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5年全国检察机关纠正虚假诉讼案件约4万件
· 公安部部署开展“昆仑2023”专项行动
· “一竿到底”解纷新模式显效能
· “公益诉讼+特邀检察官助理”合力护航农资安全
· 图片新闻
· 重点从四个方面谋划推进检察工作
· 将解决来信来访诉求纳入办案责任
· 近两年救助帮扶困难妇女1195人
· 平顶山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公众满意度

“公益诉讼+特邀检察官助理”合力护航农资安全

( 2023-02-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杜晓萍

  “谢谢农业农村局特邀检察官助理叶列吾斯的专业指导,让我们检察机关的专项监督更有深度,保障春耕安全更有力度。”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卢新魁说。
  正值春耕备种之际,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检察机关在专业化较强的农资领域,如何更全面地保障农资安全,帮助农户增收增产,在塔城市检察院聘任的检察官助理帮助下迎刃而解。
  自今年2月1日起,该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邀请叶列吾斯,深入塔城市各乡镇、市区内45家农资销售部门,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护航春耕安全,保障农业发展”专项监督活动。
  在走访过程中,特邀检察官助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检察官办案提供“外脑”服务。以农资店内销售的农药“噻虫嗪”、种子“金艾588”、肥料“赛美瑞磷酸二铵”为例,向现场人员详细讲解了农资经营户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农资商品具备的登记证、产品标签、使用说明、检疫证明编号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等专业知识。
  检察官发现4家店内种子进销台账不健全,没有明晰包括种子来源、产地、数量、质量、销售去向、销售日期和有关责任人员,5家农资商品摆放杂乱、两家农资店销售的种子、农药过期等问题,特邀检察官助理提供了专业的指导性意见。
  针对发现的问题,该院及时与相关行政机关磋商,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对出现问题的商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份,督促种子、化肥、农药经销商合法合规经营,确保所售农资产品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问题可查、风险可控。
  为防止问题反弹,检察人员与特邀检察官深入10个乡镇街道对农资销售商、种植农户开展现场普法,讲解如何辨别真假肥料、真假种子,销售假种子、假化肥会带来哪些不利的后果,农户权益受损,如何维权等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
  “农资安全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塔城市检察院在今后工作中将持续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同时借助‘外脑’对办案中的专业性‘疑难杂症’实施‘靶向治疗’,全力保障春耕、备耕工作,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打下坚实的基础。”塔城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检察长阿布都卡哈尔·米吉提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