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13 2/13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在文明辉映互鉴中破解难题 共同进步
· 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贡献政法力量
· 以高质量法治引领高质量发展
·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 让法治信仰根植三湘大地
· 以高质量检律协作服务高水平法治建设
· 扛起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时代使命
· 李刚:努力让法治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 以能动司法温暖见义勇为者
· 上海闵行“一盟一厅”构建韧性城市治理模式

让法治信仰根植三湘大地

( 2023-02-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阮占江 帅标
  □ 本报通讯员 邓  慧 袁平

  “八五”普法以来,湖南省深度发掘普法内涵,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让法治信仰根植三湘大地,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明法于心,守法于行,普法教育的关键所在便是抓好抓实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湖南省坚持省委带头示范学,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法治工作部门和法律服务机构全员学、各级各地党员干部分批分层培训系统学。
  研究制定省级层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规划两纲要”的措施清单,明确916项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领域推出更多行得通、真管用的办法举措。
  从普法案例选择、脚本写作到亲身演绎,从被普法者到普法者的转变,对中国传媒大学大一学生杨景仪来说,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她记忆犹新。
  2022年,湖南省司法厅拓宽普法思路,坚持校地融合、学用相长,配套印发《全省大学生寒暑假“送法下乡”活动方案》,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政治素质过硬、法律知识丰富、服务意愿强烈等特点,变寒暑假期为普法“黄金期”。
  “组织返乡大学生‘送法下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进一步丰富法治文化供给和普法途径,全面推进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迈上新台阶,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是我们‘送法下乡’工作的出发点。”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李莲贤说。
  2022年寒暑假期间,大学生“送法下乡”活动吸引了全国513所高校、2.2万余名大学生参与普法志愿者队伍。活动中,大学生普法志愿者身着红马甲闪耀在屋场、车站、集市、讲台、楼栋和乡间小道,成为普法骨干、送法先锋。该活动已成为“特色普法品牌”,在省内广为人知。
  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湖南省司法厅积极创新普法工作,打造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重头戏”,联合省文旅厅创新推出“你学法我送票”大型普法活动,激发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动通过搭建“旅游+普法”公益性活动平台,找准普法和旅游工作切入点、结合点,促进法治宣传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活动一经推出,在全国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吸引了来自北京、山东、新疆等30多个省区市3500多万人参与,成为湖南省推动普法创新的闪亮名片。
  2022年“你学法我送票·跟着旅发大会游湖南(张家界)”普法答题超69万人次参与,发放免费门票3012张,辐射带动消费1387万元。
  “工作要找好,防骗不能忘。陌生电话不要接,中奖链接不要点……”1月28日,春节假期后上班首日,宜章县司法局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走进“春风行动”招聘会,增强应聘人员知法守法用法能力。
  近年来,湖南司法行政机关注重普法内容与群众实际生活相结合、与现实需求相同步,积极开展普法宣传进校园、企业、社区和乡村,实现普法内容与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同频同步”,进一步提升普法质效。
  在休闲娱乐中镶嵌法治元素。祁阳市司法局依托名城名镇名村、民俗风情小镇、红色景点、名人故居等,将法治文化阵地与城乡民俗文化阵地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一地一品,百花齐放”的“法治+民俗”文化阵地建设格局,让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走进群众的脑海里。
  在法律服务中解难题办实事。“律师为社区和谐稳定提供了许多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1月29日,益阳市司法局以“新春走基层,法律服务惠民生”活动为抓手,精心组织广大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村(社区)、企业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治体检、法律援助和矛盾化解等公益法律服务。
  让法治宣传接地气又润人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一起赶场去学习”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把法治宣传教育带到乡镇集市。同时,将法治宣传与民族地区非遗文化相结合,运用“辰河高腔”“三棒鼓”等民俗文化载体开展法治宣传,寓法于情、寓教于乐,深受群众喜爱。
  以法治力量护航青春成长。湘潭市建立法治教育(实习)基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等专业法治教育基地50余家,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湖南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将围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法治文化精品工程、法治宣传教育能力提升工程、乡村‘法治明白人’培养工程”,全面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全力推进“八五”普法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