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环球法治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从“土耳其救援”见证“中国力量与担当”
· 美俄亥俄州列车脱轨事件持续发酵
· 美“长臂管辖”危害全球

从“土耳其救援”见证“中国力量与担当”

( 2023-02-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图为2月14日,中国救援队与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联合编组在土耳其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开展救援工作。 新华社发
  □ 本报记者 蔡岩红

  灾难,考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胸襟、责任、力量和担当。2月6日,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震无情人有情。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宣布将向土耳其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派遣救援队伍、医疗队伍,并提供救灾所需物资。随后,一支支救援队带着装备物资、带着中国人道主义的大爱抵达灾区,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彰显着“中国力量”“大国担当”。
国际救援见证“中国力量”
  中国政府派遣中国救援队积极参与国际救援行动,充分彰显了负责任大国形象。
  北京时间2月7日下午,应土耳其政府请求,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派遣中国救援队赴土耳其实施国际救援。作为中国政府派遣的首支国际重型城市搜救专业队伍的中国救援队共82人,携带了21吨搜救、通信、医疗等救援物资和设备以及4只搜救犬火速赶往土耳其。救援队员主要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人员组成。
  中国救援队于当地时间2月8日凌晨4时30分抵达阿达纳机场。随后马不停蹄地经5小时车程,赶到土耳其受灾严重的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立即投入救援。当地时间2月9日1时30分,中国救援队与当地救援队通力合作,从一栋8层倒塌房屋废墟中成功营救出一名孕妇。2月16日晚,中国救援队圆满完成赴土耳其救援任务回国。在执行救援任务期间,累计派出救援人员21个批次,308人次,搜索评估建筑87栋,排查总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共营救被困人员6人,搜寻遇难者11人。
  2月10日,受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委托,副部长徐加爱、国家消防救援局局长琼色与正在土耳其地震灾区开展救援的中国救援队进行视频连线。“你们克服作业环境恶劣、现场情况复杂等困难,与灾害抗争、与时间赛跑,全力开展救援,展现了国家之间的命运与共、守望相助,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无疆大爱。”徐加爱、琼色连线时强调,虽然现在已经过了黄金72小时,仍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尽可能多抢救人员生命。要发挥中国救援队的经验优势、装备优势和专业特长,精准高效开展救援。要强化与当地政府和其他救援队的协同,并加强对中国赴土社会应急力量的统筹指导。
  为加强对中国赴土社会应急力量的统筹指导,在我驻土使馆指导下,中国救援队组织在其营地的香港救援队和深圳公益救援队、北京绿舟应急救援队、北京平澜救援队、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三一重工救援队等5支社会应急力量,通过协调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时,还积极参与国际救援协调工作,与意大利、英国、塞尔维亚等十多支救援队伍进行沟通,协助各救援队伍有效开展救援行动,协调解决后勤需求和其他困难。
苦练精兵随时参加国际救援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国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高度重视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成立了应急管理部,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应急管理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参与国际人道主义的应急救援工作。对此,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成立了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国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很快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基础上又组建了一支中国救援队。
  2019年10月23日,中国救援队和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了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能力测评和复测,获得了联合国认证资质,成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应急救援队伍。中国也成为亚洲首个拥有两支重型救援队的国家。
  在中国救援队和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测评和复测记者见面会上,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代表拉梅什·拉杰辛评价说,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复测,中国救援队通过首次测评,展现出了极强的组织能力,这对于国际救援体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财富。
  2001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已有22年的救援经验,是一支身经百战的队伍,曾赴十多个国家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受到了受援国的高度赞扬,以及联合国有关组织的高度评价,展示了我国崇高的国际形象。
  新成立的中国救援队是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为主要骨干,加上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和中国应急总医院有关人员组成。从组建之始就按照国际一流水平,高标准、严要求,苦练精兵,随时准备参加国际救援。2019年3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刚成立不久的中国救援队应莫桑比克政府的请求前往该国进行洪涝灾害国际救援,受到联合国和莫桑比克政府的高度评价。此次这支队伍前往土耳其参加救援,并救出多名幸存者,可谓再立新功。
  为加强应急力量建设,提高急难险重任务的处置能力,2022年2月14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中提出,建强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加强跨国(境)救援队伍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灾害应急救援、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深化交流提升灾害防治能力
  近年来,中国深化同各国、各地区和相关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持续完善多双边合作机制,拓展区域性应急合作领域,联合开展应急科技创新,合力夯实防灾减灾基础,携手应对重大灾害事故,共同提升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损失,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应急管理部把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方面,加强与联合国有关组织,如人道主义办公室及其他组织密切联系。与很多国家建立了很好的双边关系。如利用上合组织、中国-东盟“10+1”“10+3”机制,以及中国-中东欧“17+1”机制,充分利用这些渠道开展多方位的应急管理、灾害防治等方面合作。另一方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不断扩大,特别是发挥中国在灾害防治技术方面的相对优势,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必要的支持。
  2023年2月15日,应急管理部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首次协调人会议。应急管理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国际发展合作署代表和20余位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机构负责人线下与会,来自亚、非、欧、美和大洋洲的60个国家和地区应急管理部门、8个国际和区域组织代表线上与会。与会各方高度赞赏中方发起建立合作机制,促进完善全球灾害治理。会议就合作机制章程初步达成一致。
  2022年6月中旬以来,强降雨在巴基斯坦引发洪涝灾害,超过3300万人受灾。10月11日,中国政府在前期提供大量物资和资金援助的基础上,派出防洪专家组前往巴基斯坦。专家组由应急管理部牵头组建,来自应急管理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等部门,涉及水文、气象、救援救灾、灾情评估、防洪规划以及防洪管理六个领域。11名专家组成员都参与过重大洪涝灾害的指挥决策、组织协调等具体工作,经验非常丰富。
  经过多日紧张工作,专家组梳理出此次洪灾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后续重建工作应注意的问题,为巴方提供短期、中期和长期分阶段增强防洪减灾能力的规划和建议。
  “感谢中国政府全力支持巴抗洪减灾,及时派专家组赴巴。有了中国专家组的支持,巴基斯坦一定能早日从灾情中恢复。”巴基斯坦外交部长比拉瓦尔·布托·扎尔达里说。
  为健全国际减灾交流合作机制,国家减灾委去年印发《“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中提出,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务实履行防灾减灾救灾双边、多边合作协议。打造国际综合减灾交流合作平台,完善“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深化与周边国家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防灾减灾救灾高端装备和产品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相关文章: