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声音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合力推动家庭教育指导见行见效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需要精细化
· 以标准化建设提升基本养老服务质量
· “跨省通办”让群众不再为爱奔波
· 图说世象
· 用穿透式治理有效惩治AI犯罪
· 教育类App亟待加强监管

教育类App亟待加强监管

( 2023-05-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声音
  □ 余明辉

  孩子中午不午睡,扣分;坐姿不正确,扣分;周一不穿礼仪服,扣分……据《半月谈》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款覆盖3000万学生的教育类App在全国部分中小学校应用甚广。这款App记录学生在校的几乎全部行为表现,并通过加减分给学生排名,公开评比,有的学校排名结果还与评先评优挂钩。不少家长、学生对此产生新的焦虑。
  客观而言,在数字化时代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改革,是方向也是趋势,也为破解长期存在的教育评价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从实践看,目前市场上的不少教育类App确实为教育开辟了新场景,不但方便了学校和老师的管理,而且对学生和家长也起到了便利学习督促、减轻学习量等积极作用,得到了家校和社会的肯定与广泛应用。
  但遗憾的是,也有少数教育类App由于自身缺陷或被过度使用等原因,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损害了家长的利益,引发了社会的疑虑。以此次媒体报道的一款教育类App为例,由于这款App自身功能设计的泛化以及管理上的不足,在推广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被一些学校和老师过度利用,设置了不少并不科学的加减分项目,成为时刻“监控”学生的利器;另一方面这些评分还与评优挂钩,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一定的困扰。这显然与此前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不符。
  此外,一些教育类App会在使用功能上进行分类,对家长只提供最基本的查询服务,如果家长想要了解孩子更多情况,就必须付费。由于家校关系的特殊性,一旦学校或老师要求家长使用这一类App,那么该类App就变成家长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最主要渠道,因此从某种程度讲,这类App提供的所谓增值服务就变成了变相强制家长付费,这也是对家长和学生的变相“增负”。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推动教育减负,尤其是2021年我国出台了“双减”政策后,全国自上而下都在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为中小学生和家长减负,包括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家长经济负担,以及由于学业压力大等造成的精神负担等。此外,教育部此前明确要求,各地要建立教育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双审查”责任制,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查同意。只有将这些政策落实到位,才不会给学生和家长增加新的负担。
  实践一再证明,很多新兴技术和工具都是一把“双刃剑”,教育领域的技术应用也是如此。这些工具如果应用得当,可以有助于开展教学工作,但若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则可能引发反作用,甚至得不偿失。因此,对于教育类App被异化成“增负”工具的现象,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起审查和监督职责,在把合适的App引进校园后,还要加强日常监管,将其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从而让其真正起到促进教育发展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