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法治
|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春友 应俄罗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当地时间2月21日就去年9月“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举行公开会。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在公开会上说,俄方“不相信”丹麦、德国和瑞典各自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呼吁联合国发起调查。 俄方认为证据确凿 就在公开会召开前,爆出“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系美政府策划的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在接受一家德国网络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俄乌冲突持续的情况下,美国担心冬天到来后,德国会出于能源需求放弃对“北溪”管道的制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美国在2022年9月炸毁“北溪”,哪怕这意味着欧洲很多民众会因此挨冻,这种行径令人发指。 西摩·赫什还对记者说:“我还要告诉你一些事。美国的一些人士和欧洲方面参与(‘北溪’)管道建设的人士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连那些参与管道建设的公司老板都知道实情。” 2022年9月底,由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现四处泄漏点。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丹麦、德国和瑞典各自对此发起调查。俄罗斯多次要求参与调查,但遭拒绝。 今年2月8日,西摩·赫什爆料说,“北溪”管道爆炸是美国军方在总统约瑟夫·拜登授意下实施,挪威军队参与其中。随后,更多报道和言论佐证了西摩·赫什的说法。美国白宫和挪威外交部对相关说法均予以否认,丹麦方面则表示“无可奉告”。 在俄方看来,相关信息和证据愈发明确指向美国为幕后黑手。对此,涅边贾在公开会上说,相关“确凿证据”数量之多甚于好莱坞大片的演绎,“犯罪动机、犯罪者和犯罪方式都毫无疑问”。 西方国家“保持沉默” 据俄媒报道,21日的公开会开始前,丹麦、德国和瑞典向安理会提交联名信称,已向俄方通报调查的相关信息。联名信中说,调查迄今确定,“破坏行为造成的强烈爆炸”导致“北溪”管道受损,但“这些调查还没结束,因此没办法说明(调查)什么时候才能完结”。 然而,这一说法遭到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直接驳斥。“有说法称他们(三国)向俄方提供了信息,这不属实。”波利扬斯基告诉媒体记者,“恰恰相反,我方获取信息的一切尝试都遭到拒绝或无视”。 围绕对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俄方多次抨击西方国家试图悄然了结调查。据路透社21日报道,公开会当天俄罗斯再次呼吁瑞典分享有关“北溪”管道爆炸的调查结果。俄罗斯驻瑞典使馆通过社交媒体喊话:“自‘北溪’管道遭到破坏以来,已经过去了近5个月。然而,瑞典当局一直保持沉默。瑞典领导人在害怕什么?” 俄罗斯塔斯社21日引用印度国际事务专家坎瓦尔·西巴尔的话称,西方大多数国家对“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受的袭击保持沉默,这一事实不言自明。 在当天的公开会上,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受邀线上发言。他强调,“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能力对“北溪”管道实施爆破。 在萨克斯看来,破坏管道需要极强的“规划、专业和技术能力”,而且在丹麦和瑞典的专属经济区实施爆破“大大增加了行动的复杂性”。因此,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有技术能力并进入波罗的海实施行动”,乌克兰缺乏必要的技术,也没有通往波罗的海的通道。 萨克斯先前告诉媒体记者,美国基本上是唯一有动机、有手段炸毁“北溪”管道的国家。 事关跨国基础设施安全 “北溪”天然气管道是重大跨国基础设施和能源运输动脉,去年9月管道被破坏,对全球能源市场和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最近,各方看到了关于“北溪”管道受到破坏的大量细节和信息,有关情况令人触目惊心。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指出,面对如此详实的材料和完整的证据,一句简单的“完全虚假、纯属捏造”,显然不足以回应来自全世界的诸多疑问和关切。中方期待有关方面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这样的要求完全是正当的、合理的。 张军说,联合国作为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国际机构,可以为开展国际调查、保障跨国基础设施安全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中方欢迎俄罗斯在安理会提出的决议草案,认为就“北溪”管道被破坏问题授权开展国际调查有重要意义。 有专家指出,如果不能查明“北溪”管道被破坏的原委和责任者,将会发出错误信号,让那些图谋不轨者认为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对此事开展客观、公正、专业的调查,并追究有关责任,尽早公布调查结果,不仅关乎事件本身,也关乎全球跨国基础设施安全,与每个国家的利益和关切都息息相关。
|
|
俄罗斯呼吁联合国调查“北溪”管道被炸事件
|
|
|
|
( 2023-02-2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
|
图为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出席联合国安理会就“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举行的公开会。
(资料图片) |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春友 应俄罗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当地时间2月21日就去年9月“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举行公开会。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在公开会上说,俄方“不相信”丹麦、德国和瑞典各自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呼吁联合国发起调查。 俄方认为证据确凿 就在公开会召开前,爆出“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系美政府策划的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在接受一家德国网络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俄乌冲突持续的情况下,美国担心冬天到来后,德国会出于能源需求放弃对“北溪”管道的制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美国在2022年9月炸毁“北溪”,哪怕这意味着欧洲很多民众会因此挨冻,这种行径令人发指。 西摩·赫什还对记者说:“我还要告诉你一些事。美国的一些人士和欧洲方面参与(‘北溪’)管道建设的人士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连那些参与管道建设的公司老板都知道实情。” 2022年9月底,由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现四处泄漏点。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丹麦、德国和瑞典各自对此发起调查。俄罗斯多次要求参与调查,但遭拒绝。 今年2月8日,西摩·赫什爆料说,“北溪”管道爆炸是美国军方在总统约瑟夫·拜登授意下实施,挪威军队参与其中。随后,更多报道和言论佐证了西摩·赫什的说法。美国白宫和挪威外交部对相关说法均予以否认,丹麦方面则表示“无可奉告”。 在俄方看来,相关信息和证据愈发明确指向美国为幕后黑手。对此,涅边贾在公开会上说,相关“确凿证据”数量之多甚于好莱坞大片的演绎,“犯罪动机、犯罪者和犯罪方式都毫无疑问”。 西方国家“保持沉默” 据俄媒报道,21日的公开会开始前,丹麦、德国和瑞典向安理会提交联名信称,已向俄方通报调查的相关信息。联名信中说,调查迄今确定,“破坏行为造成的强烈爆炸”导致“北溪”管道受损,但“这些调查还没结束,因此没办法说明(调查)什么时候才能完结”。 然而,这一说法遭到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直接驳斥。“有说法称他们(三国)向俄方提供了信息,这不属实。”波利扬斯基告诉媒体记者,“恰恰相反,我方获取信息的一切尝试都遭到拒绝或无视”。 围绕对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俄方多次抨击西方国家试图悄然了结调查。据路透社21日报道,公开会当天俄罗斯再次呼吁瑞典分享有关“北溪”管道爆炸的调查结果。俄罗斯驻瑞典使馆通过社交媒体喊话:“自‘北溪’管道遭到破坏以来,已经过去了近5个月。然而,瑞典当局一直保持沉默。瑞典领导人在害怕什么?” 俄罗斯塔斯社21日引用印度国际事务专家坎瓦尔·西巴尔的话称,西方大多数国家对“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受的袭击保持沉默,这一事实不言自明。 在当天的公开会上,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受邀线上发言。他强调,“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能力对“北溪”管道实施爆破。 在萨克斯看来,破坏管道需要极强的“规划、专业和技术能力”,而且在丹麦和瑞典的专属经济区实施爆破“大大增加了行动的复杂性”。因此,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有技术能力并进入波罗的海实施行动”,乌克兰缺乏必要的技术,也没有通往波罗的海的通道。 萨克斯先前告诉媒体记者,美国基本上是唯一有动机、有手段炸毁“北溪”管道的国家。 事关跨国基础设施安全 “北溪”天然气管道是重大跨国基础设施和能源运输动脉,去年9月管道被破坏,对全球能源市场和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最近,各方看到了关于“北溪”管道受到破坏的大量细节和信息,有关情况令人触目惊心。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指出,面对如此详实的材料和完整的证据,一句简单的“完全虚假、纯属捏造”,显然不足以回应来自全世界的诸多疑问和关切。中方期待有关方面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这样的要求完全是正当的、合理的。 张军说,联合国作为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国际机构,可以为开展国际调查、保障跨国基础设施安全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中方欢迎俄罗斯在安理会提出的决议草案,认为就“北溪”管道被破坏问题授权开展国际调查有重要意义。 有专家指出,如果不能查明“北溪”管道被破坏的原委和责任者,将会发出错误信号,让那些图谋不轨者认为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对此事开展客观、公正、专业的调查,并追究有关责任,尽早公布调查结果,不仅关乎事件本身,也关乎全球跨国基础设施安全,与每个国家的利益和关切都息息相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