汇总后报市委平安办复审、通报,并将其纳入平安惠州建设年度考评,倒逼职能部门履职尽责。 文/图 马微 李铭发 罗志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